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3.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教程(新版)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3.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教程(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3.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教程(新版)北师大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的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力目标】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 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2、通过对一些 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 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 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
2、对人类历史发 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 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 的坐标。3、由点的坐标观察,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 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教学方法:讨论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 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图56)
3、 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 格? 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 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 的位置呢?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主要学习用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 式,和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在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生 :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 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做过这方面的练习,现在应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课的 任务。 二、新课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4、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的划分。 师 :看书,倒数第二段P130 P131第一段。 (三分钟后)请一位同学加以叙述。 生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用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有 序实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师 :在了解有关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后,我们再返回刚才讨论的问题中,请大家思考后 回答。 生 :(2) “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两格,西两格。 “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一 格,东三格。 (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 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则 “碑林”的位置是(3,1) 。 “大成殿
5、” 的位置是(2,2) 。 师 :很好,在(3)的条件下,你能把其他景点的位置表示出来吗? 生 :能,钟楼的位置是(2,1) ,雁塔的位置是(0,3) ,影月湖的位置是 (0,5) ,科技大学的位置是(5,7) 。 例题讲解(出示投影)例1 书P131。例1 写出图中的多边形 ABCDEF各各顶点的坐 标。 让学生回答。 师 :上图中各顶点的坐标是否永远不变? 生甲 :是。 生乙 :不是。当坐标轴的位置发生变动时,各 点的坐标相应地变化。 师 :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 :可以,若以线段B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纵 轴(y轴位置不变,则六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 ,B(0,3) ,C(3,0)
6、 , D(4,3) ,E(3,6) ,F(0,6) 师 :那大家再思考这位同学的结论是否是永恒的呢?生 :不是。还能再改变坐 标轴的位置,得出不同的坐标。 师 :请大家在课后继续进行坐标轴的变换,总结以一 下共有多少种。 3、想一想 在例1中, (1)点B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线段BC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线段测定位置有什么特点?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师 :由B(0,3) ,C(3,3)可以看出它们的纵坐标相同,即B、C两点到X轴 的距离相等,所以线段BC平行于横轴(x轴) ,垂直于纵轴(y轴) 。 请大家讨论第(2)题。 生 :由C(3,3) ,E(3,3)可知,他们的横坐
7、标相同,即C、E两点到y轴的距 离相等,所以线段CE平行于纵轴(y轴) ,垂直于横轴(x轴) 师 :请大家找出坐标轴上的点。 生 :B(0,3) ,A(2,0) ,D(4,0) ,F(0,3) 师 :这些点的坐标中由什么特点呢? 生 :坐标中都有一个数字是0。 A B C D E F O 1 1 x y|师 :从刚才的分析中可知,在坐标中只要有一个数字为0,则这个点一定在坐标轴上。 当两个数字为0时,这个点是否在坐标轴上? 生 :当两个数字都为0时,就是坐标原点(0,0) ,原点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师 :那如何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呢? 生 :A(2,0) ,D(4,0)在x轴上,可以看出这
8、两个点的纵坐标为0,横坐标不 为0;B(0,3) ,F(0,3)在y轴上,可知它们的横坐标为0,纵坐标不为0。 师 :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中至少又一个是 0;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师 :刚才已知x轴、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但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 个象限。 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是怎样的? 生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4、做一做 (出示投影) 书P131 师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交流。 生 :A(3,4) ,B(6,2) ,C(6,2) ,D(9,4)A
9、与D两点的纵坐标,B与C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因为AD、BC分别平行于横轴, A与B,C与D的横坐标不同,因为AB与CD是与x轴斜交,他们向横轴作垂线,垂足不同。 三、随堂练习 补充:1、在下图中,确定A、B、C、D、E、F、G的坐标。 A B C D E F 1 y x Gx y 1 F E D C B A(第1题) (第2题) 2、如右图,求出A、B、C、D、E、F的坐标。 四、本课小结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直角坐标系中有关点的坐标。 横(纵)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行于y轴,垂直于x轴;连接纵坐标相同的点的直线平
10、行 于x轴,垂直于y轴。 坐标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为0。 6、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五、课后作业 书P134 习题5.3 教后感:通过画坐标系,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 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3.2平面直角坐标系(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
11、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能进一步掌握平 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 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难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具准备:方格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3.2 平面 直角 坐标系 教案 教学 教程 新版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