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学习目标】唯物史观:理解这一时期长期的混战使各族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体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时空观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脉络,利用教材内容、地图等资料画出王朝更替的图示和时间轴,明确各政权的空间位置。历史解释:通过阅读史料分析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东晋门阀士族的特点及衰落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史料实证:通过实物、史料分析北魏孝文
2、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理解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以及与隋唐历史的关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的史实,认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民南迁对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作用。【学习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学习难点】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本课知识框架】【自学】知识点一、三国与西晋1. 三国时期(1)三国鼎立国号时间建立者都城魏 年曹丕洛阳蜀 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 (今南京)(2)三国斗争: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2.西晋短期统一(1)过程263年,司马昭发兵
3、灭 。266年,司马昭之子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 。280年,西晋灭 ,完成统一。(2)灭亡原因:五族内迁;宗室内战。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所灭。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 时期。【合作探究】一: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这十六年间诸王的互相残杀,史称“八王之乱”,它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人民的大量死伤和流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八王之乱”的最后几年,各地流民和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反晋。311年,刘聪军终于攻占了洛阳。316年又攻占了长安。晋怀帝及其嗣君晋愍帝,先后成为刘氏的俘虏,西晋亡。 白寿彝中国通史【合作探究】二:五族内迁带来哪些影响?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1.
4、政权更迭(1)东晋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士族政治: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2)南朝:420年,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 年间,南方先后经历 四个王朝,合称“南朝”。2.经济发展(江南开发)(1)背景:从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也充实了 资源。(2)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2. 到陈朝,在南北对峙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合作探究】三、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 (东晋)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589820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