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项目流动资金管理方案(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负极材料项目流动资金管理方案(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极材料项目流动资金管理方案(参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负极材料项目流动资金管理方案负极材料项目流动资金管理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优势明显3三、 必要性分析14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4五、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7六、 现金概述18七、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19八、 商业信用24九、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28十、 项目基本情况30十一、 项目规划进度3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3十二、 投资方案分析34建设投资估算表3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7流动资金估算表3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1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推动管理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统筹
2、科技资源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资本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力争在军民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知识创新。加强管理、信息与通讯、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品牌学科和精品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增强技术创新。依托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三)强化产业创新围
3、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实现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二、 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可以被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系负极材料。碳系负极材料具体可分为石墨、硬碳、软碳和石墨烯等负极材料,其中石墨材料可进一步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非碳系负极材料包括钛基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氮化物和金属锂等。早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锂金属,但由于一直无法解决锂金属枝晶的问题,枝晶会刺破隔膜或电芯外壳,造成电解液泄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如今大规模使用的负极材料仅有石墨类碳材料和LTO,还有其他负极材料包括
4、Si,Sn等合金负材料。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选用是影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的一个非常找那个要的因素。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成本构成中的占比约为10%15%。人造石墨是中国负极材料的主要增长点,占整个负极市场的80%,2020年国内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CR4为71%。人造石墨以石油焦、针状焦为主材,经破碎、整形、造粒以及石墨化以后形成的石墨负极产品,人造石墨循环寿命优势突出,天然石墨循环寿命一般在千次以内,人造石墨可以达到2000次,而且人造石墨倍率性能好,体积膨胀小,高低温性能有益;天然石墨价格优势突出,省去了石墨化工艺流程,能量密度高,但和电解液相溶性较差,续航寿命短;复合石墨是以天然
5、石墨为主材,通过表面改性、石墨化、炭化包覆或与不同人造石墨进行复合搭配以后形成的石墨负极产品,其性能可以兼顾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优点。硅负极材料是行业内重点研究的新型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开始在松下部分动力电池上应用,理论容量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硅负极材料主要提升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但缺点是目前安全性能无法达到满意的标准,是未来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重点。硅基负极材料经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改良工艺加工之后,可有效解决硅体积膨大、循环性能差等问题,并在产品成本和品质控制上有明显改善。硅碳负极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倍率性佳、循环性好、膨胀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新一代快充动力、数码等锂电子产
6、品。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执行,以及新能源汽车未来渗透率不断提升和风电光伏电站装机工作的推进所导致的储能电池需求的提升,负极材料需求在未来会快速增长,行业未来空间广阔。在近几个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的装机量首次超越三元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的装机量,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对负极材料的需求大于三元锂电池。在未来随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下沉市场,负极材料行业将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未来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为372mAh/g,现在部分厂家的产品克容量可以达到360mAh/g,基本达到理论最大容量。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石墨类材料仍将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
7、的主流,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人造石墨材料将成为负极材料的主要增长点。头部公司由于具有规模效应和客户、资金、技术壁垒等优势,预计未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议重点关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例如以天然石墨为主人造石墨为辅的贝特瑞和以人造石墨为主的江西紫宸、杉杉股份和凯金能源。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锂电负级材料龙头,主营天然石墨,布局全产业链,较其他品牌有明显领先优势。自2013年以来,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负极材料市占率行业第一,达到21.8%。在人造石墨方面,公司出货量占比由2017年的26.6%提升至2020年的46.7%。截止到2021年6月,贝特瑞拥有负极材料
