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章一 关键概念1、实证分析: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及现象进行分析及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及结果。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及结果。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6、国内生产总值()及国民生产总值()比较:(1)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及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及。(2)国民生产总值
2、():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及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及。(3)及关系:,其中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4)比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而不是上。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量。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收入、投资及折旧。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及资本。11、现值:未
3、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二 复习思考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及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及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及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及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及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效应。4、你认为当
4、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及微观化。第二章一 关键概念1、名义及实际比较:(1)名义是根据核算期价格计算的购买核算期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总支出;实际是根据基期价格计算的购买核算期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总支出。(2)实际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对各时期的进行了调整,是对各时期总产出更为真实的衡量。(3)平减指数,也称()折算指数,是名义及实际的比率。平减指数=(名义实际
5、)*100(设基期的物价指数为100)。该指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经济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2、潜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的总产值。3、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及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及。国民生产净值()是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新创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后的产值。折旧。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期内用于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应获得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及利润的总及。间接税。个人收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全部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交纳的社会保险税
6、(费)-企业所得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国债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及储蓄的全部收入。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消费+储蓄。4、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收入法及产出法的关系:(1)支出法:支出法是用各种经济主体在某一时期内购买某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总支出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2)收入法:收入法是用一国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所有企业支付的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3)产出法:产出法是用一国的所有企业一定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及
7、服务的的货币价值的总及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通常采用增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值法是用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之及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所有企业的增加值=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4)用支出法、收入法及产出法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是货币在经济中循环流转的结果。每家企业出售产品及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一定会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及利润)或税收流向居民或政府;每个居民所获得的收入会以购买消费品或储蓄(储蓄会转化为企业购买资本品的投资支出)的形式流向企业,或者以税收或购买新发行的政府债券的形式流向政府;政府从企业或居民那里获得的资金又会以政
8、府购买、补贴、利息或转移支付的形式流向企业或居民。5、最终产品及中间产品比较:(1)最终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包括资本品及消费品)及服务。(2)中间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3)最终产品价值包含用于生产它们的中间产品的价值。(4)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而不是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区分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例如,如果面粉由面包厂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由家庭购买,则面粉是最终产品。6、消费支出:居民购买用于当期消费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支出。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及服务。7、投资支出:企业购买或建
9、造的用于生产未来消费品的资本品的支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在核算期内新增的存货的货币价值(企业存货投资)、居民购买新住房及新公寓的支出(居民住房投资)。8、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支出。9、净出口:外国居民购买本国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支出减去本国居民购买外国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支出。10、计划总支出:各种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总支出。11、计划总支出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主体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总支出。12、自发支出及引致支出的比
10、较:计划总支出包括自发支出及引致支出;自发支出是计划总支出中不受国民收入影响的那部分支出;引致支出是计划总支出中随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支出。13、边际支出倾向: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增加的计划总支出。14、自发支出乘数:国民收入(产出)增加额及自发支出增加额之间的比率。二 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获得的利息计入,而从政府债券中获得的利息不计入?(1)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的总产值。(2)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得的资金是用于购买资本品,因此,公司债券的利息是对资本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应记入。(3)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而融得的资金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政府债券的利息是用税收来支付的
11、,因此,政府债券利息被看作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记入。2、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1)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的总产值。(2)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是总产出的一部分,公务员的劳动是生产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投入,因此,公务员的工资应计入。(3)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是政府转移支付,不涉及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及交换,不计入。3、为什么间接税应记入?间接税虽然是由出售产品及服务的企业缴纳的,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收入,但毕竟是总支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使用支出法计算出的及用收入
12、法计算出的相一致,应将间接税计入。4、下列项目是否计入,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的支出;(4)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不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及交换。(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因为卡车在第一次出售时已记入。(3)购买普通股票的支出不计入,因为股票是虚拟资产,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4)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不计入,因为原始地产是大自然的馈赠,没有通过投入资本及劳动来增加新价值。但如果地产上面有新建的建筑,或对建筑进行维修及扩建
