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工作重点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工作重点优秀PPT.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医院感染暴发从医院感染暴发看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看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医政司 郭燕红郭燕红 二二九九年十月年十月 2008年9月,西安交通高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严峻医院感染事务,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我部接到短信举报后组织调查、赐予通报指责、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后:某妇幼保健院接连发生新生儿疑似感染肺炎克雷柏杆菌事务,其中死亡的1名患儿与治愈出院的1名患儿均检出肺炎克雷柏杆菌,5名在院新生儿有疑似感染症状。10月9日-18日,吉林高校第一医院ICU综合病房6名患者接连发生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10月23日、25日又先后报告2名感染患者。共8名患者感染鲍曼氏不动杆菌。2009
2、年年 山西省两所医院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一、我国历史上若干医院感染暴发事务 1991199119911991年年年年111111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沙门氏菌暴发流行,沙门氏菌暴发流行,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555555人发病,人发病,人发病,人发病,23232323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1992199219921992年年年年9 9 9 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
3、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暴发,暴发,暴发,26262626人感染,人感染,人感染,人感染,10101010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1993 1993 1993 1993年年年年3 3 3 3月,某市医院月,某市医院月,某市医院月,某市医院14141414名新生儿柯萨奇名新生儿柯萨奇名新生儿柯萨奇名新生儿柯萨奇B B B B型病毒感染,型病毒感染,型病毒感染,型病毒感染,10101010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名死亡;1993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年,某市妇儿医院4444名新生名新生儿柯萨奇儿柯萨奇B B型病毒感染,型病毒感染,1515名死亡;名死亡;2001 2001年,某
4、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2005 2005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20多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1998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166名产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2005200520052005年,某医院年,某医院年,某医院年,某医院101010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
5、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 9 9 9名患者的单眼眼名患者的单眼眼名患者的单眼眼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球被摘除。球被摘除。球被摘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本要求。本要求。本要求。关于暴发事务分析(一)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柯萨
6、奇病毒 结核分支杆菌 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 鲍蔓不动杆菌(二)感染科室:新生儿室(NICU)重症监护室 手术室(三)感染途径:接触传播为主传播方式:共同来源 带菌者传播 交叉感染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逼最大的一组疾病。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逼最大的一组疾病。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3517例新生儿,总发病率例新生儿,总发病率171,其中感染,其中感染占占90%徐秀华等报告徐秀华等报告1990199019931993年全国共发生年全国共发生3737起医院感染起医院感染流行事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流行占流行事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流行占60.7%60.7%,有死亡病
7、例的,有死亡病例的9 9起全部为新生儿感染。起全部为新生儿感染。不同科室不同科室ICUICU血行感染发生率比较血行感染发生率比较新生儿按感染发生的阶段和感染途径不同分为宫内感染(约占2%)分娩过程感染(约占10%)诞生后感染(占80%以上)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宫内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但常因诊断困难,消毒隔离不刚好而成为医院感染流 行的导火线。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感染感染来源广感染来源广易感因素多易感因素多病情变更快病情变更快易聚集或流行易聚集或流行病死率高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社会影响大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
8、易感;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医院编制少,工作忙,未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编制少,工作忙,未进行前瞻性监测;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易感的内在因素v免疫功能v生物屏障v胎龄和诞生体重v病情严峻程度易感的外在因素v静脉内置管v全胃肠外养分v机械通气v药物vNICU环境NICU环境v病房空间:病房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病人密度大与院内感染干脆相关v医护医护/患儿比例患儿比例 NICU NICU中收治病人中收治病人数与院内感染数与院内感染 发生率的
9、关系发生率的关系 32323232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 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 产科婴儿室产科婴儿室产科婴儿室产科婴儿室 儿科新生儿室儿科新生儿室儿科新生儿室儿科新生儿室 起起起起 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起起起起 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 0 0.0 6 50.0 0 0.0 6 50.0 产母带入产母带入产母带入产母带入 5 25.0 0 0.0 5 25.0 0 0.0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
10、4 20.0 0 0.0 4 20.0 0 0.0 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生活用品 2 10.0 1 9.1 2 10.0 1 9.1 医院环境设医院环境设医院环境设医院环境设 4 20.0 0 0.0 4 20.0 0 0.0 施污染施污染施污染施污染 不明确不明确不明确不明确 5 25.0 5 40.9 5 25.0 5 40.9 合合合合 计计计计 20 100.0 12 100.0 20 100.0 12 100.0国外有关医院感染暴发的资料自70年头中期至1996年,国外文献至少有25起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务,病例数600以上,每起3298例不等。绝大多数为手术或其他诊疗操作后的
11、创口感染,但也有透析后的败血症(14例)、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4例,其中2例伴复合菌败血菌)、心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4例)和播散性NTM病(7例)等严峻感染。所涉及的手术和操作主要为心脏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术等)、隆乳及面部美容术、眼耳鼻喉科操作、血液及腹膜透析、留置静脉导管、肌肉和皮下注射、肌电图电极置入等。暴发事务报道以美国最多,这与其监测及探讨工作比较系统和深化有关,并不确定说明实际发生率高。19801990,美国CDC监测调查了125起医院感 染暴发 其中 77 起(62%)由细菌引起,11起(9%)由真菌引起,10起(8%)由病毒引起,5起(4%)由 分枝杆菌
