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植树问题.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植树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植树问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时 植树问题(2)课题第2课时植树问题(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从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每一个环节我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
2、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学习目标1.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不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2.会通过线段图来分析理解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3.能将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去。4.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学习难点理解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棵数”及“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21 m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
3、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引入新课。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成:在一条21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及上一道题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看棵数及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学生明确:棵数=间隔数+1。(3)交流自己的发现。(4)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5)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选一选。(1)一排礼炮
4、共有29个间隔,共有( )门礼炮。A.28 B.29 C.30(2)一列共有25张凳子,有( )个间隔。A.26 B.25 C.24(3)公交车从东站到西站全长18 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 km。一共有( )个站点。(两端也设站点)A.8 B.9 C.10答案:C C C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动手操作,发现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线段、摆图形、摆小棒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研究,完成上面引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课时 植树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