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1.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流动性不好,那么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2. 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3. 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2、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假设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浇缺乏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在断口出现氧化夹杂物,或者没有融合到一起。出气口目的是在浇铸的过程中使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也便于观察浇铸情况。而冒口是为防止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
3、方或侧面的补充局部。逐层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限清楚地分开。定向凝固中熔融合金沿着及热流相反的方向按照要求的结晶取向进展凝固。5. 定向凝固原那么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位像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 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凝固开场及完毕的时间一样或相近,甚至是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方向性,称作同时凝固。 定向凝固主要用于体收缩大的合金,如铸钢、球墨铸铁等。同时凝固适用于凝固收缩小的合金,以及壁厚均匀、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广,但对致密性要求不高的铸件。
4、6. 不均匀冷却使铸件的缓冷处受拉,快冷处受压。零件向下弯曲。10. 铸件的构造斜度指的是及分型面垂直的非加工面的构造斜度,以便于起模和提高铸件精度。 构造斜度是零件原始设计的构造;拔模斜度是为了造型拔模起模方便,而在铸件上设计的斜度。 无法起模,构造可改为下列图所示;1.12 无法起模, 可将凸台延伸至分型面 1.13 构造圆角可减少热节,缓解应力集中。分型面的圆角不合理,应该为直角。1.14 a 方案存在较大的水平面,不利于浇铸, 左上角的构造距离太近,不利于铸造。 b 方案有较好的构造斜度,利于浇铸,但存在锐角连接,可能会产生热节等缺陷,但其方向不影响液体流动。 综合比拟,b较好1.15
5、 加工困难是因为外形构造存在凹面,起模困难,断腿是因为直角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可将直角改为圆角,适当增加壁厚。根据构造需要,可将内凹弧面改为平面或者其他利于铸造的构造。 a : 铸造需要型芯。 可改为工字型构造 b : 铸造时,型芯无法固定。 开设工艺孔,增加型芯头。 c : 构造过于复杂。可将口开成及内壁宽度一样,平滑连接,减少型芯数量。圆弧外的凸起,无法起模,可以将分型面转换到及凸起物垂直的面上。d :缺少圆角,且中间局部太厚,容易产生缩孔等缺陷。过渡处倒圆角,尤其是半径转换的地方。在不改变构造的情况下,可以从底部加一块型芯,既可以防止过厚,又可以减少重量。1.18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
6、是利用蜡来制作外壳,形成模具,浇铸成型的铸造方法。 制造蜡模 ,将糊状蜡料压入金属模具,冷凝后取出。 制造型壳,在蜡模组外表涂上涂料,然后硬化,重复屡次,形成耐火坚硬型壳。 脱蜡 ,将蜡模浸入热水中,融化蜡料 型壳焙烧,将型壳放入800-950度加热炉中保温,去除剩余蜡和水分 浇注,趁热浇入合金液,凝固冷却。 脱壳和清理 , 人工或机械去除型壳,切除冒口。1.19 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外表粗糙度,机械加工余量小。 导热性好,冷却速度快,铸件的晶粒细小,力学性能好。 可实现一型多铸,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造型材料,减轻环境污染。 金属型因不透气且无退让性,铸件容易产生冷隔冷缺陷,加上金属型无溃
7、散性,因此不宜铸造形状复杂、薄壁、大型铸件。制造本钱高,周期长,不宜单件小批生产,受金属型材料熔点的限制,不宜生产高熔点合金铸件。而砂型铸造尽管精度低,但适用范围广,本钱低,因此金属型不能取而代之。1.22 离心铸造时将熔融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铸型并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不用型芯即可铸造出圆筒件,省去了浇铸系统的冒口;金属由表向内定向凝固,改善了补缩条件;离心力的作用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便于制造双金属铸件。1.26 类别石墨形态制造过程适用范围灰铸铁片状,向铁液中冲入75%硅铁或硅钙合金等。对精度要求较高或大型复杂铸件,加工前应进展去除应力退火。消除白口退火用于表层
8、或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的灰铸铁。对外表要求高硬度高耐磨的导轨等可采用接触电阻加热进展外表淬火。常用于制造床身、机座等要求耐压、消振、减磨耐磨的零件可锻铸铁团絮状 先由一定化学成分的铁水迅速冷却获得白口组织,再进展高温、长时间石墨化退火。适于制造形状复杂,壁厚薄,承受振动,要求较高强度的小铸件,如弯头等球墨铸铁球状冲入稀土镁合金等球化剂,在铁液包内的球化剂及铁液充分反响后,将孕育剂放在炼铁炉出铁槽内,冲入孕育剂。热处理有为获得铁素体基体的退火,获得珠光体基体的正火等。应用于曲轴、凸轮轴等承受载荷较大、承受振动和一定冲击、要求耐磨损的铸件。蠕墨铸铁蠕虫状及球墨铸铁相似,只是蠕化铸铁液中参加的是适量的
9、蠕化剂。可用于制造汽缸盖,钢锭模,液压阀等铸件白口铸铁渗碳体快速冷却耐磨性要求不高的抗磨铸件,可锻铸铁白口胚件等1.28 可锻铸铁的碳、硅含量低,流动性差,而且冷却速度快,故适宜铸造薄壁小型铸件,铸造厚壁大铸件,可能会产生浇不到等缺陷。1.29 不正确, 不同壁厚的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不一样,壁厚为5mm的抗拉强度b175mpa, 满足条件,而其余的两个不满足。第二章 金属塑性成形2-1 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为什么闭式滚挤或拔长模膛可以提高滚挤或拔长效率?答:最小阻力定律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如果金属质点有向几个方向移动的可能时,那么金属各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因为闭式的模膛使得材料发生
10、塑性变形时,朝着填满型腔方向的阻力唯一最小开式的可能朝几个方向的阻力都最小,因此效率要相对高一些。2-2 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答:金属铸锭组织中存在着偏析夹渣物、第二相等,在热塑性变形时,随金属晶粒的变形方向或延伸呈条状、线状或破碎呈链状分布,金属再结晶后也不会改变,仍然保存下来,呈宏观“流线状。纤维组织使得金属的力学性能呈现出方向性,沿着纤维方向抗拉抗压强度增大,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抗拉抗压强度减弱。2-3 何为“过热?何为“过烧?它们分别会对锻件产生什么影响?答: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导致金属的晶粒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接近熔点时,晶界发
11、生氧化或者局部融化的现象称为“过烧。过热会导致金属塑性减小,塑性成形能力下降;过烧会导致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完全消失。2-4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金属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大,金属可锻性越好。错误;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可锻性越好。2为了提高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采用降低变形速度或在三相压应力下变形等工艺。错误;当变形速度低于临界值时,降低变形速度可以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但当变形速度高于临界值时,降低变形速度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3为了消除锻件中的纤维组织,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实现。错误;只能通过塑性变形改变纤维的方向和分布。2-5 求将75mm长的圆钢拔长到165mm的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成型 技术 基础 课后 习题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