12、引起,22起(18%)由毒素或其他微生物引 起。大部分的真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发生在 1985年以后。14起(11%)与运用的器具相关,16 起 (13%)与操作过程有关,28 起(22%)与产品有关。(美国CDC,Jarvis)亚洲菲律宾曾有一起白内障术后巩膜切口的偶然分支杆菌感染(3例)。暴发事务患者数最多一起发生在南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接受所谓“生物能学”(bio-energetic)治疗、皮下或肌肉注射利多卡因的667例患者中,被随访到的298例发生皮肤龟分支杆菌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是难免的关键是:早防范早发觉早限制三、从医院感染暴发看监测、预防和限制三、从医院感染暴发看监测、预防和
13、限制监测:是防控医院感染的“眼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病区医生、护士报告临床微生物试验室报告其他医院感染监测是为了:1、发觉危急因素,通过针对性干预降低医院感染率,减 少获得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2、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3、发觉暴发,一旦确定散发基线,可以据此推断暴发。4、评价限制效果。5、利用调查资料劝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限制规范。6、调整和修改感染限制规范。7、为措施的有效性供应证据。8、进行不同医院间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限制效果的比较。v以监测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指标为例:定植 指从患儿身上分别出细菌,但无感染的临床症状。感染 指有感染相关的 临床表现和试验室指标。v监测新生儿细菌定植的
14、特点与规律监测新生儿细菌定植的特点与规律住院新生儿细菌定植的规律和变更细菌定植与四周环境的相关性抗生素对新生儿细菌定植及耐药的影响针对流行趋势开展专项调查细菌定植的部位: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监测手段: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物、耳拭子、脐或伤口分泌物、胃液、直肠拭子、各种导管等母婴垂直传播:诞生后入院时的细菌学监测院内定植:入院48-72小时后的细菌学监测定植受NICU流行定植菌和抗生素压力的影响高危人群简洁由无症状定植发展为院内感染北京协和医院NICU早产儿细菌定植的临床探讨探讨对象:探讨对象:20022002年年5 5月月20032003年年4 4月在医院月在医院NICUNICU住住院的院的14
15、7147例早产儿例早产儿探讨方法:入院时和入院后每周常规做咽拭子、探讨方法:入院时和入院后每周常规做咽拭子、直肠拭子培育;机械通气和中心静脉插管患儿更直肠拭子培育;机械通气和中心静脉插管患儿更换气管插管或拔除静脉插管时常规留导管头培育;换气管插管或拔除静脉插管时常规留导管头培育;当怀疑败血症时做血培育,必要时行脑脊液检查;当怀疑败血症时做血培育,必要时行脑脊液检查;具体记录每位早产儿临床资料。具体记录每位早产儿临床资料。结结 果果标原来源标原来源共培育出共培育出183183株细菌株细菌1 1 咽拭子咽拭子 30.5 30.52 2 直肠拭子直肠拭子 48.5%48.5%3 3 导管头导管头 1
16、6.3 16.34 4 血培育血培育 3.8%3.8%5 5 皮肤皮肤 0.9%0.9%定植是发生感染的前提条件。据国外资料,定植MRSA者发展为感染的风险是1138,VRE25,产ESBLs革兰氏阴性杆菌25。NICU 1710名危重新生儿通过直肠拭子培育进行监测后发觉,耐药肠杆菌的定植率为17,其中14的高危儿由定植发展为感染,未发生感染者有29为产ESBLs菌,发生感染者有41为产ESBLs菌。细菌定植与四周环境的相关性医护人员:手及指甲、手表、戒指、手镯(链)、呼吸道、衣物等NICU的仪器设备:呼吸机管路、温湿化器、雾化吸入器、暖箱水槽、监护仪导线、水龙头、肥皂、洗手池、门把手、玩具、
17、奶瓶、表格等。预防和限制措施 制定规则、全员参与器械和操作过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器械和操作过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器械和操作过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器械和操作过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相关因素与器械相关的感染Device-related 血流感染血流感染 Blood stream infections(BSI)Blood stream infections(BSI)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Vent
18、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pneumonia(VAP)与操作过程相关感染 Procedure-related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与环境污染相关感染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针对相关因素开展预防、限制措施限制感染经诊疗器械、器具的传播限制感染经诊疗器械、器具的传播 削减侵入性操作削减侵入性操作 确保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确保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限制感染经医务人员诊疗活动的传播限制感染经医务人员诊疗
19、活动的传播 实施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 规范各种与感染相关的诊疗操作规范各种与感染相关的诊疗操作 合理运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类药物合理运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类药物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传播方式所占比例所占比例所占比例所占比例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直接接触90%90%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飞沫传播飞沫传播飞沫传播(5m5m)9%9%额外预防额外预防额外预防额外预防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空气传播(5m5m)1%1%额外预防额外预防额外预防额
20、外预防 限制感染的环境危急因素限制感染的环境危急因素 建筑(分区、流程、材料)建筑(分区、流程、材料)通风、空气流向、空气净化通风、空气流向、空气净化 医院环境卫生(特殊是物体表面)医院环境卫生(特殊是物体表面)水(饮用水、医疗用水、污水处理水(饮用水、医疗用水、污水处理 系统)系统)食物食物 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一)调整范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必需依据方法的规定加强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限制工作。(二)加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医(二)加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医(二)加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医(二)加强全国、各省(自治区、
21、直辖市)和医 疗机构各层级的组织管理。疗机构各层级的组织管理。疗机构各层级的组织管理。疗机构各层级的组织管理。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专家组。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专家组。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专家组。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专家组。职责包括:探讨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职责包括:探讨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职责包括:探讨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职责包括:探讨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技术性标准和规范;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技术性标准和规范;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技术性标准和规范;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技术性标准和规范;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工作进行业