13、,那么,这部分新增价值要记入。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社会保险税对、中哪些指标有影响?为什么?社会保险税对及无影响,对及有影响。社会保险税按企业工资支付额的一定比率征收,由企业及员工共同承担,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但影响个人收入,从而也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6、以为核心核算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存在哪些缺陷?(1)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及核算时,经济中的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主要包括:a) 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b) 地下经济活动无法计入。地下经济
14、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监管所从事的活动,这类经济活动虽然合法但未进行申报。c) 经济中的一些不进行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无法计入,如家务劳动。 (2)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状况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个人及家庭的福利,社会福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所消费的产品数量,更主要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的衡量没有将一些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主要包括:a) 不能反映闲暇给人们带来的享受。b) 不能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c) 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7、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的主要内容(1)总需求总支出=消费 C +投资 I +政府购买 G +净出口 总供给总产出=总收入=消费储蓄税收T(2)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15、 当时,国民收入扩张;当时,国民收入收缩。 (3)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8、简单的(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的主要内容(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说明,在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且工资、利率及物价既定的情况下,什么因素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产出)及其变动。(2)计划总支出()(),其中,()是自发总支出,b()是引致总支出,b表示边际消费(支出)倾向,T表示税收。(3)计划总支出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45线平坦,斜率为b,纵截距为()。自发支出的增加引起计划总支出曲线向上平行移动。(4)从原点出发的45线表示实
16、际总支出=国民收入(产出)。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时,国民产出随实际总支出的增加(减少)而发生相同幅度的增加(减少),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5)国民收入(产出)达到均衡的条件是:国民收入(产出)=实际总支出=计划总支出,在图中表示为计划总支出曲线及45线的交点,对应的国民产出为均衡的国民产出。在均衡点的左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低于均衡的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扩张,直至均衡水平;在均衡点的右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高于均衡的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收缩,直至均衡水平。(6)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当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时
17、,均衡的国民产出由计划总支出曲线的位置及斜率决定:边际消费(支出)倾向越高,自发总支出水平越高,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反之。比如,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或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消费及投资),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导致均衡国民产出的增加。(7)经济达到“计划总支出=国民产出”的均衡状态,是通过存货变动机制自发地实现的。(可能出的考题:用存货变动机制说明,在一个经济中,实际产出为什么总是趋向于均衡产出?)1) 企业持有的存货包括计划(合意)存货及非计划(合意)存货两部分。2) 当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时,多出的这部分成为非计划存货。由于非计划存货并不是企业想要的存货,因此,企业会通过减少产量来
18、减少非计划存货,直至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3) 当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时,企业就会出售计划存货,或在计划存货出售完后增加产量,直到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 (8)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解释凯恩斯提出的节俭悖论: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时,节俭(储蓄)倾向的提高(储蓄曲线向上方转动,总支出曲线向下方转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产出)的减少。10、如何理解乘数效应?(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乘数效应是指均衡国民产出的增加额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增加额。乘数国民产出的增加额及自发总支出的增加额之间的比率=1/(1)。由于0b1,因此,K1。边际支出倾向b越大,乘数效应就越大。(2)自发总支出的增
19、加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是因为经济各部分是互相关联的,某一类支出增加会引起社会总收入增加,反过来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通过一系列反馈,最终使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最初的自发总支出的增加。(3)只有在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生产能力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产生乘数效应,使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增加。(4)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自发总发出的增加;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国民产出的减少也会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减少。11、在宏观经济均衡中,政府的税收发生变化会对宏观经济均衡产生什么影响?(1)假设政府税收及国民收入无关,则计划总支出()()。均衡的国民收入随政府税收的增加而减少
20、,且具有乘数效应,政府税收乘数(1)。亦即,政府税收减少(增加)T将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减少)b(1)。(2)假设政府按收入的一定比率征税,税率为t(0t1),则计划总支出()(1)Y。政府提高(降低)税率,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增加),且使乘数减小(增大)。三 计算题1、现有如下资料: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小麦100面粉120面包30要求计算:(1)把空格填上;(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
21、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1)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元)(2)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得:投资+政府预算赤字-贸易赤字=储蓄将数据代入得:投资+200-100=300从而:投资=200(万元)(3)由,得:5000=3800+200100从而:政府支出1100(万元)3、根据以下数字,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政府购买200政府转移支付12储蓄2
22、5资本折旧50净出口015个人所得税80净投资125公司所得税50个人消费支出50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社会保险金130企业间接税754、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及菜豆。它们在1998及1999年的产量及价格如下表所示: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面包(条)菜豆(千克)10020050010美元1美元0.5美元11020045010美元1.5美元1美元试求:(1)1998年名义;(2)1999年名义;(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及1999年的实际是多少,这两年实际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及1999年实际是多少?这两年实际变化多少百分比?
23、(5)“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对否?(6)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及1999年的折算指数。第三章一 关键概念1、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及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2、有保证的增长率:在维持资本品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3、自然增长率:由自然因素(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的增长(而非人造机器的增加或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速率,它是在维持劳动力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4、潜在增长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在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充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知识 要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