8、产能为15万吨,其中硅负极产能为0.3万吨,在建、规划产能达到31.5万吨。同时,贝特瑞产品远销海外,下游客户包括松下,三星SDI,LG等国际电池巨头,2020年贝特瑞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0%。动力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构成,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后可使得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电解液成本约占整个动力电池生产的10%15%。而其中电解质又占电解液成本的50%。根据Bloomberg预测,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200GWh,对应动力电池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32
9、万吨。从国内来看,预计到2025年电解液总体出货量可达86.5万吨,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1.7%,其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0亿元。解质锂盐决定了电解液的基本理化性能,是电解液成分中对锂离子电池特性影响最重要的部分。根据性能不同,锂盐可以采用单一锂盐、混合锂盐或者把另一种锂盐作为添加剂。锂电池电解质锂盐市场最核心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具有良好的离子迁移数和解离常数,较高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铝箔钝化能力且与正极材料反应。但考虑到电池成本、安全性能等因素,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溶质。按照每吨电解液配比0.12吨六氟磷酸锂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六氟
10、磷酸锂需求量约为16.5万吨。六氟磷酸锂在2018年、2019年间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许多产能退出市场,但自2020年9月起价格开始大幅增加,截止到2021年9月价格已经达到445000元/吨;而另一种电解液主要类型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也已经达到99000元/吨。近年来各国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恢复速度迅猛,自2020年9月以来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明显提升。由于六氟磷酸锂市场在2020年之前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很多企业选择暂停生产,难以满足突然出现的需求增加局面,产能难以快速恢复,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和价格极大增加。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订单数量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六氟磷酸锂的需求缺口。溶
11、剂占到电解液成本的30%左右。溶剂以使用碳酸酯类溶剂为主,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等。其中链状碳酸酯类(DMC、DEC、EMC)粘度低、电化学稳定性好、可以提升电解液的低温性能。环状碳酸酯类(EC、PC)介电常数高、离子电导率高、在负板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产生的粘度也比较大。目前、碳酸二甲酯(DMC)作为溶剂中最常见的品种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电解液性能要求的提升,单一溶剂已经难以满足电解液的要求,未来将逐步向混合溶剂体系转型,通过高介电常数和低粘度的溶剂实现性能提升。各类溶剂的需求量预计均会有所增长。添加剂尽管在动力电池电解液中质量占比很小,但能在基本不
12、改变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的情况下显著改善锂电池的各项性能。目前主流的电解液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双草酸硼酸锂(LiBOB)等。隔膜是锂电子结构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隔膜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并直接影响了电池的性能。隔膜是一张多孔薄膜,主要是将正极负极分开,避免其直接接触导致短路,但可以做到锂离子、钠离子自由通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隔膜在电池成本中的占比约为8%-10%,毛利率可达50%-60%,是四大主要材料中毛利率最高的产品。2020年全球出货量为6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5%,其中我国出货量为38.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9.9%。根据
13、中材科技公司公告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隔膜需求将超过140亿平米。锂离子电池隔膜是电池各构件中最晚实现国产化的内部组件,但最近几年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性能逐步提升,国产化率稳步增加,2013年-2020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国产化比例从40%上升至93%。2021年上半年,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34.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2%。根据工艺的区别,锂电池隔膜主要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两种。干法隔膜主要依靠吹膜+单向拉伸、铸片+单向拉伸以及双向拉伸,干法技术工艺简单、设备成本较低,主要用于聚丙烯(PP)隔膜的制造,主要应用于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中。湿法隔膜使用石蜡油与PE混合占位造孔,在拉伸工艺后需要
14、用溶剂萃取移除,主要用于聚乙烯(PE)隔膜的制造,在三元锂电池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湿法隔膜出货量在2020年已经达到27.2亿平方米,出货量占比由2015年的29.27%增长到2020年的70.28%,湿法隔膜逐渐成为市场主角。不过随着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的提升,市场对于干法隔膜的需求较前几年显著增加。目前行业主要技术路径为磷酸铁锂和低端三元锂电池多使用干法隔膜;高端三元锂电池多使用湿法隔膜,未来干法和湿法隔膜将长期并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磷酸铁锂电池仍具有很强的产品竞争力,但仍看好高镍三元锂电池的高速增长,对湿法隔膜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因此,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对于隔膜行业,湿法隔膜具有很强的发展潜
15、力,建议关注在湿法隔膜技术路径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隔膜在锂电池开发的初期主要应用在小型电池、数码3C等一些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无需大规模充放电的电池,因此使用干法隔膜较为适用。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放电和安全性方面对隔膜的各项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材料因此由聚烯烃类材料向多种材料、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结构也从简单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按照技术路线的不同,主要有方形,圆柱和软包三种形状。三种形状对应的结构件为方形结构件、圆柱结构件和铝塑膜。而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是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能源使用效率都具有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
