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原理分章练习题及答案.pdf
《保险学原理分章练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原理分章练习题及答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保险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以下风险最适合保险的是()A.高频率高幅度 B.高频率低幅度 C.低频率高幅度 D.低频率低幅度 2.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和加重损失程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是()A.道德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实质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3.使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是()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风险增加 D.风险 4.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A.前提 B.环境 C.可能 D.证明 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2、)A.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B.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C.以最小成本达到最优发展途径 D.解决自身面临的风险问题 6.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称为()A.纯粹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7.依据()风险可以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A.风险的环境 B.风险的性质 C.风险标的 D.风险原因 8.一定时期内一定数目的风险单位可能发生损失的次数,称为()A.损失数量 B.损失幅度 C.损失频率 D.损失概率 9.将风险可以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依据是()A.风险的环境 B.风险的性质 C.风险标的 D.风险原因 1
3、0.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引起社会财富和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称为()A.实质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道德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11.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是()A.纯粹风险 B.投机风险 C.投资风险 D.自然风险 12.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是()A.最大可能损失 B.自留额 C.投保单位 D.危险单位 13.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如果冰雹直接击伤行人,则它是()A.风险事故 B.风险因素 C.自然风险 D.人身风险 14.某人外出时忘记锁门,结果导致小偷进屋家具被偷,则风险因素是()A.小偷进屋 B.家具被偷
4、 C.外出时忘记锁门 D.某人外出 15.由于人们疏忽或过失以及主观上不注意.不关心.心存侥幸,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加大损失的严重性的风险因素是()A.无形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C.有形风险因素 D.心理风险因素 16.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是()A.最大可能损失 B.自留额 C.投保单位 D.危险单位 17.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引起社会财富和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称为()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A.实质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5、18.下列属于纯粹风险的是()A.汇率变动风险 B.外汇管制风险 C.地震风险 D.政府没收风险 19.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里描述的风险特征是()A.普遍性 B.发展性 C.客观性 D.商品性 20.种类.品质.性能.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的风险是()A.纯粹风险 B.同等风险 C.同质风险 D.对等风险 21.一定时期内一定数目的风险单位可能发生损失的次数,称为()A.损失数量 B.损失幅度 C.损失频率 D.损失概率 二、判断题 1.有风险因素必有风险事故(F )2.在风险管理的方法中,保险属于控制法(F )3.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确定的损失风
6、险是可保风险。(F )三、名词解释 1.风险回避是人们设法排除风险并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降到零。2.风险是一种损失发生具有的不确定性状态.它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3.实质风险因素是指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因素。4.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的不确定性姿态。5.人身风险:指人们因早逝、疾病、残疾、失业或年老无依靠而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状态。四、案例分析 1.请从风险管理所学知识的角度,以非典型性肺炎流行为例,讨论城市在流行病爆发期间,各个主体在风险管理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属于风险管理的哪一类工具【答案】应对流行病的城市风险管
7、理,可以分别从政府、企业、社区以及家庭四个方面分别讨论。风险管理的工具:控制型风险管理(事前和事后),财务型风险管理(自留和风险转移);(2 分)风险控制可以从风险的两个方面展开,即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政府:公共预防体系(宣传,环境卫生,公共场所严密监控,建立疾病控制指挥部等,都属于事前的控制型风险管理;医院的急救隔离体系属于事后控制型风险管理,专款用于流行病的救助,药物的调拨等。)企业:分散办公(控制型)社区:事前控制:宣传,环境卫生;事后控制:隔离 家庭:事前控制:卫生,减少外出,通风;事后控制:自觉自我隔离;财务型风险转移:保险 第二章 1.下列关于保险
8、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摊 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行为 C.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2.保险与储蓄的相同之处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A.以现在的积累解决将来的需要 B.以将来的积累解决现在的需要 C.都属于自助行为 D.受益期相同 3.保险在一定条件下分担了个别单位和个人所不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形成的保险特征是()A.互助性 B.商品性 C.经济性 D.科学性 4.以下说
9、法正确的是()A.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以一定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为条件的 B.保险和储蓄都体现了自助原则 C.保险与社会福利都有补偿损失的功能 D.保险的给付金额与投保人交纳的保费金额直接相关,社会救济的救济金额与被救济人的社会贡献值 5.从法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A.合同行为 B.经济制度 C.风险转移机制 D.保险行为 6.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A.经济性 B.互助性 C.科学性 D.商品性 7.伦敦大火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开始发展起来,并根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开始实行()A.均衡费率 B.差别费率 C.整体费率 D.火灾费
10、率 8.保险的前提要素是()A.众人协力 B.风险存在 C.损失赔付 D.防灾减灾 9.海上保险的雏形是()A.船货抵押贷款 B.危险分摊 C.火灾保险 D.劳合社 10.保险与储蓄的相同之处是()A.以现在的积累解决将来的需要 B.以将来的积累解决现在的需要 C.都属于自助行为 D.受益期相同 11.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是()A.重复保险 B.共同保险 C.再保险 D.原保险 12.由国家(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强制实施的保险属于()A.自愿保险 B.强制保险 C.特定保险 D.政府保险 13.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采取强制手段对全体公民或劳动者因遭
11、遇年老、疾病、生育、伤残、失业和死亡等社会特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失去生活来源或中断劳动收入时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制度是()A.团体保险 B.互助保险 C.社会保险 D.重复保险 14.保险的法律性主要体现在()A.保险索赔 B.保险合同 C.保险监管 D.保险纠纷 15.保费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叫做()A.保险深度 B.保险密度 C.保险广度 D.保险水平 16.被认为是海上保险的雏形的是()A.镖局制度 B.仓储制度 C.共同海损分摊制度 D.船舶抵押借款制度 17.伦敦大火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开始发展起来,并根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开始实行()A.均衡费率 B.
