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萨尔瓦多、杨冰译).docx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萨尔瓦多、杨冰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萨尔瓦多、杨冰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第十版)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 (著)P16页 练习题6.(1)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税率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下降。 (2)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进口关税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出口量将会下降。7(1)一国政府如何能消除或减少预算赤字? 答: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消除或者减少预算赤字。 (2)一个国家如何能消除或减少贸易逆
2、差? 答:一个国家要消除或减少其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对进口商品增税、补贴出口,借如更多的国外债券、减少借出外国债券,降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8(1)国际经济关系及地区经济关系有何区别? 答:在国际经济关系下,国家通常限制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同样也阻碍了它们在国际间的流动,此外,国际收支会在各种货币收据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区经济关系下,就关税和进行相同的货币而言,区际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没有面临这样的限制因素,它们经常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在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下进行的,这就及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2)它们在哪方面相似? 答:国际经
3、济关系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相似点:两者都跨越了空间距离,事实上,它们都是在远距离贸易下的产物,把经济看待成在一个进行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空间中的单一点,这也是从经济学的复位空间将它们区分。10如果说一个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那么你如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又要对国际贸易施加某些限制? 答:国际贸易给本国消费者带来的是更低的价格,这样就会对本国的同种商品的生产商造成不利,挤兑了本国生产商的销售份额。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的生产商就会失去大量的订单,并且向政府提议限制进口。而由于消费者很多,平均每个消费者只有非常小的进口商品利益,政府就会根据生产商的要求,施加一些进口限制。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P45页
4、 练习题1. 表2.5列出了在4中假定下,英美两国1劳动小时可生产的小麦及布匹的数量。支出每种情况下,美、英两国具有绝对优势或劣势的商品。答:在A情形下,美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是小麦;英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是布匹;在B情形下,美国在小麦和布匹都有绝对优势;在C情形下,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生产商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中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在D情形下,美国在小麦、布匹这两种商品具有的绝对优势都比英国明显。2. 指出表2.5中每个国家有比较优势及比较劣势的商品。答:在A情形下,美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是小麦;英国在布匹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在B情形下,美国在小麦具有相对优势;英国在布匹生产具
5、有相对优势;在C情形下,美国在小麦具有相对优势;英国在布匹生产具有相对优势;在D情形下,美国、英国在小麦、布匹这两种商品生产上没有相对优势。3. 指出表2.5中每种情况下,贸易的可能性贸易基础。答:在A情形下,贸易的可能性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在B情形下,贸易的可能性贸易基础是相对优势;在C情形下,贸易的可能性贸易基础是相对优势;在D情形下,没有贸易的可能性,因为美国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比英国具有绝对优势。4. 假设在表2.5中的B情况下,美国用4单位小麦及英国用的4单位布交换:(1) 美国获利多少?(2) 英国获利多少?(3) 互惠贸易的范围有多大?(4) 如果改用4单位小麦及6单位布交换,
6、两国分别获利多少?答:(1)美国获利1C(2)英国获利3C(3) 3C4WB;当交点在左边是:BC。这种不一致是因为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一个给定的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而一组特定的无差异曲线拜师的是一国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不同的收入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而它很可能及先前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例如一国开始贸易或扩大外贸规模时,无差异曲线的相交就会发生。3. 在一个坐标系内,画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一条无差异曲线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较平坦的地方;在另一个坐标系内,画另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较陡直的地方。(1) 画一条
