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doc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应用的意义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将收获后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再根据下茬作物种植的要求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埋茬,然后进行播种;或应用免耕播种机在未耕地上直接进行贴茬播种,秸秆覆盖地表。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一定量氮肥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实施旱田翻压秸秆还田的要配套实施适度镇压措施,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要在水稻栽插前使田水自然落干,以利于有害气体排放。这项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而且争抢农时,同时又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避免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自 2014 年我省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以来,我县便把秸秆机
2、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先行措施和禁烧的重要手段。二、主要技术模式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工艺及装备不仅与农作物种类有关,且与种植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大致分为稻麦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稻油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两种类型,同时从作物收割、秸秆还田和下茬作物播种三个环节统筹布局。(1)水稻秸秆还田水稻收割后,主要种植小麦和油菜,对于农时来说比较宽裕。收获水稻时,使用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入收割机或者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收割机,切碎的秸秆均匀的抛洒在田面。使用正|(反)旋耕机进行旱耕,再整平。技术图如下:稻油模式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稻麦模式
3、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路线(2) 小麦秸秆还田我县小麦收获后主要接茬作物为水稻,季节紧、农时短的矛盾较突出。使用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并将切碎(粉碎)的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上水泡田软化秸秆和土壤,使用与拖拉机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或旋耕机进行耕翻、把田整平;也可以使用铧式犁或正(反)转旋耕机进行早耕,再上水肥田整平。技术图如下:|稻麦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三)油菜秸秆还田在油菜收获时,使用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油菜,并将切碎(粉碎)的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上水泡田软化秸秆和土壤,使用拖拉机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
4、或旋耕机进行耕翻、把细整平;也可以使用铧式犁或正(反)转旋耕机进行旱耕,再上水耙田整平。技术图如下:稻油模式下油菜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三、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一)小麦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1、用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时将秸秆切碎,切碎的秸秆应均匀抛洒在田面。2、桔杆切碎后的长度小于 10cm,割茬高度以不影响耕整地质量为宜,一般低于 15cm。3、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采取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以每 100kg 秸秆増施纯氮 1kg,选择铵态氮或尿素为好,并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在机具作业前,均匀撒施在秸秆残体上,并根据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
5、为 7:3 施用基肥。也可在秸秆还田作业前,向田间喷洒腐蚀剂,上水浸泡 7-15 天,进行无氧腐蚀,有利于秸秆的腐烂。小麦秸秆粉碎|小麦秸秆还田4、未耕的旱地应先上水泡田 24 小时以上,待秸秆软化、土壤松软后再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降低能耗。上水深度以 3-5 厘米为宜,灌水过浅,达不到理想的埋草和整地质量;灌水过深,影响埋草和覆盖效果。5、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以档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6、耕深控制在 16-20 厘米,连续 2 年以上旋耕地块宜适当加深。7、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要 农作物 秸秆 还田 机械化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