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婚姻剖析.ppt
《壮族传统婚姻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族传统婚姻剖析.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壮族传统婚姻伦理探讨的书目v1探讨缘起及意义v1.1问题缘起v1.2探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v2文献综述v2.1与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相关的壮族探讨成果v2.2与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相关的少数民族传统婚姻伦理探讨成果v2.3目前探讨存在的不足v3探讨的思路和方法v3.1基本思路v3.2探讨方法v4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内容v4.1通婚伦理v4.2结婚伦理v4.3夫妻关系伦理v4.4离婚与再婚伦理v5结语v6参考文献1探讨缘起及意义v1.1问题缘起v 壮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人民在岭南地区繁衍生息,创建了独具特色又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壮族传统婚姻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亦具有显
2、明的特点,并在确定程度上构成了壮族社会的特性。虽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壮族传统婚姻赐予了关注,并且出版了一些壮族传统家庭道德著作,但是这些著作多从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等角度对壮族传统婚姻加以描述、分析、论述。比较而言,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壮族传统婚姻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说都显得薄弱,从我所能找到的文献看,还没发觉有人对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做过特地系统的探讨。因此,更加促使我萌发较为系统、全面地探讨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意愿和信念,深感作为壮族的儿女,努力弘扬壮族传统文化的责任。v1.2探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v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保证人们生活华蜜
3、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搞好新时期的婚姻伦理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v 第一、丰富我国壮族家庭伦理思想,拓宽壮族家庭伦理学的探讨领域。壮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传统家庭伦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颇具特色。因此,探讨壮族传统婚姻伦理,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壮族传统婚姻文化,对充溢和丰富我国家庭伦理思想的宝库,拓宽家庭伦理学的探讨领域,促进其旺盛发展,意义重大。v 其次、有利于增加壮民族的自信念和骄傲感,自觉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关于壮族传统文化,至今还没有得到比较系统的探讨,使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壮族,看不到壮族的特点,在确定范围内和确定程度上导致了壮
4、族虚无主义的不良倾向,这与壮族作为我国其次大民族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壮族传统婚姻伦理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总结、积累、创新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探讨,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壮族及其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加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自觉地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v 第三、有利于推动壮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开放性的,它留意吸取和发扬各个民族的传统道德,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群众基础。壮族的传统美德,是其在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宝,是壮族人聪慧才智和优秀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壮族的传统伦理中,在家庭道德方面,形成的尊老爱幼、男女同等、恋爱自由、
5、邻里团结等家庭传统美德,是当今壮族地区进行家庭美德建设的珍贵资源之一,壮族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加强壮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探讨。v 2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v2.1与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相关的壮族探讨成果v 从笔者所能驾驭的资料来看,目前仅有少数几篇特地探讨壮族婚姻家庭伦理的论文,其中最早的就是韦建益、李广义所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探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此外,一些探讨壮族婚姻和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的文献也散见某些壮族婚姻伦理思想,如罗志发在壮族婚姻家庭与男女地位壮族性别的关系探讨之一(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中,认为入赘婚风俗的存在表明壮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相比享有