7、表示各国在孤立情形下的均衡想多商品价格的直线。(2) 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分别是什么?(3) 在什么情况下,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 答:(1)(2)国家1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国家2在Y商品具有比较优势。 (3)当两国的这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线具有相同的斜率时,两国不存在比较优势。4(1)在第3题图中,用箭头表示在贸易条件下各国专业化生产的方向,标出各国均衡的产量和消费 (2)各国相对自给自足状态有什么额外所得?哪个国家所得更多?为什么? 答:(1)(2)对于国家1,在E点到A点的右上方获利,而国家2从超过获利。国家1将从贸易中获得额外所得,因为X的相对价格比贸易前差别更大。5
8、.在一个坐标系内,画出国家1对于X的出口供给曲线,=1/4,X的共给量=0;=1/2时,=40;=1时,=60;=1时,=70.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国家2对于国家1出口商品X的需求曲线。=1时,对X的需求=40; =1时, =60; =1/2时, =120. (1)确定出口X的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2)如果=1,会发生什么? (3)如果=1/2,又会发生什么?答:(1) S是国家1的出口商品X的供给曲线,而D是国家2的出口商品X的需求曲线,而需求和供给曲线在E点相交,决定了X的出口贸易均衡的相对价格为=1,和均衡出口量是60X。(2)如果=1,将出现一个的出口供给过剩,而相对价格将会降低
9、至=1.(3) 如果=1/2,将出现一个的出口需求过剩,而相对价格会升至=1.7.在一坐标系内,画一条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及其相切于平坦的部分。标出该国在自给自足状态下的均衡相对商品价格,记为,假设该曲线表示一个小国,其对贸易并不影响世界市场的相对价格,在图上标出分工的过程、贸易量和贸易所得。答: 该小国的生产会从A点移动到B点,出口商品X来交换商品Y以达到最佳点EA。9.在两个坐标系中,画两条相同的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两条分别及其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1)指出各国自给自足状态下的均衡相对价格。 (2)指出生产分工的过程及互利贸易的过程。答:(1)(2
10、)11.在固定成本条件下,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无差异曲线不同,会发生什么情况?画一条曲线来表示这种情况。答:在固定成本条件下,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无差异曲线不同,但持续的机会成本,使这两个国家之间不存在互利贸易的可能。第一章 供给、需求、提供曲线及贸易条件P87页 练习题5一国的提供曲线及下列曲线有哪些相似之处? (1)需求曲线 (2)供给曲线 (3)提供曲线及普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有哪些差异? 答:(1)一国的提供曲线及需求曲线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表示一国的进口需求。 (2)一国的提供曲线及供给曲线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表示一国的出口供给。(3)提供曲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
11、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的数量。而普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供给和需求的相对数量。7为了说明两国如何不平均分配贸易所得:(1) 画一幅图,一国的提供曲线的曲率远大于其贸易伙伴国提供曲线的曲率;(2) 哪个国家在贸易中获益更大(3) 解释原因答:(1) (2)提供曲线的斜率越大,则该国家获利越大。 (3)提供曲线越大的国家越能从贸易中获利,这是因为斜率越大,该提供曲线反映的国家对外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8.从图4.4中左图推导国家2对于商品Y 的出口供给曲线。从图4.3的左图推导国家1对于国家2出口商品Y的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用你所得到的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表示如何确定Y的贸易均衡相对价格。
12、答:从教材图4.4的左图可以看出,在的相对价格下,国家2并没有出口任何数量的商品Y,令为国家2出口商品Y的供给曲线S上的A点,同时也可知,=2是,国家2出口40单位的Y,得到S曲线上的H点。 从教材4.3左图,在=1时,国家1需要国家2出口60单位的Y,这就在国家1的需求曲线D上找到了点E,我们还可以估计国家1在=3/2时(D曲线上的H点),需要40单位的Y,在=2时(D曲线上的点),需要120单位的Y。 商品Y的相对均衡价格是=1,这就决定了D曲线的交点。在=3/2时,存在一个过度供给=30Y且降至=1.在=1/2时,则存在=1个过度需求=80Y,且升至=1。9(1)为什么第8题所使用的是局
13、部均衡分析? (2)为什么图4.5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间有什么关系?答:(1)原因:利用传统的供给需求曲线,这两种曲线涉及到从经济体中所有的及商品Y相关联的其他市场相分离,这只是对这个问题探索的大概分析。 (2)图4.5的分析是建立在提供曲线的基础上的。这些联系是发生在这两个国家的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供给里的,因此才能从每个国家、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分别分析。这中分析法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将比局部均衡分析更为全面、清晰,也更复杂。10绘制国家1和国家2的提供曲线,国家2是一个小国,在国家1的贸易前的相对商品价格水平上进行贸易,贸易所得在两国之间如何分配?为什
14、么?答: 贸易在两国之间的分配:由于国家2是一个小国,在原点附近放大国家1的部分,意味着国家2可以进口充分小的商品X就可以影响到国家1 的相对价格,因此国家2是一个价格决定者。只要国家1维持不变的机会成本,且不是专门生产商品X,则在贸易中国家2将获得所有的利益,即使国家2不是一个小国,结果也是一样的。11画一幅图表示两个生产机会成本不变的国家的贸易均衡点。答: 两国都的机会成不变,这是不可能的事件。两国的提供曲线都是直线直到两国在产品上完全专门化生产。之后,提供曲线会以正常形状相交于E点,并在E点得到相对价格。12假设在某一时间内,一国的贸易条件由100增长至110: (1)该国贸易伙伴国的贸
