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时:水的调查 第二课时:梯形的初步认识 第三课时:游玩中的数学学问 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五课时:神奇的七巧板 第六课时:帮爸爸妈妈做点事 第七课时:植树的学问 第八课时: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水的调查 活动目标: 1.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 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 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 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2.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破坏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 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通过调查,激发他们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感。 3.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浪
2、费和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的污染还会损害人的健康,危害 动、植物的生长。 活动过程: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阶段。 3、汇报交流阶段。4、宣传展示阶段。 一、活动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多还是少?”为 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 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 二、调查研究 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两份调查,完成调查表。一份是“关于家乡 水污染的调查。 ”另一份是“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 1.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3、: (1)调查你家附近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 (2)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2.家庭中用水情况调查 要求询问、计算 妈妈一天烧饭、洗衣服的用水量约( )千 克水。.在你身边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 水的建议。 三、汇报交流 1.汇报交流。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 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 2.小实验。 为了让学生对节约用水有深刻的体验,组织学生做个实验,用 量筒测一测一分钟的水龙头的滴量,填表如下: 时间 滴量/ML 一分钟 十分钟 一天 一个月 一年 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 互合作,知道了如何改善日常
4、用水习惯,激起了珍惜每一滴水的社 会意识 四、宣传展示 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 来,如何来进行宣传。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 邻居、亲戚宣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人人动手编写一 份爱护水资源的手抄报,然后在教室里展出,通过学校的小星.星电视台向同学们宣扬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加深爱护水资源的责任 心。 梯形的初步认识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 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 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
5、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 异同点。 活动学具:钉子板、铅笔、彩笔、直尺、三角板、橡皮、小棒、彩 纸。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 二、理解梯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 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 的? (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 一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
6、叫梯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 从而引出梯形的确切定义。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梯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梯形? 2.梯形的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然后 再出示梯形。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教师引导出梯形的特征。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是否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归纳梯形的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梯形具有稳定性。 (4)对比这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 例子来吗?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梯形的底和高
7、。 (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梯形平行的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 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 线段? (3)画梯形的高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 画一画等多种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快乐。 4.巩固练习 (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 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 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
8、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 同的画法吗? (4)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 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5.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 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目标:.1.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规律的获得。 教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 4张表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什么地方?你们都是怎么去 的呢?说来说去,很多同学
9、都喜欢玩,但是玩也有小窍门,这样可以 让你玩得更舒心呢?2.和两家这个星期天也想带全家,去参加宁波天一旅 行社举办的宁波一日游,两家来到旅游公司售票处,只见窗口上写 着:A种方案,大人每位130元,小孩每位70元。B种方案:5人以上团体,每位100元。3.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4.如果你是和的爸爸,你在买票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事 项?5.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游玩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规律1.和两家安排这些人参加宁波一日游,想一想该怎么 买票?(第一家:6个大人,3个小孩;第二家:3个大人,6个小孩)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可以在你的小本子上自
10、己动手试试)3.师: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买票方案?并说说你的理由。4.教师板书并问:1306703;1304705表示什么 ?。5.小组学习。如果让你做导游安排这2两家去参加宁波一日游, 请你根据参加的人数选择合理的买票的方案,填在表格种。 (4 人小组合作)6.学生集中、组内交流。7.结合学生的回答,问:(1)什么情况下选用A种买票方案最合理?在你们设计方案种 有这种情况吗 ?请举例说明?总人数少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小孩个数比大人个 数多时。(2)什么情况下选用B种买票方案最合理?在你们设计方案种 有这种情况吗 ?.总人数多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大人个数比小孩个 数多时。(
11、3)在空表格种再设计一份符合A/B种买票方案的旅游人数, 并算一算是否符合你们需要的买票方案。 (4)汇报(5)揭示结论: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买票呢?当总人数不足5人时,选用A种买票方案。当总人数不少于5人时:大人个数比小孩个数多时,选用B种方案;大人个数少于小孩 个数时,选用A种方案;(6)如果当小孩个大人个数同样多时,请你算一算应该怎样买 票? 结论:大人和小孩个数同样多时,A、B两种买票方案都可以。 三、 深化提高1.参加北京一日游时,除了考虑花钱以外,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一:安排的景点;第二:其他的服务措施能令我们满意吗 ?2.如果优惠措施改为:A.大人130元/位,小孩50元/位
12、;B.6人以上团体, 90元/位。 妈妈带着文文、弟弟、爷爷和奶奶参加这次旅游,该怎么买票? 选A种方案,因为B种不能选,总数不满6人。.四、总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180 2.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2.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求未知角的度数。 教具与学具:课件、量角器、各种三角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 激趣引课 1.画三角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三角形的分类,(
13、师拿出三个三角形)你 们说这是什么三角形?(贴三角形) 生: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师:你们会不会画三角形?(会)那请你们准备好笔和纸,画 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画好了请举手告诉我,好吗?(好)(学.生动手画三角形) 师:(指名说说画了什么三角形)同学们真厉害,画得又好又快。 我们再来画一个不一样的,好吗?(好)请你们画一个有两个直角 的三角形,快快动手啊!(学生动手画) 师:怎么样?谁画出来了? 你呢?你呢?(生摇头,画不出来) 师:(故作疑惑)都画不出来?让我也来画看看?(师动手画) (笑)看来是真的画不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 2.引出课题 师:其实这和“三角形的内角
14、和”有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 的内角和) 师:谁能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指名边说边指给大家 看,再引导说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 (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并使其三个内角闪烁,再出示“三角 形的内角和=1+2+3)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关“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掌握新知 1.猜内角和的度数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问:“请你们猜一猜哪种三角形的 内角和大?” 生自由说 2.量内角和的度数.师:到底是哪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呢?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合作 小组,其中三位同学拿出学具袋中不同的三角形,一人一个,用量 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写在相应的角边,剩下的那位同学填
15、 好小组活动记录表。(出示记录表) 师:哪个小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生汇报,师 板书。 ) 3.动手证明内角和的度数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同学汇报的测量结果,它们都很接近 多少度?(180)那由此我们可以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 (180)那这些计算出来的结果有的比180多些,有的比180少 些,这是为什么?(指名说出误差)既然存在误差,除了用量角器 量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 (1)指名说一说 (2)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在课本第28页有介绍,请大家打开书, 认真地看一看,你会有所收获的。 (3)看完书,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6、(4)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吧。 (5)请学生上台展示 4.课件演示,得出结论 课件演示三个内角或撕或剪或折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得出结论: 师:刚才我们先用量角器来量,再用撕或剪或折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的方法,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180)(板 书:180) 加深认识:(再次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师:你们说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谁大谁小? 师:我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小三角形,你知道两 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师动手演示并用笔标出三个内 角,后指名回答) 师再把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问:那现在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 和又是多少?(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小结:不管是多大多小的
17、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板 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 三、拓展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还能应用我们学的知识去求其他图 形的内角和吗? 课件出示练习“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 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学生动手完成。 四、总结:说说你的收获。 神奇的七巧板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制作七巧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拼摆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观念。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发现并掌握制作七巧板的方法。 通过趣味拼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创造, 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综合 实践 活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