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季氏将伐颛臾教案.docx
《10季氏将伐颛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季氏将伐颛臾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蔡祥辉一、课时安排:2教时。二、教学目的: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及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根底上熟读、背诵全文。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
2、定的语感。四、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五、教学设想1.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根底,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展引导。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表达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
3、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是:一开场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论语?的语言比拟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之、“以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及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
4、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4.教参的编写者虽然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学生的熟读背诵上,但在本教案的安排中,学生为了尽可能自如地进展辩论,势必会将文中主要内容或语句记住;并且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有机了解,此后指导背诵,易如反掌,同时反复诵读,对增强语感极为有利。5.本文拟用2课时教读,安排如下:第1课时:介绍作者及?论语?,指导学生自译全文,布置辩论题目并指导预习准备。第2课时:组织辩论活动并总结;指导背诵全文。六、预习安排第一课时前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并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冉rn有 颛臾zhu
5、n y 社稷j焉用彼相xing 虎兕s出于柙xi 龟玉毁于椟d中固而近于费b 萧墙xio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思考: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他的弟子们呢?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教师问:这几那么关于“论学的言论说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那么?中的其中四那么,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说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6、2在简介孔子及?论语?后,教师指出:根据注解提示,?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成败之处此处为学生质疑孔子埋下伏笔二初解全文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学生试读课文,教师正音。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注意:1本文语言简短,难度不大,要求根本上能自行翻译,必要时允许四人小组轻声讨论。2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3真正困难的可以随时举手要求教师解疑。4提示:注意文中的两种句式,即表委婉语气的“无乃及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注意文中“是的不同用法,“
7、无乃尔是过及中的“是是提宾助词,“是社稷之臣也中的“是是指示代词。3.学生分段朗读译文,教师指正。4.指导理清课文的大致层次。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学生答复后教师总结: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三辩论准备1.分发有关资料,布置辩论题目。资料详见附件一课文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承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有人说孔子层层反驳,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冉有、季路自会服从;有人说孔子之说失势不得理,弟子们不一定会听。冉有、季路受了孔子的教育后将会怎样呢?给出辩题展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
8、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可结合一定的史料或其它理论依据,进展逻辑推理分析,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提示: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展准备也可自行另辟捷径。展示1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成立吗?2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任吗?3孔子安邦治国的原那么适合于评判季孙氏将伐颛臾一事吗?4你掌握有其它关于孔子和对本文进展评论的资料吗?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对?语文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利用。2学生自学材料,分析课文,逐步确立自己的立场。教师巡视指导,留意学生的倾向,并根据学生所持正方或反方观点
9、的已有数量,有意引导使其势力均衡,同时默认局部学生持弃权态度。3初步分出辩论双方的阵营,设置弃权同学为评委。公布辩论活动的大致规那么多媒体展示:1正反双方各推举一名陈辞辩手,一名总结辩手,其余同学都可作自由辩手。2正方先陈述己方观点,然后是反方陈述。双方陈述时限各为三分钟。3双方自由辩论,正方先发言。时限各为五分钟。4反方先总结,然后是正方总结。时限各为两分钟。5评委同学判定胜出的一方,选出一名最正确辩手,需要集体讨论,民主投票,并推举一名点评员准备评判陈述。要求辩论双方紧扣观点,论据充足,做到有理有礼有节;能根本脱稿辩论者可加分。四布置作业1.课外补充准备并整理辩论材料。建议双方可以就各个问
10、题分小组准备。2.评委们每人粗拟一份关于辩题本身价值怎样的意见预析稿。3.可以向我求助或聘请其他的教师作课外辅导员。第二课时课前布置好教室的辩论活动场面一辩论活动1.教师主持,再一次公布辩论规那么。2.辩论过程概括备录。1双方陈述观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外已自制好多媒体展示资料,一边演说,一边轮换操作。正方: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首先,我方认为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孔子反对季孙氏伐颛臾的理由非常充足:一、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二、颛臾已是鲁国附庸,不必伐;三、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11、,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那么安之。孔子的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对国家和人民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是进步的。冉有和季路是“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经由孔子这般说理,自然知服。其次,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用教育方法。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压住冉有和季路;然后引用名人成语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使冉有和季路无法辩白;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仁政的
