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引论随想.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引论随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引论随想.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 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 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
2、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 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 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 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 第二语言” 和“ 外语” 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 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 种用“ 第二语言” 取代“ 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 这种情况下,称“ 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 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
3、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 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 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 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综上所 述,广义的“ 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 义的“ 第二语言”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
4、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 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 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局限: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 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 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 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 海外同行有的叫“ 中文教学”(美国) ,有的叫“中国语教学”(日本) ,也有的叫“华文/语教学”(东南 亚)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从学术上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
5、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这一名称能统指以上各名称,但名称太长 不上口。 4、应用语言学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 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 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 是第二语言教学。 5、外语教学法 这是国外语言学界广泛使用的名称,我国外语教学界也长期使用,但这一名称不能表示出作为 一门学科的理论层次和它所包含的
6、全部内容。 6、外语教育学 7、第二语言教学 三 “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P7 、8)“ 教育”的内涵要比“教学”丰富得多,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留学生的培养也要 根据国际教育的惯例,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本学科的研究任务也就不仅 仅限于教学一个方面,而是包括教育原理和教育规律、各学科、国家政策和设备等内、外部要素。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 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
7、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的全 过程和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 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 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效率。 内部因素: A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心理、生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的 基本素质。 B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 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 C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环节和理论。 外部因素: 首先是一些基础学科,其次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及其对
8、学习者 所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还有一项任务。即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 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现有语言学理论是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是 否适合汉语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从汉语特点出发研究汉语习得和教学的特殊规 律,则可以丰富人们对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认识。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 1、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P10 )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部分。 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9、、 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体系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础理论:A 对外汉语语言学 B 汉语习得理论 C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D 学科研究方法学。 A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和研究的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一般指作为母语研究的汉语语 言学)在我国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它不能代替本学科对汉语的研究。原 因如下:首先,研究目的不同。本学科研究怎样让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的词语和 造句规则,培养其运用汉语
10、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汉语理论规则的系统认识。其次,研究内容不同。本学科主要研究那些通过与学习者母语对比所揭示的汉语特点和汉语作 为目的语学习所遇到的难点,也就是汉语的特殊规律,并研究如何将这些规律、知识转化为学习者 的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本学科需要从意义的表达出发,突出用法和功能的研究,而不是单 纯从语言结构出发,集中于语言描写和现象的分析。第四,研究的角度不同。本学科除了要从语言学角度外,还有汉外对比、跨文化交际、语言习 得、学习者个体差异、认知心理等多角度。第五,研究方法不同。除了一般语言学方法外,还要采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心理实
11、验等跨 学科、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也拓展了汉语语言学研究的领域。 B 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之一学习者的研究,即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 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随着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语言习得研究本身的进展,人 们逐渐意识到“ 教” 的成功与否决定性的因素还在“学”的方面,对“学”的研究是对“教”的研究的基础 和前提。 C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是把上述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对象的研究结合起来,即研究如何 通过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理,有时也称为教学论或教学原理或 教学法。 D 学科研究方法学:是指受哲学方法论普遍规律的指导,用来探讨对本学
12、科最具针对性的方法论原 则,并着重研究适用于本学科的一般方法,特别是本学科的特有方法。 应用研究:总体设计研究、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研究 (P18 )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学科体系的第三层是,既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也包括对未来的 对外汉语师资的教育。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还有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经济实力以及学 生素质、师资力量和可能提供的各种设备资源。对语言学习者的教育还特别需要研究语言环境及如 何利用的问题。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
13、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语言教学也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 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也不同于语言学的教学。语言 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语 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语言学的教学则是教授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 语言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课程主要是知识课、理论课。语言教学中当然也包括一定的语言知识和 语言规律教学,但教知识和规律也为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 、对外汉语教学是
14、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P20)第一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在已经教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交际能力基 础上进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语言教学往往是从零开始,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 必须强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文化 与文学、审美等的教学只能在目的语达到一定水平上才能进行。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P2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教学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本身 又有特殊的规律,不同于俄语、
15、英语、日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世界上 其他语言谱系距离较远,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汉语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差异很大;目前汉 语教学在国外还不普及,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等。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 )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16、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所谓专门的学科,就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 研究对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对象、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并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及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研究任务: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以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解 决实际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研究视角: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这几方面综合的独特视角。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P24 ) 它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本学科所面临的特殊课题,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 学科理论。
17、 哲学在宏观上、方向上为各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数学的量化研究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是社会学与语言学的之间的边缘学科,于 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从语言与社会的 关系角度研究语言,着重对语言使用中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社会 语言学在很多方面都对第二语言教学都有指导作用。如,对言语交际中言语行为的研究和会 话分析,对言语交际中言语行为得体性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交际策略和语用规则的研究,尤|其是社会语言学突破传统语言学单纯对语言内部结构关系的静止描写与分析,重视语言的社 会功能和交际作用则从宏观上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P
18、26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对外汉语的研究课题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研究成果或提出的理论应能直接指导实践并得到实践的 检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理论体系不断得到修正、充实和发展。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一、 “小儿科”论(P27 ) 二、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P28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进行过一场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 教学关系问题的热烈争论。最终确定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性质。目前全世界所进 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绝大部分都是基础阶段的教学。
19、 三、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P31、32) 今天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直接称之为应用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1、第二语言教学所“ 应用” 的理论不仅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 2、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应用”。 美国斯波尔斯基:“ 语言学关于语言本质的研究对语言教学有启示作用;所谓应用 仅仅指语 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可以为教学语法等提供资料”(1970)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 不能把第二语言教材或教学方法放在语言学的基础上” 英国科德:“ 理论语言学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语言学理论和在课堂教学中实际应 用的教材之间的关系也是间
20、接的,仅仅依靠语言学理论是不可能为教学大纲内容的选择、安 排和陈述提出一个标准的。 ” 3、 “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这一名称过分强调“ 应用”,忽视了它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所具有的理论性。把应用语言学与语 言教学等同也模糊了应用语言学的概念,缩小了它的范畴。 4、最为重要的是,今天的语言教学已经逐渐摆脱了纯语言教学的路子,更多地借鉴心理学、教育 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转向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和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 四、学科定位语言教育学科(P34 )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它是语言教 育学科
21、下的第二语言教育的分支学科。 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P37) 一 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1、初创阶段(19501961) 2、巩固阶段(19621966) 3、恢复阶段(19721977) 二 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P44) 1、构建学科理论框架阶段(80 年代) 2、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90 年代) 第二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 国家和民族事业 二 学科地位 三 学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 四 学科理论体系 五 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P56) 一 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1、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 2、汉语
22、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二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世界汉语教学的关系 2、世界汉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语言学从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 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给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 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各个教学活动环
23、节。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对比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 )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 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 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 ,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 人都不能随便变更。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 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 词、句
24、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 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 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启示:A 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B 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 C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和教学 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 )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 惯例的语音、词汇、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刘珣版 对外汉语 教育 教学 引论 随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