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C》实验指导书.pdf
《《测量学C》实验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C》实验指导书.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测量学 C 实验 指导书 班 级:学 号:组 别:姓 名: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二零零七年八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实 验 须 知 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实验之前,希望同学们要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2、严格按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报告要客观、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成果等。
2、3、爱护实验仪器,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或虽是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但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都不得随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4、实验中不慎损坏仪器或丢失仪器中的附件,均应主动地告诉老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目 录 实验一 水准仪的使用.1 实验二 经纬仪的使用.5 实验三 碎部测量12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实验一 水准仪的使用(1)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 1、了解 DS3 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要求 实
3、验学时安排为 2 学时,每人安置 23 次水准仪,读尺 45 次。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四、预习内容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3、粗略整平:(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
4、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4、瞄准对光:(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 30 米处),拧紧制动螺旋。(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
5、腐乎?罗贯中5、精确整平: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吻合(即气泡居中)。6、读数:(1)先认清水准尺的刻划和注记形式,以免读错。(2)按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读数时,应从小往大读取,并估读到毫米。六、注意事项 1、持尺者将水准尺立于地面一点,尺的零点在下,尺面对向望远镜。2、水准尺读数应读至毫米,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3、每次读数前要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吻合。(2)连续水准测量 一、目的 1、练习水准测量测站与转点选择,水准尺立尺方法,测站上仪器操作。2、掌握连续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记录计算。二、要求 1、从某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用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一段连续水准测量求得欲测点
6、的高程。2、每一测站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测得两次高差应不大于 6mm,在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高差的结果。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把,尺垫两个。四、预习内容 水准测量的方法。五、实验步骤(一)变动仪器高法 1、后视水准尺立于某水准点上,观测者将仪器安置于适当地点,前视水准尺立于转点 TP1(要求仪器与两立尺点距离大致相等),在转点上置尺垫,水准尺立于尺垫上。2、观测者安置水准仪,精略整平后,瞄准后视点上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 a1记录。然后瞄准转点 TP1上的前视水准尺,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 b1记录。计算第一次仪器高
7、时的高差 h=a1-b1。3、观测者变动仪器高(应在 10cm 以上),重新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后同步骤 2,观测得前视读数 b2,后视读数 a2,记录并计算第二次仪器高时的高差 h=a2-b2。4、若 h与 h之差小于 6mm,则两点的平均高差 h=21(h+h)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5、第一测站测完后,搬至第二测站,原前视转点 TP1上的水准尺和尺垫不动,原后视水准点上水准尺移至另一转点 TP2上。按以上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记录及计算,直至终点。6、与往测同法,由 B 点向 A 点进行返测。7、计算校核:a-b=h=H终
8、-H始 式中:H终水准线路终点的已知高程 H始水准线路始点的已知高程(二)双面尺法 每个测站观测步骤如下:1、瞄准后视黑面尺、精平、读数a黑;2、瞄准前视黑面尺、精平、读数b黑;3、前视尺翻转尺面,瞄准、精平、读数b红;4、后视尺翻转尺面,瞄准、精平、读数a红。其他步骤与要求均与变动仪器高法相同。在计算红面尺高差时,因同一副尺的红面尺零点分别为 4687、4787,高差有 100mm 的常数差,因此在与黑面尺高差进行比较或取高差平均值时,红面高差应加或减 100mm(取正、负号时以黑面尺高差为准)。六、注意事项 1、仪器、尺垫要安置牢固,防止下沉。2、每次读数前,要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符合气泡
9、吻合。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估读至毫米。3、尺要扶直,尺下清洁,转点处应放尺垫,并注意尺垫不得碰动,如有碰动应及时返工重测。4、选择测站应使前、后距离尽量相等,最大视距应小于 75cm。在一个测站瞄准水准尺读数的次序是:“后前前后”。5、记录保持整洁、原始,不得随便涂改。计算要及时,在同一测站两次仪器高(或双面尺)测出的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 6mm,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将仪器迁至下一测站。七、记录示例(如表 1-1)表 1-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测站测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m)平均高差(m)高程(m)备注0.710.8
10、251.7081.8221.6091.4821.0030.8770.9990.8731.0221.1281.6451.751a=10.656 b=10.678 h=-0.022-0.011(a-b)2=-0.011 h 2=-0.011=fh计算检核4TP.3-0.623+2-0.623BM.1-0.623fh容1224mm3TP.22.0051.006TP.31.002TP.20.60549.523+31.00450.5349.9092TP.10.606+30.606水准测量记录1BM.1-0.998+3-0.99849.909TP.1-0.99748.914(3)水准测量 一、目的 1、练
11、习水准测量测站与转点选择,水准尺立尺方法,测站上仪器操作。2、掌握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记录、计算。二、要求 1、从某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进行一段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2、每一测站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测得两次高差应不大于 6mm,在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高差的结果。3、高差闭合差允许值:fh容12nmm 当 fhfh容时,调整 fh,计算测点高程。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把,尺垫两个。四、预习内容 水准测量的外业,水准测量的内业。五、实验步骤 1、在地面选定 B、C、D 三个坚固点作为待定高程点,为已知高程点,其高程值由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2、顾炎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老师提供。后视水准尺立于上,观测者将仪器安置于适当地点,前视水准尺立于转点 TP1(要求仪器与两立尺点距离大致相等),在转点上置尺垫,水准尺立于尺垫上。2、观测者安置水准仪,精略整平后,瞄准后视点上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 a1记录。然后瞄准转点 TP1上的前视水准尺,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 b1记录。计算第一次仪器高时的高差 h=a1-b1。3、观测者变动仪器高(应在 10cm 以上),重新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后同步骤 2,观测得前视读数 b2,后视读数 a2,记录并计算第二次仪器高时的高差 h=a2-b2。4、若 h与 h
13、之差小于 6mm,则两点的平均高差 h=21(h+h)5、第一测站测完后,搬至第二测站,原前视转点 TP1上的水准尺和尺垫不动,原后视水准点上水准尺移至另一转点 TP2上。按以上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记录及计算,直至终点。6、计算校核:a-b=h=H终-H始 式中:H终水准线路终点的已知高程 H始水准线路始点的已知高程 7、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祥见教材 P20 2-5 节)。8、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 A 的高程和各点间改正后的高差计算B、C、D、A 四个点的高程,最后算得的 A 点高程应与已知值相等,以资检核。六、注意事项 1、仪器、尺垫要安置牢固,防止下沉。2、每次读数前,要转
14、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符合气泡吻合。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估读至毫米。3、尺要扶直,尺下清洁,转点处应放尺垫,并注意尺垫不得碰动,如有碰动应及时返工重测。4、选择测站应使前、后距离尽量相等,最大视距应小于 75cm。在一个测站瞄准水准尺读数的次序是:“后前前后”。5、记录保持整洁、原始,不得随便涂改。计算要及时,在同一测站两次仪器高测出的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 6mm,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将仪器迁至下一测站。七、记录示例(如表 1-2)表 1-2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测站测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m)平均高差(m)高程(m)备注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C 测量学 实验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