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木架建筑的优势及缺憾答:优势:. 取材方便;.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及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 抗震性能好;. 施工速度快;. 便于维修、搬迁;. 木构参及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缺憾:.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答: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园林则自
2、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及环境的关系的特点答:儒家和道家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及自然的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历史上处理建筑及环境的手法主要有:. 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 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 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 心理补偿采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唐长安的规划对其后都城规划的影响很大。 唐长安城特点是什么?需画示意图。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简述罗马建筑对古希腊柱式的发展。 举例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3、4、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答:1.早在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一书中就论述了城市规划建及筑设计的原理2.五代,喻皓的木经3.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4.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5.明代,鲁班经、计成的园冶6.清代,工部工程做法5.木构架建筑特点 答:1.).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2)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寸,面阔s=一丈,柱高d优点: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
4、易普及缺点: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3)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4)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多个 5)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及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6)耐久性差怕火,怕水6.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以木
5、构为主?答:可从文化取向、建筑目的、建筑理念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形成木结的主流其一是建筑目的方面。其二是文化取向方面。其三是建筑理念方面。1)和平时间长,疆域大。也就是说中国核心地区,城市防备战争的需求不迫切,有一道石制的城墙可以满足一般需要。2)城市规划和防火技术。唐以前大城市似乎只是政治、军事中心,城内按里坊制度划分区域。而木结构建筑本身,也通过使用砖瓦、山墙、在木制表面涂抹放火材料(泥巴?)3)处于统一状态的时间长。木结构防火,应该是大城市才需要的技术。中国很早便有大城市(汉朝时洛阳地区据说人口百万),相关技术自然积累的更多;而有这些技术在,后人建房子自然不会用找取材难、加工不容易的
6、石头之类。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总是要焚毁一些宫殿,重新建筑自己的宫殿。不仅要建造自己的皇宫,还得建好陵园和其它行宫之类的建筑。这么繁重的工作只有木质结构在短暂的执政时期才能完成,况且,除了皇帝,还有多少人在迫切地需要这样的政绩。7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答;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及天花板,
7、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及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及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
8、。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9.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答:主要是指中国汉族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建筑造形: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中国建筑的间: 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
9、为基本单元, 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还可增加“又次间”“又梢间”,而成为九间、十一间殿宇。 用材:木为主,土、竹、砖、石为补充结构:抬梁式、穿逗式、井干式、砖石拱 屋顶形式:抚殿、歇山、悬山、重檐、赞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等。布局:.建筑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10.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 答:. 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木构参及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 承重结构及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抗震
10、性能好;.不耐火, 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1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 原始社会:建筑的低级阶段,建筑体系萌芽.1 两种代表建筑类型: (1) 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 (2) 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2 著名建筑遗址: (1) 浙江余姚河母渡建筑遗址(2) 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二 奴隶社会 1 夏商时期 (1) 建筑体系逐渐成长:出现夯土台宫殿,城市.陵墓均有发展,夯土技术成熟.(2) 著名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2 西周 (1) 出现等级制度 (2) 建筑技术发展:瓦的发明(3) 著名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 3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
11、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 三 封建社会 1 战国时期:战国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
12、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1米,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及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及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及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
13、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3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另外,在秦汉时期
14、兴起的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很大发展。 同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带来了不同生活习惯,使建筑室内高度得以提高。4 隋:隋朝(581618)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
15、桥(又称赵州桥)。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在造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12. 简述风水概念及其内涵。答:“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水。”该定义里面谈到了“气”、“风”、“水”等概念,故其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13.中国古代风景区中常见的几种意境塑造手法?答:(1)空寂出世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2)涤我尘襟登高及治水理景的意境(3)标帜意蕴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14.简述北京四
16、合院的特点。答: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1.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2.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及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3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4.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15.以北京四合院为例简述中国传统汉
17、族住宅的特点。 :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
18、,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16.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答:1.茅茨士阶”的原始阶段.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17.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1.规模渐小。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18. 中国古建筑庭院布局的特点、原则。答: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及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及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这种
