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据史书记载,唐代科举“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宋代“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科举考试程序的变化()A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B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冲击了儒家的伦理观念2唐代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官员政绩德行等考核,由考功郎中主持,参与官员考核的专职官员多达50余人,尚书省另派大臣前往主持。这一做法旨在()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B完善科举选官制度C减少政治决策失误D加强君主专制集权3历史学者
2、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评价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中正之弊,果如何乎?论者皆曰:用人不容不论其才,才又各有攸宜,中正品平,皆不能具。若论考绩,尤不应舍功实而采虚名。”这一评价说明九品中正制()A忽视选拔对象的才能和实绩B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C强化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D扩大了门阀政治的基础4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早期的官员退休并无法律上的硬性规定。唐代有关致仕的法规相继出台,对致仕的年龄、身体健康、待遇等方面做了限制和规定,宋代对到年龄不自请致仕的官员实行弹劾和处分。唐宋官员的致仕制度化有利于()A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B保障致仕官员的生活C强化官僚队伍的管理D防止官僚队伍的腐化5汉代中
3、央政府在考察和试用被推举(察举)者时,各地推荐的人才最后都要经皇帝策问才能确定。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据此可知()A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被打破B门第出身逐渐成为选官标准C官吏选拔任用注重实际才能D学子出仕途径增加趋势明显6唐代不仅会将官员考核结果通知本人,还会公之于众,“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并规定如 果考核不实,考核官员要以渎职罪论处。唐代的这些措施()A规范了科举制的流程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C利于推动吏治的清明D提升了官员治理水平7在谈到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时,有学者说:“秦律中有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
4、处罚。无独有偶,汉代律令中也有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和山阳侯张当居为太长时因荐举子弟多不符实而受到免职的处罚”的记载。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秦汉时期()A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B推行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C国家注重所荐举官吏的质量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8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身(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楷法道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A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升B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正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臻美D掀起了民众健身的热潮9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
5、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豪强大族政治影响力大C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D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10下表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1213年)“四选”官员(吏部铨选的四类官员)人数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史实是,南宋A冗官现象最终得以解决B平民入仕受到一定阻碍C科举制发展到成熟阶段D士大夫阶层的日益固化11魏晋时期,中正官负责品评人物,吏部以此作为授官的依据,中正官掌握在门阀手中。唐代,各级学馆荐举生徒,州县逐级选拔贡士。该变化反映了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
6、社会思想观念发生变化C国家对社会控制力加强D人才选拔标准日趋严苛12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13清末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由此可以看出()A废除科举制度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C选官制度的变革切断了学子仕途D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14秦简中的为吏之道记载了对官吏的各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58945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