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测评教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测评教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经济管理学院教案(首页)授课教师职 称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授课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编号授课班级课程类型公共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总学时数54学 分 数3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39 学时; 实践课 15 学时教材名称作 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注:表中( )选项请打“”专心-专注-专业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1周; 第 1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人员素质测评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结构与素质的特点;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其各
2、种类型的特点与操作;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有效发挥的条件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人力测评的性质和基本思想;了解人力测评的历史和心理测验的种类;了解素质概念及其特性、构成。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结构与素质的特点教学难点: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其各种类型的特点与操作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什么是人员素质测评?其分类情况如何?2.怎样看待选拔性测评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教学
3、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内涵(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概念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一)心理测评的历史(二)科学心理测评的兴起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用途(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功能(二)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2周; 第 2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历史与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教
4、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我国人员测评的历史与现状。教学要求:掌握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特点、中国古代人员选拔中的测评思想与方法、西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发展历程、我国近代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发展、当前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向。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特点、中国古代人员选拔中的测评思想与方法、西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发展历程、我国近代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发展。教学难点:分析当前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向。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
5、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试总结我国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历史发展过程。2.试分析当前素质测评与选拔的趋势。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 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一、测评思想二、测评内容三、测评指标四、测评技术第二节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一、察举及其测评思想二、九品中正及其测评思想三、科举及其测评思想第三节新中国的素质测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引进阶段、停滞阶段、复苏阶段和繁荣阶
6、段。第四节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3周; 第 3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人员素质测评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与条件,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模型,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要素和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教学要求:熟练应用人事测评各种量化形式;掌握人员测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人员测评的学科基础与实践中的原理;掌握工作分析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基础性作用及应用方法与流程。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员测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人
7、员测评的学科基础与实践中的原理教学难点:工作分析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基础性作用及应用方法与流程、胜任特征模型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基础性作用及应用方法与流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为什么测评方案要以胜任模型为基础?2.如何理解测评与选拔之间的关系。3.如何将测评与选拔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
8、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一)个体与工作的差异性(二)人岗匹配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一)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二)心理特征的特点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二)人员素质测评三要素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4周; 第 4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量化理论与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应掌握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实质与作用。教学要求:掌握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实质与作用;掌握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
9、主要形式与广义量化理论。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实质与作用,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主要形式与广义量化理论教学难点:人员素质测评的量化方法,数学模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结合本章内容,试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的实质,分析量化与数学化的异同。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量化在人员测评中的作用。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
10、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第一节人员测评与选拔量化及其作用一、量化方法广义量化方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一种把人类经验知识和一般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广泛系统的可操作性学科。二、人员素质的测评与选拔是可以量化的三、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实质四、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形式与广义量化一、人员素质侧评的主要形式素质测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呢?素质测评的量化形式,从理论上来说,有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模糊量比、顺序量化、等距量化、比例量化与当量量化等形式。二、测评资料的分析1.集中量与差异量2.相关性分析3.差异性检验4.素质测评量化的作用
11、有:1)对被测评者的素质进行方便简洁的物化表述;2)有助于促进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比较;3)有助于从大量的具体行为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和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差异比较;4)量化使素质测评的结果表现为分数,从而大大简化了对各个素质水平与差异的比较与评定。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5周; 第 5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本节课讲授的主要问题是测评与选拔内容的标准化,即把抽象与广泛的测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标准体系。教
12、学要求:了解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了解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了解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方法;了解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步骤。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员测评和选拔标准体系建构的作用、构成、原则、方法、步骤。教学难点: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测评内容、目标与指标相互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什么是测评标准体系?它与测评内容、测评目标、测评指标间有什么关系?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
13、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第一节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概述一、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作用二、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构成1.结构性要素2.行为环境要素3.工作绩效要素4.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三、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要素四、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类型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第二节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的基本问题一、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原则1.针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择要性与完整性的统一3.明确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二、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中的问题1.素质结构指标和绩效指标相互补充2.