19、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统一原则均衡原则比例原则韵律原则对比的原则质地原则简单原则大众原则意境原则19.中国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的区别。答:皇家园林比较大气色彩浓重 多用红色,黄色而私家园林比较注重个人喜好色彩清淡素雅一,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园林是为了建筑帝王服务;江南私家园林则属于家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主人不同,各自要求不同二,规模及所处地域不同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多处于市井内。三,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20、;江南则较温暖湿润。20.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21.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特点:答:特点: 一脉相承 延续不断 2 木构为主 表现独特 3 官式为主 等级严格 4 群体为主 讲究环境 5 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 6 文学艺术综合表现 7 民族地方 多种多样 22.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点的形成原因:答:1 自然地理论2 经济技术论3 政治思想论4 文化决定论5 综合推力论23,例说明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三种模式答:1.新建城市。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3.在旧城基础的扩建。24.我国古代建筑的三种结构形式及特点,优缺点:答;【穿斗式构架】
21、:又称立帖式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及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抬梁式构架】:(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
22、较多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25.营造法式及其成就。答:营造法式,宋代重要建筑著作,是建筑专家李诫编著的。书中包含各种“作”(大木作、瓦作等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系统说明当时建筑的分级,结构方法,规范要领,并按照“功分三等,役辨四时,木议刚柔,土评远近”的原则,规定劳动定额。书中一个重要之点是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即以及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营造法式中国现存时
23、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本书内容除行政管理上“关防工料”的要求外,侧重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并有图样,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27.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名称?答:台基 、木头圆柱 、开间 、大梁,即横梁、 斗拱 、彩画 、屋顶(古称屋盖)、山墙 、 藻井29. 中国建筑开间的特点。答: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
24、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 ,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及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30.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
25、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是斗拱的初创时期。斗拱先是用于柱顶,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出现(最早的是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就是斗拱经历了由主要
26、作为承重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不断形式上的演化)同时作为承重结构和装饰结构完全作为装饰结构32.简述风景建设按其性质和规模的分类。答:1.邑郊风景名胜2.村头景点3.沿江景点4.名山风景区34.穿斗式构架优缺点:答案(要点):优点:1)以竖向的木柱来代替横向的木梁,2).以小材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了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了构架空间的整体性;6).增加了构架的灵活适用性。, 缺点: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不能适应厚重的荷载。33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35.唐长安城特点是什么?答: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
27、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塬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36.我国佛教石窟的特点?答;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及面积大小为依凭;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型展开,及一般寺院沿
28、纵深布置不同;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37.佛光寺大殿答:建筑,公元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 剖面特点: 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大殿殿堂型构架的前提是内外槽的柱子一样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唐称内外槽,明清称檐柱,金柱,且檐柱,金柱不等高) 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明栿:平闇(音暗)(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
29、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 运用了叉手托脚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38.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答: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
30、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及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佛光寺大殿(平,立面) 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立面特点: 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 正脊 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 五个开间相等
31、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 没有仙人走兽 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 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侧脚:指外槽柱子向内倾斜,角柱从两个方向向内倾斜,而外槽柱子从心间向角柱逐渐升高)(生起:逐渐增加某一类构件高度的做法,称为生起如外槽柱子自心间向角柱逐渐加高) 斗拱肥硕 出檐深远 内部空间处理: 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暗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 尺度把握较好,平暗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 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及平暗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 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
32、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39.隋、唐建筑特点、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建筑群处理成熟:、木建筑群辟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问题,如大明宫麟德殿5000m2,面宽11间深17间;含元殿柱距达10m。、设专司设计、施工职务,称“都料匠”。 、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如南禅寺及佛光寺,构件受力作用明确,并有艺术性。(如:华栱实为悬臂梁)、砖石结构发展,砖塔枋木,砖石工精细了。40.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答: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里坊制 建筑群处理越来越成熟宇文恺设计明堂,用1/10
33、0的图及模型送宫廷审查;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以及利用地形建造乾陵等。、木构建筑群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如南禅寺及佛光寺,构件受力作用明确,并富有艺术性,斗栱的装饰效果很好。 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设专门掌管建筑设计、施工的职务,称“都料”。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砖石结构发展,砖石枋木,砖石加工精细了。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42. 北宋东京城的特点答:基本布局: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布局,基本上是继承隋唐以来的传统,是在一个旧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城市设施: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主要街道是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从宣德门至南薰门;从宣德门