16、业属于多技术交叉,工艺品质高、设备投入高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主要包括电芯外壳顶盖、钢/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和电池软连接排等,是电池封装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电池传输能量、承载电解液、保护安全性、固定支撑电池等作用,并根据环境不同,具备可连接性、抗震性、散热性、防腐蚀性、防干扰性、抗静电性等特点。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的是大功率电能,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使用上百个电芯串、并联保证能量供应。单个动力锂电池结构件的市场价格是传统便携式锂电池结构件的几十甚至上百倍。高工锂电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为76亿元,同比增长22%。伴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高速增长
17、,未来锂电池结构件也将会维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结构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亿元。圆形和方形封装路线在国内各自形成了几家领先的精密结构件厂商,如圆柱领域有金杨股份、中瑞电子、SansinEDP等;方形领域有科达利、震裕科技、瑞德丰等。国内主要电池生产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在方形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海外电池生产厂商之中,松下、LG等电池生产厂商倾向于生产圆柱形、软包电池。国内市场生产的结构件产品已经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结构件产品选择出海,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快速增加结构件未来的发展潜力。国内结构件市场中,方形结构电池占据市场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为85%,是软包
18、电池的10倍,圆柱形电池的13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中,方形铝壳电池占92.4%;而国内最大的5家生产三元锂电池的企业当中,仅孚能科技一家技术路线采用软包技术,其他几家均以方形铝壳的技术路线为主。目前方形封装壳体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238Wh/kg。尽管原理上讲,圆柱和软包的电芯能量密度相比较方形电芯的能量密度分别高20Wh/kg和40Wh/kg,而组成电池包以后,由于软包和圆柱的组成效率低,理论上三种形状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无太大差异。然而在实际组成电池组以后,大部分软包电芯能量密度为200Wh/kg-210Wh/kg,圆柱电芯能量密度为200-215Wh/kg,均落后于方形电芯的能量密度
19、。国内市场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个行业巨头的带领下,向着方形电池技术路线大步前进。而在国外市场,随着特斯拉的崛起,为特斯拉供货的海外动力电池供应商则选择了圆柱形电池和软包电池的技术路线,2017-2019年圆柱形电池的市场份额由28%提升至51%,海外软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21%提升至2020年的42%。短期来看,软包电池由于成组能量密度没有明显优势,且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工艺复杂,在中短期会受到宁德时代刀片电池等方形、圆柱形电池结构的创新方面挑战。而长期来看,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折叠,卷绕等电池排列方式已经不再使用,没有液态电解液的限制,硬质壳体也并非电池必需品
20、,软包电池将是最适合固态电池的封装方式。科达利是方形电池精密结构件主要供应商,2021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3.8亿元,同比增长270%-286%,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1.8亿元,同比增长183%-214%。受益于全球性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和公司对动力电池结构件的需求提升,公司精密结构件订单量持续增加。近年来科达利专注于锂电池结构件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50%。科达利主要合作客户包括CATL、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国内客户以及LG、松下、特斯拉等国外客户。科达利客户结构在逐渐优化,第一大客户营业收入比重由2019年的58.51%下降到2020年的75.86%,前五大
21、客户营业收入比重由2019年的83.11%下降到2020年的75.85%。目前科达利已经在国内的华东、华南、东北、西北、西南等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布局了8个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以及欧洲的德国、瑞典、匈牙利3个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2022年产能将陆续释放。海外市场预计在2022年开始显著贡献收入,增量明显。动力电池产业链中游存在客户认证壁垒和技术壁垒。动力电池产业链中游在行业发展初期出现“百花齐放”局面,多种部件和多种技术路径并存,许多中小厂商尚能获得客户订单。但今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于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技术路线出现逐渐统一的趋势。头部企业已经在开发高镍征集材料、
22、硅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等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这些都要求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试错成本。对于缺少核心领先技术的企业,市场中的技术壁垒愈来愈高。同时,动力电池安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头部企业布局产业时间长,产品得到充分安全验证,深受消费者信赖。下游动力电池厂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中游动力电池材料供应商,且中游供应商多与下游厂商深度绑定,依据下游客户需求生产定制产品,供应商可替代性较差,市场地位稳定。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如何获得市场订单是最关键问题之一,市场客户认证壁垒明显。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
23、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选择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灵活地运用管理好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类型及其评价如下。(一)自动清偿策略自动清偿策略,也称配合策略。在企业全部资产中,短期资金来源满足流动资产中的临时需要部分,长期筹资来源于股本,长期负债则满足流动资产中的长期需要部分和固定资产的资金需要。这一策略较适合于具有季节性变化的企业,即流动资产的临时需要部分同经营活动的季节
24、性紧密相关。只要企业的短期融资计划做得好,实际现金流动与预期的安排相一致,则在季节性低谷时,由于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减少而余出的现金将会偿还全部短期负债。但这一策略的不足是:临时性资金需要可能会超过计划;在季节性淡季,存货、应收账款的减少如果预计失误,将导致更多的永久性流动资产;短期负债的利息成本的未知性,会造成企业税后利润的波动。显然,自动清偿营运资金策略适用于预计误差较小的情况,仅是一种理想融资模式,较难在现实工作中实施。(二)保守策略实行这种策略,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永久性流动资产或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都通过长期筹资来满足。在资金需求旺季;全部资金需求将由长期筹资来满足;在资金需求淡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极 材料 项目 流动资金 管理 方案 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