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书法入门基础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隶书书法入门基础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隶书书法入门基础(一)秦汉以来,古人给后世创建了许多的艺术珍宝,特殊是汉代的隶书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比如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它们不仅是风格不一,而且是结体、改变都不尽相同。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习隶书,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为了便于初学者很快进入隶书的学习状态之中,不至于盲目下手,今日给大家介绍一个隶书书法学习的法帖礼器碑。礼器碑是东汉时期所刻,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它是汉代隶书碑刻中特别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字形高雅中正,笔法严谨,线条纤细而富有刚劲,结体造型美中有拙,奇中见险,隶书特征非常明显
2、。清人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改变若龙,一字一奇,不行端倪。这就说明此碑是汉代隶书书法中最为可颂、可学的碑帖之一。礼器碑的艺术特点在学习礼器碑时,首先要留意把握它的艺术特点,这是临习的重要方法。礼器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点画和结构,点画方面,书写时干脆利落,用笔如刀,字的内部对比剧烈,比如较细的横与竖、与捺的重笔在同一个字内就有剧烈的对比关系,而且画画如刀,刚劲有力。书写中要留意用笔上的力度。它的结构略成匾势,体现在整体上更加秀美俊朗,但又不失奇险之风。加上其字形中正,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写起来最简单上手。基本笔画学习礼器碑同其它碑
3、帖一样,都是由点画起先学起,在驾驭了点画的基本特征后,继而可以进行其它诸如部首、结构、用笔等技法的学习了。点画的写法这里不详细进行阐述,只是强调几个留意的问题:一是中锋用笔。在书写中始终要留意毛笔的中锋用笔,这是书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方法,要让毛笔的笔尖在运笔过程中达到肯定的骨力所要求的,礼器碑虽然笔画纤细,但不能脱离中锋用笔的书写方法。二是逆锋藏笔。在书写中把握每个点画的主要特点,该逆锋时肯定要回锋起笔,把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达到书写中的一样性,使得点画丰腴有骨力。三是轻重提按有度。这是由礼器碑书法的特点所确定的,在书写中要根据字帖上的点画达到轻重有序,提按到位,符合书写规律。只有在书写中留意轻
4、重和提按,才能写出礼器碑的主要特点。部首汉字的部首组成多达几十种,而部首是结构的基础,在熟识点画后,达到向部首书写的过渡。对每一个问道进行归类归纳,分析其中的特点规律,当然这些部首也要依据字形的特点来确定,要根据字的结构归类、分析,敏捷运用,不行生搬硬套。部首书写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避让。汉字的点画有些是穿插的,书写中要把握好避让关系,两个部首之间的穿插要合理有致,奇妙结合,生搬硬套的方法会破坏整体美观,在书写中须要肯定的时间渐渐体悟。二是搭协作理。合理的意思是通过书写达到汉字的布局、结体符合汉字本身的结构要求,这须要在敏捷把握部首的特点后,再进行奇妙搭配。结构结构中可分为左右、上下
5、、左中右、上中下、半包围、包围结构,假如在书写中缺乏对结合的合理把握,会影响汉字书写的美观。在驾驭结构时,应当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多临帖。只有通过不断地临习字帖,才能从中获得礼器碑中的笔法和结构,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多临习,多视察,多体会,会提高书写中的印象指数。许多高手的成果大都来自勤奋和思索,他们多年如一日,苦练基本功,临帖多数,从中获得了书法的真谛,有的人常常临帖到昼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临池不缀。二是学会分析。书法临帖分析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有时比多临帖还要重要。分析是通过对字的视察后,得出结构的组成依次、搭接关系的结论,并在书写中留意它们之间微小的改变。分
6、析的基本方法是,视察、揣摩、对比。视察就是对字帖中的字进行观看,从点画、结构到搭接、用笔等进行细致查看。在视察的基础上再进行揣摩,看看字的内外部关系,长、宽、大、小、正、斜等,用笔的方、圆、粗、细等,这些都是组成结构的重要因素。对比,既是字帖中字与字的对比,又是自己的书写与字帖中字的对比,找出不足与差距,在以后的书写中进行订正。三是仔细体悟。常常有人说谁的悟性高、悟性好,事实上,悟性不仅来自天性,更来自后天的学习。要在实践中体会书写的方法和学习方法,对字形结构等深化分析,细致探讨,总结出合理的阅历,这才是悟的一个过程,长此以往,悟性就会渐渐积累、增加。我们知道,古人的每一块碑都有它不同的风格,