15、易条件恶化了多少? (2)从什么角度可以说贸易伙伴国由于这个变化,其贸易状况发生了恶化?能认为贸易伙伴国的社会福利一定降低了吗?答:(1)在某一时间内,一国的贸易条件由100增长至110,则该国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恶化了9%。 (2)贸易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则其贸易伙伴国必须为该国的商品进口支付更高的价格。而这并不意味着贸易伙伴国的社会福利一定降低了,因为这时期的贸易恶化可能是由于生产力比其他国家增加的更高效。第二章 要素禀赋及赫克歇尔俄林理论P123页 练习题1. 画两个坐标系分别表示国家1和国家2,横轴代表劳动,纵轴代表资本。(1) 用通过远点的直线表示前两国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比率高于生产
16、X时的这一比率,以及国家2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均高于国家1生产相应商品时的这一比率。(2) 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当国家2的利率/工资比率上升时,表示国家2每一种上平的资本/劳动比率的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3) 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当国家1的利率/工资比率下降时,表示国家1的资本/劳动比率的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4) 根据(2)和(3)的结果说明,及贸易前的情况相比,国际贸易叩打还是缩小了两国生产每一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差异呢?答:(1)(2)国家2的每一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会下降。(3)国家1的每一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会上升。(4)国际贸易缩小了两国生产每一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差
17、异。2.(1)画出及5.4相似的图,说明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各国的均衡点以及贸易条件下各国的生产和消费点 (2)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两国的比较优势 (3)为什么在无贸易条件下,两国消费两种商品的数量不同?而在贸易条件下,两国消费两种商品的数量相同?答:(1) (2)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的比较优势 (3)因为无贸易条件下,两国的同种商品分别在本国的价格不同,因此其消费数量也不同;但是一旦有了贸易,则价格就相同了,因此消费两种商品的数量也相同。6.要素禀赋的差异会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产生不同: (1)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不同的形状? (2)在赫俄模型中,赫
18、克歇尔和俄林做了哪些假设来防止(1)中的情形发生? (3)在无贸易条件下,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原因会导致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答:(1)生产前沿也会导致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不同形状。 (2)为了防止要素禀赋的差异会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产生不同,赫克歇尔和俄林假设:两国的生产前沿不同是因为这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同。 (3)在无贸易条件下,导致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的其他可能原因有:两国的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同。7.在两国需求偏好不同的条件下,作及图5.4相似的直线,表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仍然使用。答:12.(1)讨论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2)概括说明克拉维斯、基辛、肯恩、鲍德
19、温利用人力资本解决里昂惕夫之谜的经验检验的结果。 (3)利墨尔、斯特恩、马斯库斯、萨瓦尔多和巴拉扎什是如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答:(1)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里昂惕夫用1947年美国数据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做了第一个经验性检验。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由于美国是世界是上资本最密集的国家,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市劳动密集型商品。这及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里昂惕夫之谜的意义:里昂惕夫对赫俄学说的验证,不仅开创了用投入产出法这类经验手段检验理论假说的先河,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而且第一个指明该理论学说及事实相悖逆,从而
20、促进了战后各种各样贸易理论和见解的涌现。可见,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现已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石。对该谜的种种解释,也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赫俄学说,而只是试图改变该学说的某些理论前提以适用实际情况。这表明,比较利益说仍是这些理论解释的内核。 (2)科维拉斯得出正确结论:美国出口行业的高工资反映了美国出口行业比美国进口替代行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多的人力资本; 肯恩实际估计了美国进出口竞争商品中人力资本的含量,并把其加载实物资本需求之上重新计算美国出口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发现,利用12.7%的收益率时(比较保守估计),并不能彻底消除里昂惕夫悖论;但是,利用9%的收益率时,则可以完全消除里昂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萨尔瓦多、杨冰译 国际 经济学 第十 课后 答案 萨尔瓦多 杨冰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