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中国早期文明的演变发展使学生初步感知人类历史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2.时空观念: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分析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和西周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纪年方法和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历史。3.史料实证: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西周定都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由来。5.家国情怀:
2、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感到骄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事实上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二是早期国家的特征。所以本课的设计有如下方案:一是直接分两课来讲,一课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突出考古材料的作用,突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一课讲早期国家的特征,内容基本上就是原历史必修一的内容。一是突出重点来讲,相比较而言,早期国家的特征更为重要,那么就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早期文明遗址然后直接讲早期国家的特征。再有一种就是主题引导了,比如本课可以“礼乐文明的源起与演变”为主题来贯穿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和夏商周三代文明。【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
3、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过程】一、考古遗迹溯文明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据近代考古出土大量的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前的
4、古人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文明时期。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1)概念: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有四大特征:农业产生,动物的驯养, 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不同于打制石器)的使用。而首要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 类从食物的采集
5、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 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2)文化遗存重要文化遗存生产生活状况社会组织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学会用火采集、渔猎穴居,过群居生活主要是原始人群阶段,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共同劳动,成果低下。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5000至2000多年)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亦使用陶器前期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氏族公社栽培粟;彩绘陶器原始农业与饲养业产生;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主要是母系氏族
6、社会,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明显出现贵族阶层。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晚期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领域)红山文化(辽河上游)良渚文化(长江下游)黑陶(蛋壳陶);玉器;祭坛和神庙(3)遗址分布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提醒:农耕聚落1.早期农耕聚落生活的特点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1)血缘为纽带,是向心力很强的生产单位。(2)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还处在农业起源的最初阶段。2.农耕聚落的发展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1)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私有制出现;(2)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出现;(3)部族间已
7、经出现剧烈冲突,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出现。合作探究1:新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又表现在哪里呢? 磨制工艺与原始农耕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人与他们旧石器时代的前辈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们食物来源的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而在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中,后者尤为重要。合作探究2: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A.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B.遗址分布:分布广泛,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二、神话传说探起源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建立1、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
8、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2.三皇五帝和禅让制的传说三皇: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五帝: 黄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 颛顼、帝喾尧、舜中原部落联盟首领 “万邦时代”从黄帝到尧舜禹时代,持续了几百年。他们的部落在黄河流域一带,吸收夷人部落与 羌人部落,
9、结成新的部落联盟,自称“华夏”。唐代的经学家孔颖达关于左传的注释, 是这样解释“华夏”的:“华夏为中国也。”在古人心目中,“华夏”是“中国”的同义 词。这是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自称“华夏”,而把周边的人民称为“蛮”、“夷”、 “戎”、“狄”;“华夏”位居中禅让制:尧-舜-禹、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3.传说中的朝代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1)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王权:王位世袭制。中央:设有专门的机构与职官,直接统治。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基层:聚族而居。(夏商周均是如此)(
10、2)政治变化从部落到国家,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发生了哪些变化?从部落联盟到早期国家;从民主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国家性质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权力传承从传贤到传子。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按地域划 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 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 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
11、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三、文字记载揭面纱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1.殷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A.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王位继承: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中央:商王之下设有尹与各类事务官,实行世官制度。(贵族政治)商王朝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