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3.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效用论一、选择题1. B2. B3.B4.C5.C6. A 7. B8. B9. A10. C11. A12. D13. A14. C15. A16. A17. B18. D19. C20. D21. C22. C23. B24. A25. C26. B27. B28. A29. D二、名词解释1.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满足某种欲望的程度,是人们主观心理感觉。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或减量。英文简写为MU。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2、消费者增加的最后一单位消费所得到的效用是递减的。4.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5.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Y物品,这二者之比率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增加,为了保持总效用不变,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越来越小,即这种商品能够替代的其他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小。7.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用于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8.恩格尔定律:
3、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越大,反之,富国的恩格尔系数就小。9.替代效应:在保持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既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增加跌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其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这种现象称为替代效应。10.收入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的变化,由实际收入变化引起的向另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移动而导致购买量变化的现象,称为收入效应。11.价格效应:当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产生,这两者之和为价格效应。三、问答题1.如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答:(1)无
4、差异曲线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家用来研究如何实现收入的有效配置的常用工具。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对两种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有同样偏好的曲线。它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是负值。二是无差异曲线的数量无限,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三是同一平面图上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四是无差异曲线必然凸向原点,斜率递减。(2)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时,必须结合消费者的预算线来分析。预算线又叫消费者可能线或支出线,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是用来分析消费者最佳
5、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最佳配置的工具。由于预算线取决于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状况,只要价格水平和收入状况发生变化,预算线就会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从而提高或降低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3)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主观愿望,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消费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因此消费者将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结合起来,决定最佳的购买行为,以达到消费者均衡,如下图所示。下图表明消费者均衡是由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的切点决定的。U1、U2和U3分别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尽管U3代表的效用水平最高,但它及预算线既不相交又不相切,因而是无法实现的;U1及预算线相交于A、B点,虽然可以实现这种购买,但它代表的效用水平最
6、低,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只有预算线及效用水平尽可能高的U2相切的E点,才可能实现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所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状态。一旦达到消费者均衡,只要货币收入、商品价格和消费者偏好不发生变化,消费者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均衡状态。2.基数效用论及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它们各采用哪种分析方法?答:(1)基数效用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效用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如1、2、3、4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求出总效用。这种关于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计算和进行比较的理论,
7、就叫基数效用论。它主要采取边际效用分析法,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边际分析法就是用边际效用这个概念来分析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也就是消费者如何实现均衡。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就是最后一元钱无论购买哪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每个商品上的支出使得货币的边际效应都相等,这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用公式表示:P1X1+P2X2 +P3X3+PnXn= I MU1/P1=MU2/P2=MU3/P3=MUn/Pn=其中就是货币的边际效率(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用来表示
8、个人偏好的。个人偏好是心理活动,因此,效用在理论上、概念上、实际上是无法计量,也是不能加总求和的,只能按消费者的偏好来排列顺序,用序号如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出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而不能用基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这种用序数或偏好顺序来表示、分析效用的理论,就叫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主要采取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用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的结合来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问题。具体分析和画图见上题。(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是以如何满足欲望这一心理感觉为依据而各自形成的主观价值论的理论体系,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两者的区别仅仅表现为对效用的衡量和表示方法、分析方法上的不同。3.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对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课后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