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四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四篇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 篇1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化价值观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动看法和参加实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相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走进漂亮的家乡”分10课完成,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
2、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相识和了解。其次单元“家乡的故事”分14课完成,从家乡人生活的改变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傲慢”分14课完成。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2.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是小学生学问、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与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相识,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须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比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
3、习,能主动参加到本课程的课内外学习中去。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宏大成就。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学问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四、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1)珍爱生命,酷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酷爱科学、酷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看法。(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允公正、酷爱集体、团体合
4、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酷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敬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培育,初步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实力(1)能初步相识自我。限制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初步驾驭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看法,能够与他人同等地沟通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相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3、学问(1
5、)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一单元 走进漂亮的家乡单元目标:1看法: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主动与自觉的看法。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主动的情感。2实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学问的实力,提高合作实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3学问:相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精确地描述地
6、地理位置。 其次单元:家乡的故事单元目标:1看法:深化敬重历史:珍惜今日享受的一切,以及酷爱家乡的主动情 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爱护意识。2实力:能够对详细事物进行搜寻。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相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情愿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相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相识过去,看待今日。3学问: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改变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洁的年表。第三单元课时 家乡,我为你傲慢教学目标:1看法:通过相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
7、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有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2实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肯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3学问: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俗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 篇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接着以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为工作指导;以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化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化指导纲要的实行为工作重点,以区教研室的详细的教学为工作内容。我组思品与社会学科教研安排特定如下:二、
8、详细工作:1、定期、定内容、定目标,根据区的教研安排搞好教研组活动。2、重视教化教学目的的惯性特征,随时探讨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小学课程中自然连接的关键之处,把握基础教化的内在联系,避开课堂教学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讨范围上,将教化的每一个观点渗透与年龄特点的详细存在有机的进行整合,有的放矢的亲切自如的让学生接纳所学的全部内容,并在心灵深处真正受到震撼,让其行为自然的规范到应当具有的层面上来。3、抓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以聚焦课堂教学保障课改的有效措施。4、任课老师专课专用不出现挪作他用的现象。5、任课老师备课要备学生,从关切学生的心理需求动身,以品德教化为核心,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备课、教学中
9、“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社会经验,进行体验式教学。仔细学习所教教材和相关教材,细致揣摸教材与学生间的切入点,刚好总结适于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6、学期每位任课老师要求完成规范教案1篇;仔细上好随堂课,以便进一步提高我校思品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三、加强学科的课题探讨: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逻辑为依据开发的综合性课程,存在大量的道德因素,蕴含丰富的道德教化资源,是小学阶段儿童道德性发展的主要场域。本课程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创建性地运用课程标准“回来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的生活动身,以儿童的“生活事务”的形式呈现。从而,作为学科老师要从儿童的实际动身,开展从“问题课题课程
10、”的学科的探讨:1、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探讨2、加强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3、渗透生命教化意识(着重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等教化)、4、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探讨(如:合作学习的探讨、探究性学习的探讨、目标意识的探讨、发展性评价)5、增加和宏扬民族精神的探讨6、学科教学中加强两纲教化的实施与做法的探讨7、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探究探讨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 篇3一、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有40名学生。大部分都很简洁,活泼,主动向上。这个学年是他们学问、实力和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一些简洁的相识,养成了肯定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的
11、不断扩大,迫切须要进一步了解社会和道德的形成。因为这门课程是开放的、主动的、好用的,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学习这门课程,并且可以主动参加课程内外的学习活动。二、教材分析这本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是“珍爱生命”,其次单元是“平安生活”,第三单元是“花钱的学问”,第四单元是“关切你爱他”。第一单元重点告知学生爱惜和善待动植物,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其次单元是关于平安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危急发生后正确处理突发事务,同时预防事故发生,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第三单元讲的是消费和理财。告知学生要学会合理消费。第四单元讲做人的原则。做人要擅长关切别人,理解别人,凡事都要有责任感。