7、但在同一块碑中,它的风格却是一样的,聪慧的人从三个字中就能找到书写、结构、用笔的规律,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就基本上能达到八九不离十的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应当从一点一画中、一字一行中找寻它们的书写风格,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体悟出它们的共同特点,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了。礼器碑是隶书书法中的精品力作之一,也是最适合初学者学习隶书书法的经典作品,它的隶书风格非常明显,经过一个过程的临习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初步的创作之中了。(二)我觉得首先要树立一个争取的学书法的观念,那就是不要追求快,追求捷径,渐渐做,一步一步来。学习隶书和学习其它书体一样,首先要选帖。汉代的隶书是隶书里面水平最高的,初学书法肯定要选
8、择汉隶,这是当今大部分书法老师的共识。我建议选者曹全碑或者乙瑛碑首先,这幅书法作品都是汉代留下来的经典的隶书作品,隶书水平都是特别高的,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次,这两幅作品虽然不是真迹,但是拓片都特别的清楚,字数也特别的多,特别适合初学者。第三,这两幅作品结构比较平稳、工整,风格都比较秀美、高雅,适合入门学习。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学习隶书,毛笔的选择以羊毫笔或者兼毫笔最佳,出锋在4、5厘米左右的笔都可以运用,要求有笔肚,而且有弹性,这样蓄墨量大且写出来的字有弹性。纸一般用毛边纸或者元书纸,不要再用带田字格的纸了,那是写楷书用的。要用那种75*45cm的那种全开的毛边纸,半生熟不洇墨,好用还便宜
9、。墨汁一得阁或者散装的背景墨汁都可以,对于墨的要求不是很高。学习隶书,最好找一个老师,隶书许多的用笔是须要老师是把手的示范的,自古以来都是这种授课方法。靠自己去悟,须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写错了,误入歧途了都不知道。选一个好老师,是最快的入门方法。当然好有如何临帖和用笔,有了一个好老师,这些都不是问题了。(三)书法一共有五种字体: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篆书大家都不相识,所以写的人很少,基本都是书法学院里的人来搞。草书大家更不相识,所以根本也不适合初学。作为一个初学者,作为一个爱好者,大家许多时候都会在楷书和隶书之间纠结,问我究竟应当是选择楷书入门还是隶书入门呢其实各有各的好处。最好还是用楷
10、书入门。为什么许多人想要先学隶书呢因为隶书特别近似于美术字,也就是说学起来见效快,略微花点功夫花点时间就能有点样子了。这个样子来源于隶书特有的汉字结构和美感,并不是初学者花了多少的功夫花在里面。相反,你要是初学楷书的话,可能写个两三年都不肯定能把楷书写得好,但是学隶书的话往往两三个月就肯定能够有所成效。这也是外面写字班的书法老师为什么那么喜爱教小孩子写隶书的缘由!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理解这种现象,第一,老师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很好的爱好接着学下去,难的东西对于小孩子太慢,还不如给他们学一点简洁的见效比较快的东西。从另外一个反面的角度去理解,老师和学生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情愿渐渐地从楷书起先雕
11、琢。那么笔者建议全部想要对书法有长远准备的人,选择楷书,不仅要选择楷书,而且还要选择小一点的楷书。楷书有什么特点呢写起来简单失误,简单犯错,简单看起来不像。有一个零部件做得不是很到位,这个工具就是一个失败品,就不能够拿来运用。同样,一个笔画写不好,一个用笔的轻重,一个撇捺的方向,一个转折的掉头没有处理好,这一个字就特别难看和失败。而在隶书中间就不存在这样问题。这也是楷书天生的严谨性确定的,也就是说楷书比隶书要严谨的多。当然这不代表严谨就会有美感,美感和难度是不成正比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选择越难的东西,写出来就越好看。这样的想法是个谬误,因为特性的东西不好说。许多时候初学者不懂,都是自己在误导自己
12、,自己来揣测自己。请教别人,千万不要光请教一个人,多请教几个。把大家想法和建议反复拿来对比,看看有哪些地方说得是一样的,哪些地方说得有区分,渐渐的自己就有感觉了。等到有感觉的时候爱好也会来了,自学实力也就渐渐养成了。我们在学校里面学的字都是楷书,硬笔字全部都是行书和楷书,主要还是以楷书为主。所以在结构方面,毛笔字的结构就是硬笔字的结构。只要我们的钢笔字写得很好,那么对毛笔字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我们所须要解决的无非就是毛笔这个工具它所带来的特定的性质,可以用来提按,可以用来表现粗细,可以表达线条质感。楷书写得好不好,我认为主要是有两个标准来判定的。一个是笔画,另一个是结构。所谓笔画,是一个汉字最
13、基础的组成部分,只有让每一个最小的单位都精到和细腻,整体才能够耐人寻味。小的部件都处理不好,没有耐性,那么你说你想写出一手好字来,那唯恐也是天方夜谭。我们常用的笔画只有二三十种。但是这二三十种常见的笔画放到了字的结构里面的时候就变得千变万化了。包括一个笔画的轻重、长短、方向,都是毛笔字里面的审美要素,一点点做得不到位都能够影响最终的视觉效果,所以大家慎重,肯定要耐性,耐性耐性再耐性。想要写出真正的好字,一起先就肯定要做细,做慢,做实。每一个字都吃透,千万不要整个吞枣,走马观花。结构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端正,紧致,排列整齐,用笔统一。对于楷书来说,结构就像是正在上课的孩子们,每一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桌子排列得整整齐齐,就行了。写书法是一件特别培育定力的事情。但是好老师的确不多,能够开口说话的是老师,不会说话的也能作为老师,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做老师。凡事多听多想多问多看,能够有钻研和刻苦的品质,哪怕就是走一些弯路,也是我们的财宝。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