12、差别费率 C.整体费率 D.火灾费率 18.世界上最古老的保险单所属保险属于()A.火灾保险 B.船舶保险 C.人身保险 D.水灾险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19.现代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是()A.一人为众,众人为一 B.大数法则与概率论 C.保险费率的厘定 D.保险准备金的提存 20.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进行分担的保险是()A.再保险 B.共同保险 C.重复保险 D.不足额保险 二、判断题 1.企业财产险属于法定保险方式。(F )2.财产保险的标的是财产及有关的利益。(T )3.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13、都是对同一风险由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来承担赔偿责任。(T)4.重复保险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定立保险合同,其保险金额之和不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F )5.最古老的保险是从火灾保险发展起来的。(F )6.劳合社是世界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F )7.第一张生命表是由辛普森于 1693 年编制的。(F )8.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T )三、名词解释
14、 1.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出口贸易中外国买方的信用为保险的,或海外投资中借款人的信用为保险的信用保险。2.再保险又叫分保,它是保险人将自己承保的风险责任一部分或全部向其他保险人再进行投保的行为。3.保险深度一定时期内(一年)某国家(地区)保险费占同期 GDP 的比重。4.保证保险是在被保证人的行为或不行为致使被保险人(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来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保险 四、简答题 1.简述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答:第一,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即 No Risk,No Insurance)。第二,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第三,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第四,保险经营效益要
15、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2.构成可保风险的条件有哪些(1)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 大量的同质的风险要求大量性质相近、价值相近的保险标的面临同样的风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保险统计数据,运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预测损失的概率,准确的厘定保险费率。(2)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风险的不确定性要求被保险人在投保时不知道它将来是否一定会发生,更不知道它发生后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果风险的发生是预知的,其造成的损失也是事先可以确定的,则不能成为可保风险。(3)风险不能使大量同类标的同时遭受损失 虽然可保风险必须是大量的,而且大量同类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但是大量同类标的不能同时发生损失,否则损失幅度过于巨大,使保险
16、公司在财务上无力承受,保险损失分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摊的职能也无法履行。(4)风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 保险的经营依赖于费率的准确厘定,而费率厘定的依据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导致标的损失的概率,风险的可预测性使保险公司根据以往长期的大量的损失统计资料,预测损失发生的概率,从而合理、准确地厘定费率。3.简述共同海损(请解释的同时举例说明)。共同海损是为了使船舶和船上货物避免共同危险,有意且合理地做出特殊牺牲或支付特殊的费用。例如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只遭遇暴风浪,随时有倾覆的危险,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和货物,船长决定主动抛弃部
17、分货物,以减轻船只负担,渡过困难。部分被抛弃的货物就属于共同海损。4.简述冒险借贷。答:冒险借贷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城市盛行的商业抵押习惯,是指船东或货主在发航之前,向金融业者融通资金,如果船舶、货物在航运中遭遇海难,依其受损程度,或免除部分或全部债务,如果船舶、货物安全抵达目的地,船东或货主则应偿还本金和利息。5.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解释保险的含义。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由于保险组织集中了大量同质的风险,所以能借助大数法则来正确预见损失发生的金额,并据此厘定保险费率,通过向所有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来补偿少数被保险人遭受的意外损失。因此,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
18、损失由包括受损者在内的所有被保险人分担。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同意赔偿损失的一方是保险人,被赔偿损失的另一方是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主要是保险单,被保险人通过购买保险单把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人。6.保险与储蓄有何异同 都是为将来的经济需要进行的资金积累的一种形式,皆以现在之剩余资金,未雨绸缪,预作将来准备。但二者存在区别:(1)支付的条件不同。保险与储蓄付出与得到有差异,在保险中,一旦被保险人获赔,所得资金往往会远超出所缴保险费,保险差异可能很大且不确定;储蓄结束所获资金只是本金加利息;储蓄原则上可自由提取,而保险交付的保费原则上不可由个人由提取。(2)计算技术要
