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教案设计(共3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碱金属教案设计(共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碱金属教案设计(共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第一节 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第三节 碱金属 实验教程 第一节 钠教学目标1、 知识领域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 技能领域通过钠的有关性质以及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录实验现象等基本能力。3、 情感领域初步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诱思引导,分析归纳并指导阅读。教学用具小刀、滤纸、玻璃片、镊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金属钠、酚
2、酞试液、硫酸铜溶液。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类型 理论课教学过程引言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写出Li、Na、K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碱金属包括Li、Na、K、Rb、Cs、Fr六种元素,各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称其为碱金属?阅读课本第28页的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共性,引出碱金属的概念:这些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因此,它们都是非常活泼的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碱金属的重要代表物钠。板书 第一节 钠演示实验2-1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钠,观察其断面的颜色。学生阅读
3、阅读课本第29页第1-2段的内容,并回答钠的物理性质。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质软,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81),易导电导热。设问请学生再来观察刚才切割下来的钠断面的颜色变化。原因是什么?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讲述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显示1价。板书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4Na+O2=2Na2O(白色)演示实验2-2钠在空气中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的颜色。提问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色态?生成物是否为Na2O,为什么?小结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板书2Na+O2 =Na2O2(淡黄色)分析为什么产物不同?引导学
4、生分析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指出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1价,请学生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还原剂。讲述钠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氯气、硫等非金属反应。板书2Na+Cl2=2NaCl 2Na+S=Na2S讲述钠除了与非金属反应外,还能与水反应。板书2、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2-3钠与水的反应,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实验现象 产生原因浮: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 钠的熔点低,且反应放热游:小球迅速游动,发出响声 有气体生成,推动小球迅速游动红: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有碱生成请学生写出反应的化
5、学方程式。板书2Na+2H2O=2NaOH+H2讲述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钠不仅可以置换水中的氢,更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请学生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3、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总结从反应的实质看,酸中C(H+)比水中C(H+)大,钠与盐酸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特别注意:钠与酸反应时,当酸不足时,余下的钠与水反应。提问根据钠的性质分析: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学生回答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与煤油也不反应,所以保存在煤油中可以将钠与氧气、水隔绝。设问金属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演示实验将一小
6、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板书4、钠与盐溶液反应先:2Na+2H2O=2NaOH+H2 后:2NaOH+CuSO4=Cu(OH)2+Na2SO4总反应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讲述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是否与盐反应。讲述另外钠还可以与某些熔融盐反应,置换出金属。板书5、钠与某些熔融盐反应4Na+TiCl4(熔融)=4NaCl+Ti板书三、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学生阅读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并回答问题。板书1、钠的存在: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2、钠的用途: 导热剂;制过氧化钠;作还原剂(冶炼
7、钛、锆、铌、钽等金属);电光源。板书四、钠的制法2NaCl(熔融)=2Na+Cl2总结结构、性质、保存、用途课堂练习1、写出金属钠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把4.6g的金属钠投入95.4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4.6% B、8% C、大于8% D、小于8%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一、三、四题。板书设计第一节 钠一、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81),导电导热能力强。二、 钠的化学性质1、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4Na+O2=2Na2O(白色)2Na+O2= Na2O2(淡黄色)2Na+S=Na2S 2Na+Cl2= 2NaCl
8、2、 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3、 钠与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4、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0+CuSO4=Cu(OH)2+Na2SO4+H25、与某些熔融的盐反应 TiCl4(熔融)+4Na= Ti+4NaCl三、 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1、 存在:化合态NaCl2、 用途:四、 钠的制法2NaCl(熔融) =2Na+Cl2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钠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2)掌握钠的两种氧化物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差异(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钠的鉴别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
9、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3)完善学习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得榜对世界制碱工业、中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课时:一课时课型:综合教具:Na2O和Na2O2样品、澄清的石灰水、小气球、稀盐酸、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品红溶液、酚酞试剂、木条、火柴、铁架台及其附件、试管、水槽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盛在试剂瓶中Na2O和Na2O2样品,请学生观察并思考
10、:它们是金属钠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化合生成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的数目。请两位同学板演。过渡Na2O和Na2O2都是钠的含氧化合物。这节我们学习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一、钠的氧化物提问:通过对钠的氧化物观察,你能认识钠的氧化物的哪些物理性质?请列表加以对比。板书化学式Na2ONa2O2颜色白色淡黄色状态固态固态提问对钠的氧化物物理性质,还能了解它们的溶解性,根据你了解的Na2O的性质,Na2O在水中仅使溶解过程吗?学生思考并回答:Na2O在水中不是简单的溶解,而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并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板书Na2O+H2O=2NaOH过度Na2O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已经属于化学性
11、质。Na2O2是否能表现类似的性质?演示把水注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向试管中注入酚酞试剂。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推出反应产物是什么?学生问答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 ,无色溶液变为红色-有碱生成,推知为NaOH板书2Na2O2+2H2O=4NaOH+O2讲解Na2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O2,请同学们分析反应的化学原理。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演示向品红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思考这说明Na2O2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讲解Na2O2中-1价的氧元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使品红等有机色质褪色,表
12、现漂白性,可以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演示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实验2-6,以说明Na2O2与水反应是一放热反应。讲解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板书Na2O+CO2=Na2CO3提问Na2O2与CO2的反应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特征及Na2O2与H2O反应的反应类型,讲解Na2O2与CO2的反应。过渡钠的重要化合物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板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一、物理性质展示请学生观察试剂瓶中的无水碳酸钠,碳酸钠,十水碳酸钠晶体的颜色,状态。检验它们是否溶于水:取碳酸钠,碳酸氢钠各少量,分别装入试管中,加5-6毫升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均溶于水。碳酸钠的溶解
13、度大于碳酸氢钠。板书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7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 g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观察现象。现象气球均膨胀起来,盛NaHCO3的气球膨胀的快,体积大。说明NaHCO3与盐酸反应比Na2CO3与盐酸剧烈得多,并且生成气体多。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请两个学生板演。【学生观察】表面皿中昨天放置的结晶碳酸钠和试剂瓶里的结晶碳酸钠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现象?若加热十水碳酸钠,有什么现象?能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板书】3、受热分解Na2CO310H2O=Na2CO3+10H2O【教师引导】无水碳酸钠能
14、继续分解吗?【演示】实验2-8把Na2CO2放在试管里,约占试管容积的1/6,往另一支试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现象,换上一支放入同样NaHCO3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现象:Na2CO3受热没有变化;NaHCO3受热时,试管口内壁有细小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板书】2NaHCO3=Na2CO3+CO2+H2O结论: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可利用上述的反应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介绍生活常识】发酵粉;面碱、小苏打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阅读通过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和我国化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学生为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15、发愤读书。课后作业:简介侯氏制碱法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教学用具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NaCO、CuSO、KCl、BaCl、CaCl溶液蓝色钴玻璃。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碱金属元素的
16、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及相关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碱金属元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属?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碱金属元素。板书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来进行探讨。板书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教师首先,我们来分析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投影学生分析总结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讲解根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
17、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这个推测。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9取N、K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演示实验210Na、K分别与水反应。讲解实验证明,Na、K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K比Na更容易燃烧,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K的金属性要比Na强。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如果说K与Na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
18、数相等而引起的,那么K比Na性质活泼又应该怎样解释呢?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是由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难易程度决定的。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也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也就是说从锂到铯,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K与O及水反应时要比Na剧烈。综合上述实验及分析,我们可得出碱金属的以下性质:点燃板书1.与非金属的反应NaO= NaO教师已知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练习,教师板书LiO=2Li2O讲解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碱金属 教案设计 3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