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民族分析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北方民族分析优秀PPT.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其次章满族、朝鲜族民俗第一节满族民俗概要一、满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1、历史渊源2、人口分布3、语言文字二、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祖先崇拜;佛教萨满教一词源自西伯利亚Manchu-Tungus族语的saman,shaman指从事萨满技术的萨满师,所谓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阅历和萨满行为的通称。在Tungus族语的saman一字中,shaman按文字表面意义来说就是知者(hewhoknows),所以称知者,意谓萨满教是一种获得学问的方式。萨满教是一种现象的通称,没有教条或是特定的信仰体系。1、服饰特点:束装紧袖2、男子常服:长袍马褂、白袜、青鞋。长袍又称”旗袍“。满族男子穿的
2、旗袍样式比较简洁,其特点是:无领、大襟、箭袖、左衽、带扣绊、四开衩、束腰。旗袍分为单、夹、皮、棉四种,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分。它是满族男人宠爱穿着的服饰,也叫大衫、长袍。四十年头以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的影响,满族服饰的男性旗袍已经渐渐消逝。三、满族的服饰马褂,是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曰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马褂分长袖的和短袖的。3、女子常服:旗袍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从样式到做工都特殊讲究。样式美观大方,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整苗条,婀娜多姿。女式旗袍的样式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更,开禊从四面改成了两面
3、,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也由肥变瘦,直统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到踝部,使其穿起来更加合体。现在穿旗袍的已不限于满族妇女了,它已成为各民族妇女普遍宠爱的服装之一。坎肩: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化来的。据记载,“半臂”的衣着样式始于隋朝,当时很简洁,就是无领、无袖、对襟。坎肩又被称为背心,坎肩有棉有夹,或丝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兜兜:早期满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贴在胸前,紧系腰腹。制做兜兜特殊讲究,兜嘴要按本旗属的那种颜色,镶一寸宽的彩色布,绣上祥瑞字或图案。3、满族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妇女的旗袍,喜
4、用绸缎制做,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宽袍大袖。图左1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清末男子。左2为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男子。左3为穿马甲、长衫的男子。右1为戴皮帽、穿马甲长衫的男子。4、满族的帽子、鞋、发式等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新颖 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摇摆,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需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
5、发型称“旗头”、“京头”。四、满族的饮食特点1、满族的主食和副食: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是蒸煮食品。饽饽、驴打滚、萨其马2、宠爱饮酒和吸烟,宠爱甜食,忌讳吃狗肉五、满族的社交礼仪1、满族的称谓:绝大部分改用汉语,其中一些常用称谓则沿用满语。2、姓名:姓氏多,用本民族语,是多音节。3、满族有敬老习俗。4、满族重客,客来由父兄接待,上菜以双为上。其次节、朝鲜族民俗概要一、朝鲜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2、历史渊源3、语言文字二、朝鲜族的宗教信仰1、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守护神崇拜。2、萨满教、佛教等。三、朝鲜族的服饰1、服饰的类型:常服、礼仪服、特殊服等2、朝鲜女子常服:短衣长裙。短衣朝鲜语叫“则羔利”,长裙叫“契玛”。3、朝鲜男子常服:短衣、长裤。4、服装颜色以白色为主,大部分是玉白色和浅青色,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服饰 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宠爱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女服则为短衣长裙,叫“则”和“契玛”。宠爱选用黄、白、粉红色衣料。四、朝鲜族的饮食特点1、主食:大米2、传统食品:打糕、冷面、大酱汤、五谷饭等3、朝鲜族爱喝汤、宠爱吃素。4、副食品中素菜有泡菜、海带、桔梗、蕨菜、辣椒酱等。肉食中有,牛肉、鸡肉、海鱼等。五、朝鲜族的社交礼仪1、仁爱礼貌2、尊老好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