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31、32页内容, “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时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引导感受验算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写数学日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记录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级的借书情况,请同学们看,出示统计表。 2、看了统计表,你
2、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如下: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记下了四个问题,你们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什么算法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和第4个问题。 教师擦掉黑板上的其他问题,只保留下面两个问题: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探索算法 提问: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板书:143+126= (本 )
3、谈话:下边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用计算器拨珠,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主要强调每一位上的数要拨在对应的数位上。 (2)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来的。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动笔用竖式算一算。 谈话: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学生探究交流。 讲述:题目计算出得数后,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自己验算。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我们验算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可以交换两个家数的位置,再算一算。 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 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及刚
4、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这又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延伸迁移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并进行验算。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算得对不对,是怎么知道了。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订正时先问: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谁来试着这样验算一题给大家看看。 2、“想想做做” 第2题 先让生独立做题。订正时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
5、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独立完成。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自己动手翻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再全班共同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说在笔算加法重要注意哪些,然后再告诉大家,好不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及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
6、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用什么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8个和5个,先把画成一行,再在这一行下面及一个对着一个地画出5个。 学生画好后出示在黑板上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圆比三角多多少?),并指名列式解答。 谈话:和一个对着一个地个画成一行,当画完了,还有3个,我们就说比(多3个),还可以说(比少3个)。 小结:其实这里的8个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5个),另一部分是(比它多的3个)。 二、教学例题 1
7、、出示主题题。 谈话:这里呈现了三个小朋友摆花片的情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示条件:小英摆11个, 小华比小英多摆3个, 小平比小英少摆3个。 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 (1)小华摆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答第(1)个问题。 谈话: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1)用花片摆一摆;(2)列式:11+3=14 谈话:为了弄懂其中的意思,我们一起来按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摆圆片,你想怎么摆?指名说。 (先摆出11个,表示小英的11个花片。 然后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花片,再摆比他多的3个) 根据学生说的教师演示。 摆完
8、后提问:小华的圆片其实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哪两个部分?指明说。 (一部分是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另一部分是比小英多的3个) 现在要求小华摆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把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圆片和比他多的3个合起来) 提问: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3=14(个) 3、解决第(2)个问题。 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花片吗? 你能用象刚才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吗? 让学生动手画后,提问:你是怎么画的?(展示一个学生的画法) 小英: 小平: (第一排画了11个圆片,表示小英的圆片个数,第二行画了8个圆片,为什么画8个,空出了几个(3个)?为什么要空出3个?(小平比小英少摆3个),也就是
9、从什么里面去掉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 指明说。(也就是从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里面去掉了比小英少的3个)谁再来把这个想法完整地说一说。 谁来列式求小平摆了多少个?(11-3=8(个) 4、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我们可以把和它同样多的数和比它多的数合起来;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我们可以从同样多的数里去掉比它少的部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2)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独立完成。 (3)汇报:你是怎么求的?(25+7=32(个) 要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把和小灰兔同样多的25个和比它多的7个合起来。) 2、完成“想想做做1、
10、2”。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第1题目是什么意思?算式怎么列:32+6=38(格) 第2题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玉浇了多少盆花,怎么求?(36-12=24(盆) 也就是(从和冬冬同样多的36盆里去掉比她少浇的12盆。) 3、补充思考题。 小红有8多花,小兰比她多6朵,他们一共有多少朵花? (1)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借助画图的办法试一试。 (2)汇报:8+6=14(朵)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小兰的花的朵数) 14+8=24(朵) 第二步呢?(小红和小兰一共的花的朵数) 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则提示学生,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再来想一想) 小红:
11、 小兰: 现在你有别的算法要告诉大家吗? 28+6=22(朵) 小红的8朵加上小兰和她同样多的8朵,也就是2个8,再加上比她多的6朵也就是她们一共的花的朵数。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你们都会了吗?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35页内容,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笔算不进位加法和验算加法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透彻理解“比一个数多(少)”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透彻理解“比一个数多(少)”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相
12、加的笔算加法,谁来说说怎样算这类的加法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有关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练习四第1题。 (1)要求: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学生独立计算,并让三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练习。 练习四第2-4题。 (1)引导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要求学生对答案的合理性作出解答。 四、拓展延伸。 1、练习四第5题。 (1)出示场景图,要求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2)依次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小结: 因为“小军拍的比小芳少”所以小军最多拍19下;
13、因为“小强拍的比啊小芳多”所以小强最少拍21下。 2、课堂作业: 五、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第36、37页内容, “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及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计算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经验。
14、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57+18 236+143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张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你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再展示给你们,你们说出算时,再回忆一下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 出示下列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43+126(已解决) (2)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5、? 85+126 (4)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236 (5)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43+236(已解决) (6)三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26+236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解决例题中的两个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这两个问题。 (1)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个写出一题的计算竖式,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追问:“第1题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这怎么办?”“第2题中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么处理的?
16、”“每道题目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为什么从个位加起?”“这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和上节课的加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解决其他问题。 谈话:在你们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两个没有解决,你能独立解决吗?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以小组位单位相互订正。 3、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4。 第1题全班校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每一题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是怎样处理的。 第2题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各题是怎样验算的,有没有通过验算发现错误。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各自找出每题计算中的错误,再逐步分析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哪一位相加满十了,要及时向前一位进1”。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订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