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 .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 摘要:国际油价上涨的引发了诸多思索。本文认为,本次油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首先,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和供应面临较大制约导致供需预期偏紧。其次,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贬值是油价上涨的直观反映。第三,投机炒作对高油价具有推波助澜作用。第四,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市场对石油供应惊慌的担忧。关于国际油价的走势,作者推断在短期内还会接着上涨。因此,我们须要实行多方面措施加以应对:一是稳步推动成品油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倒挂问题;二是努力探究能源替代新途径,缓解我国对石油的依靠;三是主动提倡能源节约,降低石油消耗。 关键词: 石油市场,美元贬值,
2、石油价格,能源节约 高油价使全球经济告辞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正在滑向低增长、高通胀的边缘,假如石油资源价格上涨的势头得不到遏制,全球经济陷入滞涨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自从今年1月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桶的关口以来,其价格不断攀升,先后上冲110美元、120美元、130美元,并于6月6日一度创下139.21美元桶,靠近140美元/桶的历史纪录。油价、粮价高涨交织在一起,把全球通货膨胀推向1973年海湾斗争以来的历史新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罢工和剧烈示威抗议。仔细剖析国际油价上涨的真正缘由及其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的影响,对科学推断将来国际油价走势,并实行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国
3、际油价上涨的特点及缘由20世纪70年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过四次大涨,前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发生在1973年,起因是第四次中东斗争即阿拉伯国家打击以色列,作为对以色列支持者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报复,欧佩克联合限制了石油产量,国际油价从3美元/桶上升到10美元/桶;其次次是1979年,导火索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的两伊斗争。受之影响,伊朗石油产量大幅度削减,国际油价从13美元攀升到34美元;第三次发生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石油供应惊慌,促使油价跃升到40美元以上。之后,国际油价逐步回落,1998年甚至回到10美元左右。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特殊是从 200
4、7年起,油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舞台中表现特别抢眼的重大事务。关于油价上涨的缘由,不同利益主体各持不同观点。欧佩克成员国认为,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的结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坚持称,欧佩克国家不随石油需求增长提高供应是油价高涨的主要缘由;国际能源署则指出石油库存偏低导致了油价连创历史新高;还有一些机构认为,地缘政治是国际油价上涨的导火索。笔者认为,与前三次受斗争(政治因素)影响中东地区限制石油供应引发的价格波动不同,本次油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一)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和供应面临较大制约导致供需预期偏紧自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5、。在经济增长高度依靠石油消费的化石经济时代,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人口大国为代表的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国际石油消费的大幅度提高,由此导致国际油价逐步上升。根据经济学理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要么削减该商品的消费,要么改用其他替代品;另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会提高该商品的生产,增加供应,从而使商品价格降下来。但是,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从需求来看,虽然高油价使没有实行油价补贴制度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削减石油需求,如依据国际能源署的资料,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出现连续三年负增长。然而,由于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和经济高增长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以及新的用油大户中东地区
6、都对国内成品油进行补贴,因此,国内消费者对国际油价上涨并不敏感,石油消费照涨不误。这样,没有油价补贴的国家因高油价而削减的需求,会被实施油价补贴的国家强劲增长的需求弥补。两者相抵,全球石油需求不降反升。从供应来看,石油生产国对油价上涨也不敏感,高油价并没能刺激石油生产国增加石油供应。主要缘由:一是欧佩克国家是高油价的最大受益者,高油价符合他们的利益,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主观上他们不愿增加石油生产,而是留着将来卖更好的价格,客观上这些国家的炼油实力已接近饱和,增加新产能须要时间;二是英国、挪威、墨西哥等部分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石油生产已经起先大幅度下降,即使是其次产油大国俄罗斯也已经在
7、2007年就进入了峰值。这样,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石油供应增长乏力,其结果必定通过涨价来平衡。再且,石油现货交易是以期货市场价格为核心定价,石油的不行再生性使高增长的石油需求预期自然地转为中长期石油稀缺预期,从而推动油价的快速上涨。(二)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贬值是油价上涨的直观反映国际石油价格始终都是以美元作为主要报价和结算货币,80%左右的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美元兑主要货币的变动状况干脆影响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两者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受到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和次贷危机所导致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贬值,从而自然带来油价的上涨。据欧佩克计算,美元
8、每贬值1%,国际石油就上涨4美元桶。(三)投机炒作对高油价具有推波助澜作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股市、房市不断下跌。石油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在股市不景气、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石油供求基本面有利于做多的状况下,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投资基金源源不断地涌入石油商品期货市场,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依据有关报道,目前国际石油市场上,有数百亿美元的指数基金投资于石油期货。同时,一些投资银行通过对外发布石油供求关系偏紧的信息和价格上涨预料等方式,诱导石油期货交易,推动石油价格上涨。(四)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市场对石油供应惊慌的担忧伊朗和尼日利亚分别是全球第
9、四大石油和第八大石油输出国,因核安排缘由,伊朗与西方关系惊慌,石油出口面临西方国家封锁的风险;尼日利亚则受国内武装分子的破坏,石油出口波动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使市场担忧石油供应受阻。另外,部分主要生产国炼油厂时常发生问题,也使供求关系脆弱的石油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价格上涨。从本质上讲,供求关系是国际油价上涨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最终仍旧还是通过供求发生作用。当供求因素确定了油价的根本走势后,其他因素就会成为催化剂,会加速油价的上扬或下跌;当然,某些时候其他因素也会转变为主要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关于将来国际油价的走势,不同的机构和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国际投资银
10、行高盛认为,国际油价将接着上涨,并在不久的数月内将突破150美元,将来几年内将可能达到200美元。摩根斯坦利的探讨也提出,供应制约和总需求的增长将轻易地把国际油价推高到150美元以上。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料,随着世界需求削减和产量增加,世界石油价格可能在三年到五年后降到104美元至108美元。雷曼兄弟甚至认为,国际油价将下降到80美元至100美元。笔者认为,推断国际油价的走势,必需看从前述四个影响来分析。一是石油供求逐步偏紧是不行避开的趋势。全球53%的石油用于生产汽、柴油,另外的47% 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只要人类没有能够摆脱对化石资源的依靠,只要汽、柴油消耗大国不取消补贴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 关于 国际 油价 上涨 若干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