19、求不同:保险经营是复杂的精算过程,储蓄为单纯的复利。(3)财产准备的性质不同:保险所作的准备将来必为损失所消耗,异于储蓄(4)行为性质不同。而。保险是一种互助行为,是由众多人共同建立保险基金,帮助少数遇险的人,保险自力结合他力;而储蓄是个人行为,储蓄靠自力,没有互助性质。7.保险与赌博有什么异同 同:其结果都有不确定性。异:1、赌博损失的风险是由交易本身创造出来的。保险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赌博面临的是投机的风险,保险面临的是纯粹风险。8.简述保险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1)促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率。(2)为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本。(3)促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20、力。(4)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5)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五、案例分析 1.一场工业意外事故造成死 103 人.伤数百人的惨剧。其中两人生前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分期支付储蓄终身寿险”和“综合个人意外保险”,其家属分别得到了人民币 24 万元和 13 万元的保险赔偿和给付。而其他不幸者因为没买过任何保险,只能得到有关部门有限的抚恤金。该案例有何启示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案例分析】当风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的赔偿虽然不能给死者家属多少精神上的安慰,但在经济上却是一种恰逢其时的帮助。相比之下,没有购买保险的死难者家属不得不承受精神与经济上的双重打
21、击。【启示】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意外事故甚至灾难,其后果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严重的,严重时,不但引起伤害,也可能丧失生命,并使依靠其生活的家人失去生活来源。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性需要得到保障。保险就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方式。保险虽然不能事先化解风险,但是却能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或消除风险事故的损害。2.在中国,保险与银行储蓄对客户的吸引程度存在差别。一个调查表明,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中,有 30%用于购买金融产品,而在这些金融产品中,银行储蓄占 50%,保险占 18%,股票也占 18%。这说明,银行储蓄在我国国民心目当中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国民所完全认识。利用所学专
22、业知识分析大家对保险的看法【案例分析】“把钱存银行好,要用时随时可以领取,而若购买保险,则没有这么方便。”这是很多中国人对保险的看法。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从预防风险上看,保险和银行储蓄都可以为将来的风险做准备,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用银行储蓄来应付未来的风险,是一种自助的行为,并没有把风险转移出去;而保险则能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一种互助合作行为。从预期收益上看,银行储蓄的收益包括本金和利息,它是确定的;购买保险后得到的“收益”表面上看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保险事故是否发生),但实际上是确定的:购买保险即意味着得到了风险的保障,而且这种保障的保障程度非银行储蓄所能相比:只要缴纳
23、了足额的保险费,就能得到完全的、充分的保障。【启示】保险有着储蓄所没有的功能。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并不能作简单的类比。并且,单纯从风险保障的角度来看,保险的保障程度显然比银行储蓄要高。第三章 1.近因是指()A.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B.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C.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D.时间.空间上均最接近的原因 2.保险人最基本的权利是()A.收取保险费 B.保险赔偿 C.要求危险增加通知 D.说明保险条款 3.投保人的基本义务是()A.如实告知 B.交付保险费 C.损失施救 D.协助追偿 4.王某通过房屋抵押向甲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套价值 100 万元的房屋,王某自付 30 万元,贷
24、款 70 万元。一年后王某偿还贷款 20 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房屋的保险利益额度是()A.50 万元 B.80 万元 C.70 万元 D.100 万元 5.某日天降大雨并伴有炸雷,炸雷击断某住户房屋后面的一棵大树,大树压倒房屋,房屋倒塌,导致该住户的电视机损坏。则电视机损坏的近因是()A.雷雨天气 B.大树的折断 C.房屋的倒塌 D.电视机质量问题 6.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A.保险事故发生时 B.保险合同生效时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C.保险理赔时 D.保险合同订立 7.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25、。A.保险事故发生时 B.保险合同生效时 C.保险理赔时 D.保险合同订立 二、判断题 1.在财产保险中,只要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即使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也有权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F )2.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T )3.损失补偿原则仅适用于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不适用。(T )4.根据保险利益原则,财产保险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人身保险在保险合同成立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T )5.在人身保险的保险期限内,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始终具有保险利益。(F )6.保险利益是指保险人或受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险学 原理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