6、较高地位。而梁庭望、罗宾译注的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播歌(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该书收入了传播歌(一)、传播歌(二)、传播歌(三)、百岁歌、不忘父母恩五部长诗,主要包含个人修养、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等内容。其中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包含了怎样处理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婆媳关系、姑娃关系、姑嫂关系以及邻里关系等原则和规范,对于协调壮族家庭关系有着重要作用2.22.2与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相关的少数与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相关的少数民族传统婚姻伦理探讨成果民族传统婚姻伦理探讨成果v 除了一些探讨壮族的著作和论文涉及到壮族婚姻伦理的内容外,从整体上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著述也较多地涉及
7、壮族婚姻伦理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探讨著作也很少。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通过对有关壮族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壮族婚姻伦理的优秀传统,概括起来,这些婚姻伦理的优秀传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v 一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高发元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道德概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中指出,过去壮族青年男女婚前有恋爱自由,一般通过野外对唱、歌圩对唱、跳竹竿舞以及抛绣球等活动来进行。李资源在文明的呼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探讨(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中,通过对有关史书记载的探讨,认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壮族家庭美德的优秀传统。高发元主编的中西南少数民族道德探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书中,在论述
8、西南少数民族的恋爱、婚姻道德时也说到婚恋自由是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二是夫妻恩爱,勤俭持家。贺金瑞等人著述的民族伦理学通论(中心民族高校出版社,2007)和李资源的文明的呼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探讨(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两书中,通过对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播诗的分析,认为夫妻恩爱、勤检持家是壮族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v三是尊老爱幼,家庭和谐。贺金瑞等人著述的民族伦理学通论(中心民族高校出版社,2007)中,通过对传播诗的探讨,认为在家庭道德上,壮族视尊老爱幼、团结和谐为重要的伦理准则,家庭要和谐,首先是夫妻要和谐,其次是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之间要和谐。v 除上述著作外,尚有一些与少
9、数民族相关的著作,也或多或少涉及了壮族婚姻伦理的内容,如民族伦理探讨(张哲敏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民族伦理学(熊坤新著,中心民族高校出版社,1997)等。2.32.3目前探讨存在的不足目前探讨存在的不足v 已有的探讨对于挖掘和保存壮族优秀的传统婚姻伦理文化,促进壮族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旺盛我国家庭伦理学学科,具有主动的作用。毫无疑问,现有探讨也为壮族传统婚姻伦理供应了丰富的探讨材料和有见地的理论观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v v 一是学科视角不平衡,与壮族家庭伦理相关的探讨成果少。如前所述,现有探讨大多从民族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壮族历史和现状、文
10、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而从伦理学视角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的探讨者较少,相关的探讨文献不多。对壮族传统婚姻伦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目前还是壮族探讨的薄弱领域,还没有此专题的论著,仅在一些著作和论文中有所涉及。v 二是探讨内容不够全面。对壮族婚姻伦理的探讨,多数限于传统婚姻伦理,较少涉及现代婚姻伦理,缺乏对婚姻伦理的动态发展的整体把握。已有探讨很少涉及以下问题:在物欲横流、文化转型的社会中,壮族人民的爱情观、家庭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更;壮族传统婚姻伦理观与现代婚姻伦理观的关系如何;现代化中如何继承和发展壮族传统婚姻美德,等等。v 三是在探讨方法的取向上,理论探讨多,实证
11、探讨少。纵览壮族婚姻伦理的文献资料,大多属于理论探讨,探讨者主要运用逻辑思辨、文献分析、阅历总结等方法,对壮族婚姻伦理进行探究。其中,文献分析和逻辑思辨的运用率最高。而在实证探讨中,探讨者主要接受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但在现有相关文献中,很少有实证探讨,这不利于人们对壮族婚姻伦理尤其是当代婚姻伦理的真正把握。v3.1基本思路v 本文以壮族传统婚姻伦理为探讨对象,写作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探讨传统婚姻伦理形成的背景,其次对壮族传统婚姻伦理进行分类分析,即从通婚伦理、结婚伦理、夫妻关系伦理及离婚与再婚伦理几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最终论述如何继承和发扬壮族传统婚姻伦
