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 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火柴折断 C.食物腐烂 D.干冰升华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普通玻璃是一种纯洁B.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D.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燃烧秸秆解析:A.普通玻璃中含有多种物质,属
2、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生,因此应该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代替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燃烧秸秆虽然可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但是会污染环境,得不偿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3.2014 年 4 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苯中的 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苯分子是由 6 个碳元素和 6个氢元素组成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解析:A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C、H
3、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 6=12:1,故正确;B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D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故错误故选 A 4.以下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A Mg NO32溶液 AgNO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 NaCl 溶液 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 CO2 CO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D N2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BBCCDD解析:A、过量铁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4、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O2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B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 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 当
5、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D 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解析: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 t1,不知甲的溶液是否饱和,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故对;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故错答案:C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
6、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
7、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
8、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
9、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10、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11、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
12、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文档编码:CJ10F6D9A7X2 HC9U8L9D10K2 ZR2O7C10E5R5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13、3 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解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B、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 种,故错;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答案 D 7.将一定质量的 BaOH 2 溶液与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 点时,所得
14、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 至 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 至 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 2+2HCl=BaCl2+2H2O 解析:A、N 点时,盐酸过量,因此溶液的pH 值小于 7,故错;B、Q 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钠,故错;C、0p 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故对;D、PQ段表示的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故错答案 C 8.金属单质 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S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 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
15、 的质量/g S 的质量/g M2S的质量/g 甲6.0 2.5 7.5 乙7.0 1.5 7.5 A64 B56 C39 D23 解析:比照甲、乙两同学所用A 和 S的质量及生成A2S的质量:同样生成7.5gA2S,甲实验S的用量为2.5g、乙实验S的用量为1.5g,则可得反应生成7.5gA2S时需要消耗S的质量为1.5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判断生成7.5gA2S时消耗 A 的质量为 6.0g设元素 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2A+SA2S 2x 32 6.0g 1.5g 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
16、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
17、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
18、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
19、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
20、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
2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
22、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文档编码:CL4B1H5S1F6 HE6T10W3Q1H3 ZB5W6S10G2V9则,解得 x=64 故选:A 9 6 分 2014?德阳高氯酸HClO4和亚氯酸钠NaClO2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HClO4中 Cl元素的化合价是_ 2反应器 I 中的生成物有HClO4、ClO2、NaHSO4、H2O,其中属
23、于氧化物的是_ 3反应器 I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则 X的化学式是_ 解析:1已知:H 的化合价为:+1,O 的化合价为:2;设 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2 4=0 解之得:X=+7;故答案为:+7;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ClO4是由 H、Cl、O 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ClO2是由 Cl、O 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NaHSO4是由 H、Na、S、O 四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H2O 是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
24、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故属于氧化物的是ClO2和 H2O;:故答案为:ClO2和 H2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量都不会改变由化学方程式为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可知:反应前反应物中有:2 个 Cl 原子、10 个 O原子、1 个 S原子和 4 个 Na原子;而反应后已经有:2 个 Cl 原子、6 个 O原子、1 个 S原子和 2 个 Na原子;还少:4 个 O原子、1个 S原子和 2 个 Na原子,由于 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所以在一个 X分子中应含有:4 个 O原子、1 个 S原子和 2个 Na原子,故其化学式为:N
25、a2SO4;故答案为:Na2SO410 8 分 2014?德阳 A 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A 是一种液体,H 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已知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请答复以下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组成 E的元素是_ 3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解析:H 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可知 J是铁的盐溶液,则 H 是氧化铁,氧化铁和I 反应产生铁盐和水,因此 I是酸,如盐酸,则J是氯化铁,C是水;A 是一种液体,和B作用产生C水和 D 且 B保持不变,因此A 是过氧化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德阳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