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试题:限时提能练之技能二综合答题模板Word版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试题:限时提能练之技能二综合答题模板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试题:限时提能练之技能二综合答题模板Word版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能二综合答题模板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特征描述类、成因探究类1、2 异同比较类、意义作用类3、4 对策措施类、辨析评价类5、6 1.(2017 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面积 1 408km2,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 86 m。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种子可以在土壤中沉睡多年;几百万年前幸存下来的内华达鳉鱼,隐藏在几处与世隔绝的水洼中,经过不断进化,已经适应高盐度和超过 38 高温的水域环境。2015 年 10 月,几场暴雨使死亡谷变成一个浅浅的大湖。2016 年3 月,湖水退去后的谷地迎
2、来了被称为“超级绽放”的盛大花事:瀑布般的野花漫溢在大片的土地上,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下图示意沿36N 纬线北美大陆地形剖面。(1)说明死亡谷夏季酷热的原因。(2)简述死亡谷出现“超级绽放”盛大花事的原因。(3)分析内华达鳉鱼能在死亡谷生存至今的原因。解析:第(1)题,夏季热的原因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联系纬度,可判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二是地表为荒漠,吸热增温快;三是地形封闭,不易散热。第(2)题,盛大花事即大片野花盛开,首先有种子(保存时间长),其次主要和光热、水有关,注意结合 3 月和前期的暴雨分析。第(3)题,生物生存主要从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天敌等角度分析。答案:(1)死亡
3、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地处内陆(且缺乏植被覆盖)的荒漠地区,(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地表升温快,加热大气;谷地海拔低,深而狭长(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2)死亡谷干燥的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由风力和鸟类等带来)的植物种子;暴雨为当地提供丰沛的水源;(湖水下渗使)土壤变得湿润;3月气温回升,光热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和开花。(3)鳉鱼栖息的水域环境较隐蔽且相对稳定;死亡谷野生动物很少,鳉鱼天敌少;鳉鱼经过不断进化,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小。2.(2017 四川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材料二沿
4、50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 10C积温图。(1)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成因。(2)有人建议将图中A城的冶金工业迁往B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3)大约以 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欧平原北部纬度较高,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作用强烈,在平原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南部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烈,主要以堆积为主,地形平坦开阔。第(2)题,为开放式试题,若认为不合理,要从远离资源能源地、污染严重、土地租金高、成本高等方面回答;若认为合理,则从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技术力量较强等方面回答。第(3)题,要结合材料
5、二,从积温、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等方面导致植被差异方面分析,对东欧平原的南部、北部要分别回答。答案:(1)冰川沉积导致平原中北部地表波状起伏,流水沉积导致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开阔。(2)不合理:远离资源、能源产地;污染环境;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生产成本高。合理: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技术力量较强。(3)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但热量少,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南部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较干旱,但热量较好,植被类型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3.(2017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江汉平原是在古云梦泽上发育的年轻的冲积平原。其地势低平,西北部海拔 35 米左右
6、,东南在 5 米以下,汉口仅 3 米。唐宋荆江(长江的枝江至城陵矶段)统一河道形成以前,荆江两岸存在着众多分流水口(穴口),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为荒芜的低洼湿地,人烟稀少。公元1300 年前后,荆江北堤完成,使北岸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全部堵塞。从此,长江大部分水、沙由南岸排入洞庭湖区,汉江带来的泥沙对江汉平原地形的进一步塑造起着主要作用,同时江汉平原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1)简析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地势特征的形成和湖泊分布的影响。(2)自荆江北堤完成迄今数百年间,洞庭湖面积经过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简析其原因。(3)简述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
7、,荆江北堤完成,使北岸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全部堵塞,则江汉平原的泥沙都来自汉江,离山口越远沉积的泥沙越少,故西北部泥沙沉积多,地势高,东南部泥沙沉积少,地势低,易积水成湖。第(2)题,洞庭湖湖水与长江水相连,故洞庭湖面积扩大主要是大量河水涌入,淹没区域增加,后期随着泥沙淤积,再加上人为活动使湖泊面积缩小。第(3)题,主要从灾害的减轻、耕地的增加以及带来的环境改善、人口增加等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荆江北堤修建后江汉平原的沉积物基本来源于汉江,汉江从西北部进入江汉湖盆后形成巨大的冲积扇(三角洲)。冲积扇由西北向东南伸展,西北部堆积的泥沙多,地势高;东南部堆积的泥沙少,地势低。东南部低洼地积水成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届高三 地理 人教版 二轮 复习 试题 限时 提能练 技能 综合 答题 模板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