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鉴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涂点。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相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黑色签字笔作答,必烦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研究从苏州开往北京的高铁列车的运动快慢研究武装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研究我国新一代海
2、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去南极的途中A B. C. D.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B.物体沿单方向直线运动C.在1s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D.在2s时物体改变加速度方向3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进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现把两个力传感器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如图所示,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B.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C.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一对力4应用物理
3、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大小5直升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伤员,将伤员接进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伤员的运动轨迹是6如图所示,上表面光
4、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O的A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B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一直变大B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外力F先变小后变大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静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D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一直变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C在恒力的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5、D在变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不做曲线运动8如图所示,三个小球同时从同一高度处的O点向同一方向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v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C,O是O在水平面上的垂足,且OA:OB:O1:3: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v3=1:3:5B三个小球落到水平面上的时间相同C三个小球落到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D. 三个小球落到水平面上的速度及水平面的夹角相同9如图所示,若小车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车厢后面的竖直壁上,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所受静摩擦力增大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仍相对于车厢静止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10物体A、B、
6、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C,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及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两直线是平行的,B、C两直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AB. CCDAC11.如图所示、B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间的动摩擦因数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5/2时,A的加速度为1/3gC当3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最大位为g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
7、共计2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2(6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先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期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像皮条及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其中F是由F1、F2为邻边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F是实验中测得的合力(1)图乙中的F及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 (选 “F”或“F”)(2)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以下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
8、点拉到相同位置(3)以下做法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是等长的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且F1、F2的夹角也不要太小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绳套方向应成900角,以便算出合力大小D.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及木板平行,且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13.(6分)如图甲,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脸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五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162017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