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_3.docx
《2022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_3.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高三历史老师工作安排1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1、明确复习依据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一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验)、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相互依存,缺一不行。需特殊留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留意比较,相互借鉴运用,在运用时要求同存异。2、明确命题导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起先的时候,教化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
2、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第一,基础性。对基本学问的驾驭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学问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学问的把握,就是要求驾驭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学问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学问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学问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其次,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化和政治教化,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
3、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意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洁地考“热点”,简洁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化本质上是人文教化,在素养教化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一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需全面实现其教化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
4、育,具有较强的情感色调,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第四,探讨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学问,提倡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学问,提倡探讨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样,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学问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提倡的。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依据地示意图的推断等题。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留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学问为背景创设情境,为
5、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3、明确内容进度(1)复习内容必修内容:必修政治文明历程、必修经济成长历程、必修文化发展历程。选修内容: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等。(2)复习进度: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习必修政治文明历程。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习必修经济成长历程。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文化发展历程。12月16日1月底(45课时) 复习选修、。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3月4月 二轮复习。5月 三轮复习。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1、第一轮复习(1)时间
6、支配:7月21日2月。(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学问,理清基本线索,培育基本技能。(3)详细要求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学问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学问进行梳理和归纳,使学问系统化,为全面而精确地记忆打下牢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实力,但这种实力是建立在对学问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学问的驾驭必需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学问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学问,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常多么熟识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以前的学问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
7、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驾驭学问。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悟课本内容。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纳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根据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安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学问结构,使驾驭的学问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其次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学问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
8、力(巩固学问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实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学问扩展,老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刚好进行测试、反馈,可实行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刚好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需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育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实力、获得信息的实力、表述实力、分析实力、创新实力等。第四环节讲评:包括老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老师要重点讲评,老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殊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削减解题错误,提高应试实力。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驾驭基础学问。中学历史新课
9、程学习中的学问内容主要由详细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相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详细的历史史实。详细、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肯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详细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学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务就构成了详细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驾驭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其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
10、。理解历史概念:必需清晰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缘由、发展和演化过程及影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相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务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料。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推
11、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相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民主是不行抗拒的历史潮流”等。驾驭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相识方法,从详细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肯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其次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殊留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总之,基础学
12、问既包括详细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相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学问的驾驭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学问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学问的识记、理解、阐释要精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相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学问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相识和巩固;“细”即注意细微环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需抓好细微环节,许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微小处方显精神,细微环节确定成败。2、其次轮复习(1)时间支配:3月4月。(2)复习思路:以专题学问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学问
13、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学问点的连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务的不同观点等。(3)详细要求: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敏捷,要听从教学的实际须要。可实行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头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学问,又要留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二轮复习可实行四步复习法第一、“学问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学问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全部相关学问的简洁排列,关键在要捕获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学问点,形成学问链,组成学问网,
14、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其次、“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相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精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当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实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相识和理解。高三历史老师工作安排2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3、考前练习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看法、方法
15、、纪律)1、学生在基础学问、基本实力、学习看法、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3、在学问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三、教学目的要求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意专题学问3、提高学生的解题实力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学问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实力。五、教学进度略高三历史老师工作安排3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探讨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高三教学模式,增加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6、,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实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驾驭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务,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2,变更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实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实力。3,采纳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相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增加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育学
17、生正确的历史观。4,加强教研,探讨高考和高考试题,注意学问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5,进行有效学问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学问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刚好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6,学生的学科成果在优秀率,平均成果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安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支配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安排的盲目性,必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2,老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具体探讨。大纲中对学问驾驭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具体
18、的解读说明,老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老师一讲究竟,老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果低。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老师都在就学问讲学问,缺乏深层分析,只是学问的简洁排列,对主干学问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学问是零散的,无序的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学问理解和思维实力的培育。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特别明确的,就是注意学生的实力培育,注意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这就要求老师必需注意基础,以大纲,考纲为
19、指导,以课本为本,注意基础学问的迁移与应用,以培育学生思维实力为主线来统领学问。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学问,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探讨,许多学校给学生发了许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奢侈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8,缺乏将课本学问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实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学问,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学问迁移。四,实行措施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安排,根据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安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详细措施,评价,时间支配,内容
20、支配等内容。2,在每轮复习中应留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纳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学问落实,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学问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学问进行理解。其次轮复习主要以主干学问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学问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学问简洁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老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3,要仔细研读大纲,考纲
21、和考试说明。应当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中学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须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当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学问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实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干脆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学问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老师不必四平八稳,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务,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学问,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
22、结论。学问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学问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意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以及学问的迁移实力。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肯定要留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肯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穿,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开心的做题,效果更好些。留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学问,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高三历史老师工作安排4依据试验
23、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安排如下。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一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验)、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相互依存,缺一不行。需特殊留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留意比较,相互借鉴运用,在运用时要求同存异。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起先的时候,教化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历史 教师 工作计划 _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