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优秀PPT.ppt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优秀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制度的挑战孙祁祥教授孙祁祥教授北京高校经济学院北京高校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07年年11月月13日日大纲大纲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冲突存在的五大冲突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1-1人口转变过程是指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人口转变过程是指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况的当高
2、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况的过程。过程。本世纪初,中国完成了向诞生率和死亡率本世纪初,中国完成了向诞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图)(图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2)依据联合国的预料,依据联合国的预料,2005-2010年为年为1.73,2010-2015年为年为1.78,2015-2020年为年为1.83,2020-2025年为年为1.85,2045-2050年为年为1.85,1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
3、0世纪世纪90年头中期的水平(参见图年头中期的水平(参见图1)。自)。自1998年以来,中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低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低于10,2003年略高于年略高于6,2004和和2005年进一步降到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以下,2006年更是下降到年更是下降到5.28。2依据联合国的预料,依据联合国的预料,2030-2035年,中国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停滞,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停滞,2045-2050年将负增长年将负增长3.2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PopulationDivisionofthe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oftheUnit
4、edNationsSecretariat(2007).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6Revision.NewYork:UnitedNations.2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6);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stats.gov/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2-2图图1 1 中国总和生育率变更趋势(中国总和生育率变更趋势(1950-20501950-2050)单位:个单位:个 一
5、、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3-3图图2 2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更趋势(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更趋势(1950-20501950-2050)单位:单位: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4-4随着预期寿命提高、生育率水平下降以及随着预期寿命提高、生育率水平下降以及儿童死亡率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快速变更,儿童死亡率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快速变更,年龄中位数将从年龄中位数将从2005年的年的32.5岁提高到岁提高到2050年的年的45岁。岁。预期寿命(图预期寿命(图3)儿童死亡率(图儿童死亡率(图4)年龄中位数(图年龄中位数(图5)图图3 3 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变更趋势(中国
6、居民的预期寿命变更趋势(1950-2050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5-5图图4 4 中国儿童死亡率(每千人)变更趋势(中国儿童死亡率(每千人)变更趋势(1950-2050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6-6图图5 5 中国居民年龄中位数变更趋势(中国居民年龄中位数变更趋势(1950-2050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7-7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随着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
7、变更,老龄化程度不断提人口年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更,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占的比例,1953年为年为4.4%1964年为年为3.6%1982年为年为4.9%1990年为年为5.6%2000年为年为7.0%依据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依据人口老龄化的标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阶段。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征第一,老年人口确定数量较大。第一,老年人口确定数量较大。2000年,年,我国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
8、超过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4亿,占全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相当于英国、法,相当于英国、法国、瑞典、挪威国、瑞典、挪威4国人口的总和;国人口的总和;12004年则达到年则达到1.55亿。亿。1陶立群,陶立群,2006: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科学决策月刊第趋势和特点,科学决策月刊第4期。期。其次,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其次,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未富先老未富先老”现象突出。从国际阅历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现象突出。从国际阅历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起飞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而其人的经济起飞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而其人口老龄化却起先
9、于十九世纪末。并且,当发达国口老龄化却起先于十九世纪末。并且,当发达国家的家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5.5%时,其人均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美元1,当,当65岁以上年岁以上年龄人口达到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时,人均GDP一般在一般在2000美元以美元以上,上,然而在中国,当然而在中国,当1990年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重达到5.6%时,人均时,人均GDP仅为仅为200300美元;美元;2000年年65岁以上年龄人口达到岁以上年龄人口达到6.96%,但人均,但人均GDP仅为仅为800多美元。多美元。1唐滢,唐滢,20
10、06: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口与经济第口与经济第4期。期。2如法国、德国、美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在如法国、德国、美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分分别为别为2849美元、美元、3134美元、美元、4096美元和美元和2516美美元。元。第三,老龄化状况区域间差异较大。由于第三,老龄化状况区域间差异较大。由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各省区之间的老龄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省区之间的老龄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地区东部地区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明显高于岁以上人口的比
11、率明显高于西部,其中,上海、重庆、四川、江苏、西部,其中,上海、重庆、四川、江苏、北京、浙江、湖南、安徽的比率均超过了北京、浙江、湖南、安徽的比率均超过了10%,而上海甚至达到,而上海甚至达到11.96%;而西部;而西部5省省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则在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则在7%左右,宁左右,宁夏最小,仅有夏最小,仅有6.02%。第四,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更加严峻。以第四,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更加严峻。以往人们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往人们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所以通过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可以起到所以通过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可以起到“削峰填谷削峰填谷”的作用,在确定时期内延缓城的作用,在确定时
12、期内延缓城市老龄化速度。但事实上,由于农村向城市老龄化速度。但事实上,由于农村向城市流淌人口的年龄较轻,大规模劳动力流市流淌人口的年龄较轻,大规模劳动力流淌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已经逆淌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已经逆转。据转。据2000年常住人口普查,乡村年龄年常住人口普查,乡村年龄在在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已,已经高于镇(经高于镇(6.0%)和城市()和城市(6.7%)的老)的老龄化比率。龄化比率。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1-1中国的人口转变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中国的人口转变对养老保障的影
13、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设计。决于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设计。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也称社会养老保险),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也称社会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是整个体系的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基础和核心。其次层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各单位依据自身其次层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各单位依据自身经济实力自行建立并确定待遇水平和发放方式经济实力自行建立并确定待遇水平和发放方式第三层次:自愿性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三层次:自愿性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
14、框架及特点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2-22.主要法规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3月)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1997年7月)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制的试点方案(2000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2005年12月)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3-31.保障目标保障广袤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须要,目标替代率为58.5%2.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敏就业人员3.筹资模式接受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 4.领取资格(“中人”,“新人
15、”。“老人”除外”)缴费15年 到达退休年龄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已有的企业职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已有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渐渐显现出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渐渐显现出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题。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大量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敏就业人员还没有参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大量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敏就业人员还没有参保;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基金的需求;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转变 老龄化 及其 中国 养老保险 制度 挑战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