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论文.docx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论文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包括义务教育语文在内的十九个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坚持了语文课标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同时又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的修订和完善,修改达二百多处!课程标准的完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指引着各学科教改的前进方向。语文新课标一经发行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语文教育届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语文新课标的风潮,教育类期刊高频出版相关文章。随着2012年秋季学期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针对语文新课标的研
2、究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研究范围涉及比较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建议、增删条目等方面。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题,搜索出2012年至2014年10月共652篇文献。本文中,重点对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的文章进行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语文新课标研究的重点与不足,为下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支持,推进语文学科的建设。一、搜索结果分析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
3、。2014年的研究降温也暗示出语文新课标研究告一段落,对此前的文献进行整理也显得尤为必要。对文献主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语文新课标进行整体解读的文章数量最高,其次是比较研究,学习体会占很大一部分。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文献研究也有一定数量。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作者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等主观体会类,比如陈宝铝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浅见(2013年)。二、语文新课标研究的角度(一)比较研究1.与2001年版语文课标实验稿
4、相比从时间横向上看,语文新课标批判继承语文课标实验稿(2001年)的内容与改革思路,在众多二者的对比研究文献中,较为系统全面的是扬州大学马琳的硕士论文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2013年),该论文从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课程标准内容比较部分包括前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基本覆盖语文新课标的全部范畴,文章最后还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思考并提供相应建议。2.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通过统计发现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等。在这些国家中,将美国作为比较对象的频率
5、较高。其中硕士论文如湖南师范大学杨益斌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2012年),期刊文献有曾素林、郭元祥二人共同撰写的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他们通过两国课程标准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比较得出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体现教育公平、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三条完善途径:“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和渗透,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1(二)整体视角从整体视角对语文新课标进行研究,展示新课标全貌。在这类研究文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负责人巢宗祺的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下),他从与语文课标实验稿的继承关系、修订背景与内容、待探索的问题四个方面向读者全方位展示语文新课标,最后高屋建瓴指出本次修订重点解决五个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力求解决语文教学中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突出问题。”2与此同时,戴正兴根据语文新课标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亮点进行了简要评述,得出了六大特征和六大亮点,认为“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充分凸显了战略性、
7、前瞻性和指导性,体现了开放、务实、创新精神”3。再者,屠锦红在语文新课标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进行展望,从语文课程的取向、内容、实施、资源、评价五方面勾勒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的美丽愿景:“学科本位与人本位和谐融合;知识与实践统筹兼顾;坚守与革新辩证统一;小语文与大语文互构共生;工具性与教育性共同关注。”4(三)局部探讨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文献中也不乏从局部细节的视角,或是表述与增删条目的变化,或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现将大家探讨较多的主题综述如下:1.课程性质的表述语文课标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有多处文字都作了说明: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8、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这些表达还不够鲜明。面对如此现状,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王云峰高度褒扬新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任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凸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另外,徐金国也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自己的解读:“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生共进的关系,综合性与实践性为我们指明了通向语文教育殿堂的正确有效的路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对语文课程核心任务更
9、加明确的界定。”6总的来说,对于语文课标实验稿有关课程性质的描述得到多数人的赞可。2.课程目标语文新课标将语文课标实验稿中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修正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基于课程标准指导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并形成一致的教学内容。王荣生就如何达成此目标作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辨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类型: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第二,了解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属于、达成、相符。第三,寻找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的策略:分解、解释、提炼、选择、开发。第四,关注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学段之间的目标关联。”7学段目标修订带来激烈探讨,最引人注目的是“识字与写字”。以第一
10、学段为例:原语文课标实验稿中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现语文新课标修订成:“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降低了识字与写字的难度。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施燕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她表明识字和认字数量的下调,“既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要求,也是提高书写质量的有力措施。教师还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通过学习规范书写,养成严谨而良好的人格风范,陶冶高尚情操,突出书法教育的美育作用”8。3.教学建议江玉安认为从“教学建议”中“具体建议”就能看出此次修订的特点,“修订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改过纠偏,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 标准 2011 年版 研究 文献 综述 调研 报告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