12、理的美德。v 3.2探讨方法v 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困难性使得单纯用一种方法难以说明这一社会历史问题,要全面把握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必需综合运用多种探讨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分析和探讨。依据探讨的实际须要,本课题主要接受的探讨方法有文献探讨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等。v 一是文献探讨法。文献探讨法指查阅、鉴别、收集和整理与探讨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探讨获得信息,发觉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相识,以达到了解事实、探究现象的探讨方法。本探讨主要通过图书馆和电脑网络途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探讨。v 3 3探讨的思路和方法探讨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13、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人们在相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是本探讨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就是在充分占有壮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客观地反映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产生条件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概念、推断、推理、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对壮族传统婚姻伦理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三是价值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是伦理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
14、为自己的对象的,探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善恶关系。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在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方面,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这是伦理学必需探讨的。尽管伦理相识总是同从确定利益动身的人们的主观评价相联系,不同利益的人对善恶有不同的相识,但是,只有代表历史进步的先进力气的个人或群体的相识与评价,才是真正的善。在本探讨中,我们始终坚持用价值分析方法,对过去和现在存在于壮族社会的婚姻道德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扬善抑恶。4 4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内容壮族传统婚姻伦理的内容v4.1通婚伦理v 通婚伦理是指婚姻成立条件的有关伦理规定。由于婚姻对于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
15、和其他通婚伦理是指婚姻成立条件的有关伦理规定。这些规定的主要内容有:v 其一,禁止近亲结婚。壮族有很多禁忌,体现在婚姻方面,最大的禁忌就是近亲结婚。壮族一般实行宗族外婚,同宗不婚。若违反这种规定,则被认为是“乱伦”,是最大的不道德。壮族同宗不婚的习俗历史久远。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贵州(今广西贵港一带)的乌併人死后同一宗族的“葬同一坟,谓之合骨”,“凡合骨者则去婚,异穴则聘女”。这是宗族外婚的表现。当然,由于壮族分布广,支系多,各地对同宗不婚的具体规定也不完全相同。一些地方的壮族规定,同宗族的无论远近都不得通婚,如广西大化等地;有些壮族则规定,同宗的必需相隔三代或五代才允许结婚,如广西环江县龙水
16、乡的壮族就是“五代以外同姓结婚,族内不予干涉。v 虽然壮族历史上有过“婚不避姓”的记载。但近代以来,同姓不婚,在壮族地区比较盛行。桂西壮族忌违同姓结婚,视同姓结婚者为“爬灰”,为祖宗不能容忍。壮族这种同宗不婚的通婚原则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古代壮族先民人口生产实践的总结。v 壮族社会对近亲结婚总体上是持否定看法的。但由于男权思想的影响,对父系血缘间的通婚限制严格,即事实上只限制堂兄妹成婚和姑表兄妹结亲,姨表兄妹婚则不受任何限制。当然这种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是对整个这种地区而言的,具体到个别的地区并不完全如此。由于具体条件所限,为了繁衍后代的须要,在确定条件和确定范围内还是允许近亲间的
17、通婚的。比如,广西龙胜龙脊地区的壮族处在各民族杂居的状态,又规定通婚不能超越民族内部,解放前还存在着堂兄妹通婚的现象。因此,壮族传统伦理对近亲结婚只能说是相对的禁止。这反映了壮族婚姻伦理由于受自然、传统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的在具体规定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v 其二,婚姻缔结范围的规定。依据壮族传统伦理,婚姻关系原则上只能在本民族内的男女间建立,禁止民族外通婚。在一些壮族地区,虽然没有确定禁止与外族通婚,但严格限制通婚的民族:只允许与汉族通婚,原则上不允许与瑶族通婚,虽然现实中也存在个别壮族人与瑶族人结婚的现象,但这往往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20世纪50年头的调查显示,解放前“龙脊壮族很少与十三寨以
18、外的人发生婚姻关系,即有也多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命苦八字太丑,而年达十八至二十岁的女子,本寨实在无人要,就向外找寻对象,嫁给义宁、灵川一带的汉人,或是嫁往旁边地区的瑶族,其数量有限壮族男子也很少娶汉族妇女。”v 其三,结婚年龄的规定。新中国建立前壮族地区婚姻成立的年龄一般较低,早婚在壮族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男女长到七八岁,甚至五六岁,父母即为之订婚,十岁左右就结婚是壮族社会很正常的结婚年龄。社会历史调查显示,建国前广西龙胜龙脊地区的结婚年龄一般都是812岁,十五六岁后才结婚的极少。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委乐乡的壮族,男女结婚年龄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是5一 10岁,这种普遍的早婚现象,直到建国初还存
19、在。v4.2结婚伦理v 婚姻要得到社会的认定,必需依据确定的方式来缔结。婚姻方式,通俗地说就是指嫁娶的方式。为了保证婚姻得以顺当进行,壮族婚姻伦理对结婚缔结的程序和仪式作了特别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反映了壮族对婚姻关系的重视,而且体现出了壮族婚姻的民族特色。聘娶婚是壮族社会最基本的婚姻形式,除了基本的婚姻形式聘娶婚外,壮族有关婚姻的伦理也对存在于壮族社会的入赘婚、卷伴婚、冥婚等特殊婚姻形式的缔结程序、仪式进行了规定。v (1)聘娶婚v 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聘的程序娶女子为妻的婚姻形式。它是壮族主要的婚姻缔结方式,这种婚姻形式一般要经过问亲、定亲和迎娶三个程序,每个程序又分若干小的程序,以及相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壮族 传统 婚姻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