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考试试题与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概论考试试题与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考试试题与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填空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和实验法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 客观现实 的反映。3知觉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知觉的理解性 、整体性、选择性和恒常性。4一种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即联觉。5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称为情感记忆。6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创新性思维。7当我们读完鲁迅的阿Q正传后,就会在头脑中出现阿Q的形象,是再造想象。8人类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言语表情。9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10意志行动过程可分为 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
2、定两个阶段。 11人类有四种气质类型,它们是: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12智力差异的表现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两个方面。13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4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15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包括:扩散和集中规律和相互诱导规律。16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感记忆 、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17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再造想象 。18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无意注意。19在出乎预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就是应激。 20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
3、避免心理及行为失常的能力,即挫折、承受力或挫折耐。 21人类有四种气质类型,它们是: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22人格差异表现在气质、性格、动机和自我上的差异。 23保证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能力。 24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或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健康。 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2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4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日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任何活动中都要运
4、用或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5心理健康: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或说良好的心理状态6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 7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8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9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和调节其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0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及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1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
5、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12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13.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14. 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的个性心理特征。15. 再造能力:再造能力也称模仿能力,是指人们根据提供的式样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16.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心理学是在18
6、79年诞生的,创始人是( C )。A、华生 B、弗洛伊德 C、冯特 D、马斯洛2刚吃过甜的东西之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比较酸,这是( B )。A、感觉相互作用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3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大约为( B )个组块。A、49 B、59 C、69 D、794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是( D )。A、集中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常规思维 D、发散思维5有的教师认为:“调皮的后进生多数是没有出息的”。这用的是( C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6人在获取知识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 )。A、理
7、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同感7“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B )型冲突。A、接近接近 B、回避回避 C、接近回避 D、多重接近回避8服从于一定的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脾气”、“秉性”、“性情”,其实就是(C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个性10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斯皮尔曼 B、塞斯顿 C、吉尔福德 D、加德纳11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B )。A、爱因斯坦 B、艾宾浩斯 C、爱迪生 D、艾里斯12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
8、生听课的情况,是注意的( B )。A、范围 B、分配 C、稳定性 D、转移13一种及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就是( B )。A、幻想 B、理想 C、空想 D、思想14借助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C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常规思维15一种微弱而有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是( D )。A、激情 B、应激 C、同感 D、心境16“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属于意志的( C )品质。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17“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D )。A、斯皮尔曼 B、塞斯顿 C、加德纳 D、吉尔福德 18施
9、特恩首创智商概念,智商简称( A ),是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A、 B、 C、 D、19“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B )型冲突。A、接近接近 B、回避回避 C、接近回避 D、多重接近回避20“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属于意志的( C )品质。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四、简答题1 教师应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答:无意注意既可能成为教学的有利因素,也可以成为学习的不利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师应做到如下:(1)要有安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教室中不要过多张挂图片、奖状、锦旗等的布置,也不要搞得花花绿绿的,布置简单就行;教师的
10、衣着打扮应朴素大方,不要过分打扮,分散学生注意力;还有不要有多余的口头禅,也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2)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新颖性、生动性,如果学习内容是司空见惯早已熟悉的东西,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会降低学习兴趣的,生动的教学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还需运用丰富的情感的语言来表达。(3)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上课,提高学生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4)要有熟练的教学技巧。如语言技巧、熟练的板书设计,使用直观教学的技巧和处理偶然事件的技巧。(5)要有良好的教学气氛。2 如何合理地调节情绪和情感?答:(1)情感升华(2)自我暗示(3)心
11、理疏导(4)自我宣泄 3 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答:挫折承受力,也称“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青少年的自我调节机制及其表现形式:(1) 调整心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什么:确定自我心理的困扰,二是为什么:寻找导致困扰的原因,三是怎么办:四是怎么样 (2)调节情绪(3)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4)转化视角 (5)放松调节法 (6)倾诉 (7)心理咨询法4. 遗忘的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 答:1、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遗忘的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2、根
12、据遗忘规律科学有效地组织复习可防止和克服遗忘。 (1)复习要及时、经常地进行(2)集中复习及分散复习相结合(3)试图回忆及反复阅读相结合。(4)要合理用脑。(5)进行适当地安排复习材料。(6)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5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答: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提倡发散思维并及集中思维相结合鼓励直觉思维和培养逻辑思维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敢于挑战权威6 教师应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答: 在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大目标的教育,即如果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3、就必须努力学习;在教每门课时,想学生讲明该学科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每一章节时,要向学生明确地告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力求达到具体化。(2)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学习兴趣。人们注意的产生和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兴趣为条件的。直接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而间接兴趣又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支柱。(3)正确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严密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和时间按品牌必须紧凑,教学进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减少和避免分散注意的机会,致使注意力集中而稳定。(4)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对于
14、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来说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学生从事锻炼注意力的活动。培养学生要求学习的愿望和能够学习好的信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地从事学习的态度。第二、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第三、培养坚强的班集体。7 引起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两大类:第一, 刺激物的特点。属于刺激物的本身性质,这主要包括:(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5)刺激作用的开始于终止;(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第二, 人的主观状态。属于人本身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2)
15、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8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识记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是:(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且识记的目的越明确,任务越具体,识记效果越好。(2)识记材料理解及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3)识记方法及态度;(4)识记时的环境及时间;(5)合理的作息制度及用脑;(6)健康的体魄和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五、判断正误并详细说明理由题1陈鸿园同学说:“人的心理带有主观色彩,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如考试失利、失恋等),总是有人无动于衷,而有人却痛不欲生;面对同样的压力(如学业、择业等压力),总是有人从容应对,而有人却不知所措。”陈鸿园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正确。因为人的心理带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概论 考试 试题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