公务员专业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务员专业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专业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代入排除法范围:1. 典型题: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2. 看选项:选项为一组数、可转化为一组数(选项信息充分)。3. 剩两项:只剩两项时,代一项即得答案。4. 超复杂:题干长、主体多、关系乱。方法:1. 先排除:尾数、奇偶、倍数。2. 在代入:最值、好算。数字特性一、 奇偶特性:范围:1. 知和求差、知差求和:和差同性。2. 不定方程:一般先考虑奇偶性。注意是“先”考虑。3. A 是 B 的 2 倍,将 A 平均分成两份:A 为偶数。4. 质数:逢质必 2.方法:1. 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a+b 和 a-b 的奇偶性相同。2. 乘法:一偶则偶,全奇为奇。4x、6x
2、 必为偶数,3x、5x 不确定。|二、 倍数特性1. 整除型(求总体):若 A=BC( B、C 均为整数),则 A 能被 B 整除且 A 能被 C 整除。试用范围:用于求总体,如工作量=效率 时间,S=VT,总价=数量 单价。2. 整除判定法则:口诀法:a) 3/9 看各位和,各位和能被 3/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9 整除。例:12345,能被 3 整除不能被 9 整除。b) 4/8 看末 2/3 位,末 2/3 位能被 4/8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8 整除。例:12124,能被 4 整除不能被 8 整除。c) 2/5 看末位能否被 2/5 整除。2 看末位能否被 2 整除,即是不是
3、偶数,5 是看尾数是不是 0 或 5。拆分法:要验证是否是 m 的倍数,只需拆分成 m 的若干被+- 小数字 n,若小数字 n 能被 m 整除,原数即能被 m 整除。例:217 能否被 7 整除? 217=210+7,所以可以被 7 整除。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整除,这个数拆解后的数是否能被整除,拆分的数必须互质。3. 比例型:a) 某班男女生比例为 3:5,即可把男生看成 3 份,女生看成 5 份。男生是 3 的倍数,女生是 5 的倍数,全班人数是 5+3=8 的倍数,男生女生差值是 5-3=2 的倍数b) A/B=M/N(M、N 互质)|A 是 M 的倍数,B 是 N 的倍
4、数,A+B 是 M+N 的倍数,A-B 是 M-N 的倍数。c) 做题逻辑:想:看到比例要想到使用倍数特性。看:直接看问题,倍数特性是技巧性方法,无需分析题目,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比例。干:找到做题方法,直接秒殺。方程法一、 普通方程:找等量,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设未知数的技巧:1. 设小不设大(减少分数计算)。2. 设中间值(方便列式)。3. 问谁设谁(避免陷阱)二、 不定方程1. 未知数必须是整数的不定方程:a) 不定方程 ax+by=m方法:分析奇偶、尾数、倍数等数字特性,尝试带入排除。奇偶:a 、b 恰好一奇一偶。尾数:a 或 b 的尾数是 5 或 0。倍数:a 或 b 与 m 有公
5、因子。b) 不定方程组 a1x+b1y+c1z=m a2x+b2y+c2z=n方法:先消元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2. 未知数可以不是整数的不定方程:a) 未知数可以不是整数(时间、金钱)的方程。属于非限方程,只能考查方程组求总体,一般的方法是凑和赋 0。b) 赋 0 法:未知数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可以不是整数。答案是一个算式的值,而非单一未知数的值,即必须是 N(x+y+z)的形式。操作:赋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 0,从而快速计算出其它未知数。赋 0 法只限用于求总体的情况,如果求单一值则不适用。工程问题一、 工程量=效率时间,效率=工程量 时间,时间= 工程量效率。注意:工程
6、问题在于找对切入点。二、 工程问题切入点:1. 给定时间型(完工时间):赋值工作量为完工时间的最小公倍数。2. 给效率型:具体值列方程,效率比赋值销量为对应的比值。行程问题一、 行程问题的三量关系:路程=速度 时间,速度 =路程时间,时间= 路程速度。二、 火车过桥问题。总路程=火车车身长度+ 桥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三、 等距离平均速度:1. 公式:V=2V1 V2/(V1+V2),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问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推导:V=S/t,设前一半路程为 S,后一半路程为 S,则 V=2S/(S/V1+S/V2)=2V1V2/(V1+V2)。2. 适用于:
7、往返(一来一回为等距离)、上下坡(上下坡为等距离)。四、 相遇与追击:1. 直线相遇:总路程 S=(V1+V2)t2. 直线追击:追击路程 S=V1t-V2t=(V1-V2)t3. 环形相遇:a) 出发点相同,方向不同。b) 公式:S= (V1+V2)tc) 相遇一次 S=一圈,相遇 N 次,S=N 圈4. 环形追击:a) 同点出发,同向而行。b) 追击路程 S=V1t-V2t=(V1-V2)tc) 追上一次,S 追=1 圈,追上 N 次,S 追=N 圈5. 多次相遇a) 两端出发:第 n 次相遇,两人共走(2n-1)S,n 是次数,S 是全程,如果第 7次相遇,共计走了 13S,13 个全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专业 考试 数量 关系 公式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