12、政治原那么,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孔子用正义之词来教育弟子,弟子焉能不服?第三,从文中可知,冉有和季路明显地处于服从的地位。冉有、季路把季孙氏伐颛臾的消息告诉他们的教师孔子,一是尊重教师,二是本无确定攻伐及否,要征询教师的意见后再作定夺。受批评后,冉有、季路关于“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白显得非常虚弱,接着冉有替季氏的开脱又显得闪烁其辞,自相矛盾,遭到了孔子的有力辩驳。既然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会听从教导。综上所说,我方认为冉有、季路会承受孔子的教导,会将此番道理转说给季孙氏知晓,劝阻其讨伐颛臾。反方: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
13、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我们把理由陈述如下:第一,我们认为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讨伐颛臾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再说,鲁国国君在经历“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之后必然明白季康子的最终意图,季康子对鲁国国君会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犄角之势从而不利于自己的担忧也并非多余。所以,采取讨伐颛臾的决断应是明智之举。冉有、季路辅佐季孙氏伐颛臾当然也是正确的做法;既然正确,何必软了耳朵更改立场呢?第二,孔子的言论并不能站住脚。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不能成立。孔子所提的三条
14、理由并不能阻拦季氏伐颛臾,因为这些不符合实情,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而这些已是历史。再者,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不要对季氏伐颛臾一事负责。孔子将季孙家族比作“盲人、“虎兕之“柙、毁损“龟玉之“椟,把冉有、季路比作是“扶相者、看守“柙和“椟的人,实是大大地贬低了季孙氏的能力和为人,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这样就破坏了公正评判的法那么。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根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为统治阶级效劳的,所以,虽然孔子提出“均、和、安的主张,但“安之的前提是“来之,根本上不能解放人民,只能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改进主义;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
15、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显然不切合实际。不要说季氏根本不予理睬,就是冉有、季路也不会傻乎乎地拿这个理论去劝说季氏。第三,冉有、季路虽然在文中显得很被动,但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作为弟子,毕竟难负师恩,且又是教师让他们去从政的,把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告诉教师,只是一种礼节而已。冉有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但他后来又替季氏开脱,显然说明他是赞成季氏伐颛臾一事的,前者之所以这样辩说是为了委婉地应付教师而已。骨子里既然早有了自己的主意,面上便懒得多说。所以,他们是不会真正听从孔子的。由此可见,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的,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2双方自由辩论。由于辩论剧烈,论争纷纭,
16、此处只是概括录列双方所用的局部观点和材料。另有局部准备好的投影资料见附录二。正方:a.请问对方辩友,尧、舜、禹三代禅让之事可否算英明之举?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的治国方针是否是周朝的强国之策?既然这些有利于社会开展,为何不能借鉴?孔子的政治主张正是汲取了历史的精华,怎么能说是过时了呢?b.孔子的主张没有被各国诸侯采纳并不能说明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而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论语颜渊?记录季康子屡次向孔子“问政,可见他有信服孔子之处。熟悉孔子和季康子的冉有、季路自然知道此事,当然会把孔子的言论传及季康子听,从而劝阻其讨伐颛臾。c.孔子主张用礼仪治国,而非法治或武力。他的弟子乐于承受他的这
17、种观点,其中就有季路。“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方即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d.对方辩友认为冉有、季路的被动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显然是臆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这样描绘:“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子路?中子路当面反驳孔子说:“是这样吗?您真是迂腐啊,名分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季路是个率直自信的人,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他肯定会辩驳孔子。而文中的季路一声不吭,说明他默认孔子的教导。“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并不强,这正好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即冉有、季路需要征询教师的意见;对方辩友后又说“骨子里早有了自己的主意,是说
18、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已超出了孔子的判断,前后矛盾。事实上,冉有在?论语雍也?中自我评价说“力缺乏也,更说明他还需要受恩师的教导。f.对方辩友说了,孔子从事教育,是让他的学生能去各国从政,继续推行它的政治主张。而子路是位忠诚的继承者,他在?论语微子?中有言论记录:“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路做官,就是奉行孔子主张的“大义。g.孔子在言论时显得大方激昂,是因为在原那么面前当仁不让,具有难能可贵的人格精神。冉有口是心非,遮遮掩掩,人格卑微。卑微在伟大面前,能不服吗?反方:“礼治主张盲目。?论语学而?记录:“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
19、虽百代可知也。周礼岂能是千秋不变的标准?b.孔子的主张被各国诸侯采纳了吗?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辛苦奔波毫无所获,说明孔子的言论也影响不了季康子。c.冉有和孔子的师徒关系很不好,冉有有不会听从孔子的可能。?论语先进?中记录:“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同时也说明孔子及季氏的关系紧张,季氏又怎会听从孔子的言论?冉有、季路又怎会用孔子的言论去劝阻季氏呢?d.冉有、季路并没有继承孔子关于“礼治的主张,因此不会受其太大的影响。冉有曾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说他不能胜任礼乐教化之事。而孔子有这样评价季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见季路也没有
20、用心去承受孔子的教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e.子路不言,是因为他知道孔子的理论行不通的,他在出仕之前就说过:“不仕无义。道之不行,之矣。?论语微子?f.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是因为他教导人的时候胸有成竹。而文中对冉有的称呼省去了表示舒缓而亲切语调的“也,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显然是色厉内荏,只靠气势压人,缺乏以服人。3双方总结陈辞。因内容取决于辩论双方的临场发挥,允许辩手随机应变,教师不作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度,故此处省略具体内容。4评委评定及点评A评委评定。B点评员点评结合辩论过程及已拟预评稿作简要评论。要点如下:a.论题的结论意义不大,但要论证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