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预习资料.doc
《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预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预习资料.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安信息学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信息与公安信息的概念 一、 警务与信息 (一) 信息的定义 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通俗定义:信息就是音像、情况、数据、报道、事实、情报、知识、新闻和消息。第二类是狭义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第三类是广义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以及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二) 警务与公安信息 按照广义的理解,警务泛指警察(公安)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的行政管理。 警察活动是指处理警务的行为过程。 公安信息定义为:反映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者定义为“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公安信息与非
2、公安信息的显著区别是信息反映的事物不同,或者说信息的内容不同。 二、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一) 从信息的层次看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从认识论意义上来看,信息表现出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特征: 第一, 语法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外部形式,如文字、数字、图形、音频等。 第二、 语义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的逻辑含义,如文字、数字、图形、音频、视频等表达的内容。 第三、语用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对观察者的效用,如一篇报道所引起的反响。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总和称为全信息,也简称信息。 所谓语法信息,是指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信息的形式。 在语法信息研究这个层次上,
3、不考虑信息有无实际意义和效用。 语法信息是语义、语用信息存在的基础。 语义信息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所谓语用信息,是指信息的价值和效用。 信息的语用作用发挥的如何,还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语法信息的结构是否合理并且符合接收者的接收条件,能否被接收者所理解。 第二,语义是否明确。语义应该是惟一的或基本上是惟一的。 第三,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 |(二)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为了更加具体地解释信息内涵,现代信息科学对还没有被利用上的“东西”统称为数据,它们只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表达,表达所使用的符号是语言、文字、数字、图形、图像中的任何一种
4、或数种,它们本身的意义需要用户来解析。数据经过处理或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在公安信息化过程中,开发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存储公安信息,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从中获得“有用的数据”即信息,才是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成熟的信息”是指那些反映事物普遍规律的文献。 发现知识则是一个原创过程,它需要整理事实,分析数据、获得获得信息,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由信息到知识,本质上是知识发现的过程,是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数据、信息和知识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需要大量的积累,并需要有效的管理,管理数据有有效手段是数据库技术;信息分析处理技术可以帮助
5、人们更快、更好地获得信息,通常所说的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数据库和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支持知识发现的重要系统,但对于知识发现本身,目前的信息技术还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更多的是靠人的主观判断。 (四)公安信息与公安情报 公安信息与公安情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公安情报一般是指对外保密的那部分公安信息。 三、公安信息的特征(一)广泛性:表现在四大方面:地域广、部门广、人员广、学科广。 (二)随机性 公安信息的随机性主要是由具体案(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整体上的统计规律性所决定的。 (三) 时效性公安信息的时效性直接影响到社会控制力。 (四)复杂性:第一、形式复杂;第二、信息量
6、大、处理过程复杂;第三,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复杂;第四、采集复杂。 (五) 可信性。 第二节 公安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而且包括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组织机构和政策、法规等。 在讨论公安信息本身的整体性质时,公安信息资源是指狭义的,即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各类公安信息的集合。在讨论公安信息管理时,则采用广义定义,即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公安信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集合。|二、 公安信息资源(狭义)评价 公安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数据是评价公安信息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 (一) 公安信息资源的质量 在理想
7、状态下,高质量的公安信息应该完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它拥有的信息量(内容)要多,即完全能够消除使用者的不确定性;第二,它是实时的或及时的,使用者无须等待,呼之即来;第三,它的形式简洁明了,容易被使用者理解,一看就懂。 信息量大小,可以表示为: 收到某消息获得的信息量(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收到此消息前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收到此消息后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 影响信息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真伪度、新颖度和准确性是关键因素。第一,一则公安信息要正确反映“公安事物”的原始状态,即要保证公安信息的正确性;第二,要准(精)确,在需要使用“大概”、“也许”、“差不多”这样的模糊词时,最好用概率(百分比)来描