12、三、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变更过去强调学问学习而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各种教学活动驾驭必要的学问。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起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敏捷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发展供应足够的空间。4.丰富教学内容,从课本拓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将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关注社会的新发展新改变,增加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贴近性。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教室,创建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长。让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通过理解和感悟接受教化。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 篇4一、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
13、学问、实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相识,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相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须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主动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化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动看法和参加实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
14、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相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教材分析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儿童是在与他们所遭受到的各种事物相互作用中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如各种工业品、农产品、交通工具等等。教材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事物的“事理”、“物理”,如我们所食用的食品是从哪里来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以期使儿童获得肯定的生活常识,适应他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的是:这些事物都是由人创建、制作、运作的,在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人”,隐藏着人的才智与劳作、人的须要与情感等。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
15、”的综合课的教材,应努力挖掘出“物后之人”,要让儿童能够在见物的同时见到人,感受到其中的“人心”、“人理”(做人的道理)。如在衣食的来源一课中介绍了袁隆平,不仅提到了他所从事的科学探讨的经济价值,还将一个有血有肉的、近距离站在少年儿童身边的袁隆平呈现在教材之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突显本教材的人文意蕴和它的道德价值,力图在“物”与“人”的内在联系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人格培育的课程任务。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教材向儿童展示了在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实,如家乡的改变,交通的发展,各种工业用品的出现等。教材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事实的同时,着力于揭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意
16、义和价值。它们是有利于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会有其不利的方面?要使儿童通过详细事实的价值分析逐步把握的道理是:并不是已经存在的事实都是全然合理、全然向善的,或是自然合理的、自然向善的。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如在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中的“白色垃圾”等。我们认为这种价值辨析、价值选择的意识、思维方式和实力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也是本课程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这样做,也使我们能把事实的教化与价值教化结合在一起。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努力使儿童所遭受到的现代生活与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链接。如在讲到纸张时导入西汉时纸的.独创,在讲通信时说到古代的驿
17、站,留意到会对儿童产生较深、感染的各种无形文化,突显出它们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当然,本教材所赐予的历史文化学问只能是“点”状的,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的。三、教学目标1、 情感与看法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允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指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看法,能够与他人同等地沟通和合作。(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2、 行为与习惯目标:(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18、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3、学问与技能目标:培育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怜悯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境况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切集体、参与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担当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爱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改变和发展,培育对家乡的酷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
19、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故事续编、小组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救济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育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缘由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爱好地实践活动,培育酷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开心。四、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欢乐,懂得人与人之间须要合作,知道怎样合作,学会在生活中更好
20、地与人合作。2、学会在生活中慎重交友,逐步学会把握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交友观。3、懂得共享他人的欢乐,分担别人的苦痛是促进同学间相互理解、增进友情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激发对同伴的关切,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从而真正领悟“赐予是欢乐”。4、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面对欺压和威逼要敢于倾诉和举报,不能躲避,要向有关部门求助。教学重难点:学会合作;驾驭良好的交友技能,养成正确的交友习惯;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其次单元教学目标:1、感知困难和挫折,体验克服困难并取得胜利过程中的欢乐趣。初步形成主动向上的生活看法,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一样和实力。2、让学生辨析相识抄袭是一对
21、自己、他人、社会有害的事情,对诚恳做人,诚信为本有一个初步的相识。3、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恳守信;知道诚恳与虚假,失信于守信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析四周生活中的迷信,了解迷信活动的危害,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从小抵制迷信,激发酷爱科学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初步形成主动向上的生活看法,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一样和实力;从小养成“诚信”的习惯;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抵制迷信的思想观念,信任科学。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商场和选购商品的有关学问,知道作为消费者应当享有哪些权利。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敏捷处理。2、初步了解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3、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塑料废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能够实行行动减轻白色污染;初步学会通过事例分析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4、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懂得节约用水、用纸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敏捷处理遇到的意外事情;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能自觉地实行行动减轻白色污染;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