22、务指导;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务进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务进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务进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务进行调查;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行调查;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行调查;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行调查;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省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专家组,负责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技术性指导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特地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本机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限制工作。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独立的医
23、院感染管理部门;该部门兼具管理和业务技术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播散。(三)预防和限制措施(三)预防和限制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有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有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有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有效的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实施预防与限制措施。的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实施预防与限制措施。的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
24、实施预防与限制措施。的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实施预防与限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依据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依据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依据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依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病原体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病原体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病原体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医疗机构
25、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平安防护工作符合规诊疗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平安防护工作符合规诊疗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平安防护工作符合规诊疗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平安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降低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定要求,降低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定要求,降低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定要求,降低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医疗
26、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供应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具体措施,供应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具体措施,供应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具体措施,供应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平安;业平安;业平安;业平安;医疗机构运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医疗机构运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医疗机构运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医疗机构运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
27、加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加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加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强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强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强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限制和处理措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限制和处理措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限制和处理措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限制和处理措施。(四)留意人员培训(四)留意人员培训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育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工
28、作中的作用。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接着教化,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工作的专业学问,并能够担当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对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培训支配,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学问的培训。医务人员应当驾驭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方面的学问,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驾驭有关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学问,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法规:医
29、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规章:医院感染管理方法(2006年)消毒管理方法(2002年)医疗卫朝气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惩罚方法(2004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方法(2005年)规范及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2004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年)医疗废物分类书目(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2003 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限制工作的 通知(2008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2009年)新生儿室管理规范已经征求看法,待发 2009年6个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灭菌、监测标准(3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引入危机管理6F原则Forecast 预料、预警Fast 快速反应Fact 敬重事实Face 担当责任Frank 坦诚沟通Flexible 敏捷应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