8、述;第三,信息要新颖,获得一条已知的信息,其信息量为零。 信息的时间属性作为信息质量的一项衡量指标。决定这项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前期的数据处理是否充分,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否适用,信息传递的通道是否快捷。 现实意义在于,强调把高质量的公安信息交给公安信息系统管理,而公安信息系统应该按照满足公安信息的质量要求来设计。 (二) 公安信息资源的数量 公安信息资源的数量主要是用数据量这个参数来度量的。从文献的角度看,数据量是对字数多少的量度,而不涉及内容,因为数据的内容属于信息质量范畴。 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量是以字节(B)为单位计算的,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100 个汉字是 200
9、个字节,记为 200B,依此类推。除文字外,公安信息是形式还有表格、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这些数据同样按字节计算。 从工程的角度说,数据量是数据库系统和硬件平台选型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制定信息资源分布策略的主要依据。 二、公安信息资源的类型 分类是认识公安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公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 按记录载体分,公安信息可分为实物型信息和文献型信息两大类。 实物型信息是由实物直接表现的。 文献型信息是指以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频等方式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信息,这类信息是网上运行的对象。 把警务搬移到网上其本质就是把文献型信息及其使用权流程搬移到网上。 (二) 按业
10、务分 按现有的公安业务划分公安信息的类别,是目前“金盾工程”所使用的分类方法。 (三) 按管理层级分 一般来说,公安信息可按管理层级分为两个大类管理信息与基础信息。 |管理信息是指管理与决策活动所需要的信息。 基础信息是指公安工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那部分信息。 (四) 按时间分 从传递时间上看,公安信息可分为实时信息和滞后信息两类。 实时信息是指从它的发生到传送至决策者手中时间间隔为零,滞后信息的这个时间间隔大于零。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实时和滞后是相对的两个时间概念,一般把符合“规定时效”的信息看做是实时信息,把超出“规定时效”的信息看做是滞后信息。 另外,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公安信息可分为历
11、史型信息、实时型信息和预测型信息三类。历史型信息描述了“过去”事件的情况,实时型信息反映了“当前”事件的情况,预测型信息是对“未来”事件的描述。 (五) 按运动状态分 以运动状态为依据,公安信息有动态与静态之分。 动态公安信息是经常处在变化中的信息。 静态公安信息是指相对稳定的信息。 (六) 按开发状态分 按照信息的开发状态可分为潜晨信息资源和现时信息资源两类。潜在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被社会共享的资源形态。现时信息资源是经过个人表述(发表)后,能够被他人所用的信息资源。形式信息资源根据开发程度,又可分为零次信息资源、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
12、。 零次信息资源是指未经转述加工的自然状态,如平时所说的各种“现场”、“一线”等。 一次信息资源是指直接在零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转述(表达)出来的信息资源,如从案件现场直接拍摄下来的照片或录像。 二次信息资源是以一次信息资源为基础,由经提炼加工后的信息所组成。 三次信息资源是在二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再次加工、整理后的结果。 三、公安信息资源的功能 (一)社会治安治理功能 公安信息要素有助于缩短警务人员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认识过程,提高公安系统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增强预警能力和提高反应速度。 (二)管理与协调功能 一是管理与协调公安系统内部的人、财、物,包括办公事务等;二是管理与协调
13、各警种协同作战,指挥与合理配置警务人员和装备,使其在准确的地点、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处置突发事件;二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管理与协调公安系统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协同一致地开展工作。 (三)辅助决策功能 (四)创新功能 所谓激活知识,简单的解释就是在有关信息的启发下,让掌握的知识发挥创新作用。 |所谓创造新知识,是从信息中发现知识或规律。 (五) 警务公开功能 第三节 公安信息管理与公安工作信息化 一、 公安信息管理 通俗地讲,获取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作用信息、在适当的时候摒弃信息统称为信息管理。公安信息管理是对公安信息、公安信息活动过程、公安信息基础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一种
14、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公安信息活动就是从信息的收集到使用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信息资源的使用或利用是公安信息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了信息分析和价值判断、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信息的发布与服务、信息产品制作、信息知识教育、信息反馈、信息资源安全和共享管理等内容。 信息基础结构是指用以支持公安信息活动所需的全部技术设施以及保证这些活动和设施有效运转所需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公安信息基础结构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充足的公安信息专业人才资源。 第二, 健全的公安信息政策、法规和协议。 第三, 完善的信息组织(包括安全保护机构)和公安信息服务部门。 第四, 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收集、存储检索、传递
15、设备(设施)以及计算机网络设施。 第五, 齐全的公安信息系统 公安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公安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二、公安工作信息化 公安工作信息化,是指在公安工作中,通过普遍地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数据库等),有效地开发利用公安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警务活动的网络化集成管理,让公安信息在总警力中占有主导地位,以提高社会治安治理能力的过程。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基础是完善公安信息基础结构即完成“金盾工程”建设。 (一) 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公安工作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其广度和深度将随着建设过程的不断推进呈现如下特征: 1、 信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安 信息学 自考 复习 预习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