34、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封丘门一直延伸到永泰门,从州桥向东经丽景门至阳门;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至顺天门。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最重要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崩溃,北宋初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基本上仍保留古代的坊(里)市制度,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区则有东市、西市。:其一,隋唐时期封闭式的里坊制度是政治高度集中的产物,但却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其二,开封“地平无山”,但北宋东京城却是军事防御色彩非常浓厚的都城。其三,北宋东京城作为一代名都,又是一座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城市。43.宋代石作加工工序及加工样式44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45、宋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答:城市结构及
35、布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废弃了“里坊制”,开敞街道,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总结并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使得古典模数的使用,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中,利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总平面的空间更加丰富、更趋复杂,层次深厚,主体建筑突出,屋顶的组合多变。建筑装修及色彩大有很大发展源于手工技术的提高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一改唐代的直棂窗和板门,而多用格子窗、格子门,增强了装饰效果;一改唐以前朱白两色为主的做法,出现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
36、粉刷”等多种彩画;并开始大量使用琉璃瓦。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m;开封祐国寺塔是最早的琉璃饰面建筑;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仿木建筑形式。园林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皇家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46.宋代建筑特色:答:、城市革命,城市结构及布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2)营造法式总结并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使得古典模数的使用,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中,利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群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层次深厚,主题建筑突出;屋顶的组合多变,总平面的空间更加丰富、更趋复杂。、建筑装修及色彩大有发展,源于手工技术的提高和对生活享
37、受的追求。一改唐代的直棂窗和板门,而多用格子窗、格子门,增强了装饰效果;一改唐以前朱白两色为主的做法,出现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等多种彩画;开始大量使用琉璃瓦。普遍使用了垂足家俱。、砖石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m,开封佑国寺塔是最早的琉璃饰面建筑,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仿木精细。北宋时所建的泉州万安桥长达540m ,331个船形桥墩,最大的石梁长达11m。、园林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皇家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辽金建筑的汉化程度很高。47. 宋代建筑上的特点和成就 答: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
38、,由于手工业和商业要求,城市建设必然突破这种里坊制,不再实行夜禁了。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 ;北宋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一书的完成及颁行。李氏的营造法式在理论上和建筑造型、规格定制之上,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成就做出了一个完整的总结,使宋代的建筑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高水平。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主体建筑;4.建筑装饰及色彩有很大发展。这和宋代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豪华绚丽是分不开的。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是的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6.园林兴盛。 49、明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答: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
39、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北京十三陵、北京故宫。、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明代家具文明于世。50.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和手法。答: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这些均是园林理水地基本原则,十分重要而如何理水,尚有许多具体手法值得一说园中之水有旷、奥之分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则奥,有不尽之意两者无所谓孰优孰劣,但最怕不
40、旷不奥,不伦不类; 首先,要从水边之物做起,所谓“小中见大”,尺度问题是很关键地; 园中之水,须有活气; 水之形全在岸; 园林中地水面,应当作为“空间”来看待园中空间,贵在层基本上有两种手法,一是做狭次: 第二种手法是造桥(或筑堤)51.江南天井式住宅的特点。答:减少了太阳辐射,又凉爽宜人,占地面积小,通风量大,采光效果好.52.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答:和玺彩画: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沥粉贴金。等级最高。 旋子彩画:画面用痢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等级低于前两种。 55、清代建筑
41、的主要特点答: 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时期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喇嘛教建筑兴盛外八庙住宅建筑如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及装修水平。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答:(一)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
42、合体。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至于划分景
43、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
44、,互相呼应。 “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及“引景”的作用。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充满
45、了诗情画意。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古典园林是如何巧妙地体现它的意境美的呢?首先,它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珍视环境、保护环境、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典范。其次,它巧妙置景,酿造意境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
46、”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分景是运用廊、园门、假山、墙垣等形式,把园林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形成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艺术空间。岭南庭园中的“余荫山房”,以亭桥为界,将园林景色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以玲珑水榭(八角亭)为中心,水池绕亭及外界沟通;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花;各建筑又以风雨廊相连,极富岭南特色。隔景是在园林中另辟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也就是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对景是于景之间,动及静、大及小、曲及直、虚及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此外,它还利用建筑风格,烘托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
47、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中特色纷呈的建筑,是观赏景致的最佳视点,也是园林景观的精彩之笔,它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往往总是匠心独运,使环境的建筑美及园景的自然美互为映衬,融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2.论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答:3.试概述一下中国古代住宅形制的演变。答: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有庭院组成,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即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2.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创建新制坞壁,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偶建角楼,略如城制。3.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4.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5.元代,住宅还是用工字型平面构成主屋的。6.,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