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企业质量管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的内涵;掌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工作方法;熟悉统计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熟悉ISO9000:2000族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了解质量的经济性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发展历程一、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一、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的定义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历程一、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1.质量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反映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满足需要的能力,强调质量特性与需
2、要之间,需要是主导的、第一位的。2.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企业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了使企业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的全部管理活动。一、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2.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企业质量管理主要五个方面的工作(见图6-1)。图6-1 企业质量管理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从质量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见图6-2)。图6-2 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工作方法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三、三、PDCA
3、循环循环-企业全面质量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一套完成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实行控制,力求经济地开发、研制和生产、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见图6-3)。图6-3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 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
4、,它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企业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见图6-4)。 图6-4 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1: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 题。步骤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 对各种影响逐个加以分析。步骤3: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从主 要影响因素着手,解决质量问题。步骤4:针对影响质量问题
5、的主要因素,制定计 划和活动措施。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5:按照既定计划执行。步骤6: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步骤7: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步骤8:提出这一次循环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3.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1)大环带小环,互相促进(见图6-5)。 图6-5 PDCA循环图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3.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2)不断循环上升(见图6-6)。 图6-6 PDCA循环上升图三、PDCA循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
6、基本工作方法 3.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3)关键在于A阶段。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偏差,提出新问题以利于下一次循环。这是PDCA循环之所以能够不断上升的关键。第三节企业统计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中的数据一、质量管理中的数据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三、工序能力指数三、工序能力指数一、质量管理中的数据一个具体的产品,常常需要多个指标来反映它的质量。测量或测定这些质量指标所得的数值,就是质量特性值,即数据。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一、质量管理中的数据1.质量特性值的分类根据质量指标性质的不同,质量特性值可以分为两大类(见图6-7)。 图6-7 质量特性值的分类一、质量管理
7、中的数据2.数据的波动与分布引起数据波动的原因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机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数据波动的规律主要指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计量值数据波动的规律。根据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当统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波动使质量特性值数据形成一定的分布,在多数情况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1.母体和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一个集合称为母体或总体,而把组成母体的每一单元成员称为个体。母体的总量一般用符号“N”来表示。样本又称为子样,是指从母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构成样本的每个个体,称为样品。样本中所包含的样品数目,称为样本的大小,一般用符号“n”来表示。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
8、用术语2.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随机抽样全数检验:对全部产品逐个地进行测定,从而判定每个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全数检验又称全面检验、百分之百检验,其处理对象是每个产品。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和程序,从其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产品组成样本,根据对样本逐个测定的结果,并与标准比较,最后对检验批做出接受或拒收判定的一种检验方法。随机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要保证母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可能的机会被抽到,从而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3.频数、频率和概率频数:是指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n 次试验,其中某一事件出现的总次数。频率:是指频数与试验次数之比。概率: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随机
9、事件出现次数所具有的统计规律。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4.平均值、中位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平均数:简称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即样本中各样品数值的总和除以样本的样品个数。平均数常用 表示。 中位数:中位数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中位数常用 表示。xX二、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4.平均值、中位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极差:极差亦称全距,是指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常用符号 R 来表示。 方差: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方差用符号 S2 来表示。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正平方根,使用的量纲与原量
10、纲相同,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大样本、小样本均可,最为常用。标准差用符号 S 来表示。三、工序能力指数1.工序能力工序能力,又称加工精度或工程能力,是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力常用符号B来表示。当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计量值数据呈正态分布: 222)(21)(uxexfy三、工序能力指数1.工序能力正态分布曲线(见图6-8)。图6-8 正态分布曲线图三、工序能力指数2.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满足工序质量标准(公差、工序质量规格)要求程度的量值。工序能力指数通常用符号Cp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计算公式由双向公差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推导而来。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质量管理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