14、某一测评指标可能同时反映其他素质与功能特性3.综合指标与局部指标相互补充4.指标应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和时间性三、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工作环节第三节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步骤一、明确测评与选拔的客体和目的二、确定测评与选拔的项目或参考因素三、确定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结构四、筛选与表述测评与选拔指标五、确定测评与选拔指标权重六、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七、试测并完善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第四节 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6周; 第 6 次课教学时数3
15、章节名称测评与选拔的主要方法心理测验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心理测验的概念和心理测验的形式,理解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测验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具备使用和解使心理测验成绩的基本技能。教学要求:掌握心理测验的一般原理。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 掌握心理测验方法及其结果的使用和解释。教学难点:心理测验方法及其结果的使用和解释。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
16、000.1.作业1.什么是心理测验?进行心理测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传统的人事测评方法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差?各是什么含义?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第一节 认知测验(一)一般能力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验(三)能力性向测验第二节 人格测验(一)态度测验(二)兴趣测验(三)气质测验(四)性格测验(五)品德测验第三节 心理健康测验(一)心理健康测评的含义(二)心理健康问卷的种类(三)心理健康问卷的选择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
17、,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7周; 第 7 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面试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面试形式的特点与意义。教学要求:了解面试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依据,认识各种面试方法,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提高面试的有效性。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知识考试与面试的理论依据;掌握面试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知识考试与面试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3.盛宇华,方志军
18、,管理能力的面试测评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3.13.作业1.面试与其他素质测评相比较,有哪些特点?2.面试为什么能够成为人员素质测评的有效工具?其理论依据是什么?3.面试与其他素质测评形式相比,独特功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一、面试概述1.面试的含义所谓面试又叫面试测评,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提问,以便了解被试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测评方法。2.面试的作用1)面试所测评的素质很广泛2)面试能够测评其他测评方式难以考察出来的素质3)面试能弥补笔试的失误4
19、)面试能比其他测评方式更灵活、具体3.历史与发展二、面试的理论基础1.在各种测评方式中,面试中的信息沟通通道最多2.所有测评方式中面试的信息量最多,利用率最高3.语言与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充分性、确定性、直观性与一定的必然性4.精神分析学说为面试提供了更充分的心理学依据三、面试的方法技巧1.面试中如何把握“问”2.在面试中如何“听”3.面试中如何用眼“观察”4.面试的最后评价5.提高面试质量的方法四、面试中的关键问题l.面试的准备工作描述与分析2.通过简历了解应聘者3.在面试中如何提高面试者的听力4.如何有效地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
20、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8周; 第 8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评价中心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特殊重要性。教学要求:认识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价值,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掌握评价中技术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功能。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概念与特点;认识评价中心技术的形式与适用对象;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
21、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评价中心是什么?试举例说明。2.评价中心有哪些特点?其中哪些最为本质?3.评价中心有哪些具体形式?哪种使用频率最高?哪一种最低?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一、评价中心概述1.历史渊源2.基本概念评价中心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人针对特定的目的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者的各种能力。3.主要特点1)综合性 2)动态性 3)标准化4)整体互动性 5)全面性 6)以预测为主要目的7
22、)形象逼真 8)行为性二、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1.公文处理2.小组讨论3.管理游戏4.角色扮演5.其他形式1)面谈模拟2)事实判断3)书面案例分析三、设计方法与应用1.情景设计情境设计应注意如下几点:1)相似性2)典型性3)逼真性4)主题突出5)立意高,开口小,挖掘深,难度适当2.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9周; 第 9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知识测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心理素质是人员素质测评的重点,而知识是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此,知识测评是人员素质测评
23、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要求:本次课将对知识测评的主要方法笔试及其实施程序、笔试常用试题的编制方法与技巧以及测评试卷的组织方法进行分析介绍。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识测评的概念,特点,了解常用的试题的编制方法和测评试卷的组织。教学难点:常用试题的编制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知识测评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常见试题的编制方法有哪些?3.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
24、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知识测评概述一、知识与知识测评二、知识测评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三、知识测评的目标层次四、笔试实施程序常用试题的编制方法一、常见题型种类及其特点二、试题编写的基本原则三、客观性试题编制方法与技巧四、主观性试题编制方法与技巧测评试卷的组织一、试题审查二、试题编排三、编制试卷复本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10周; 第 10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品德测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讲授,应
25、掌握品德的概念、特征与品德测评的含义、品德测评的现实需求以及基本功能。教学要求:品德测评的量化依据、量化的方法以及量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品德测评的方法。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品德的概念、特征与品德测评的含义、品德测评的现实需求以及基本功能、品德测评的量化依据。教学难点:量化的方法以及量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品德测评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什么是品德?品德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品德测评?它与心理
26、测量,品德评估,品德考核有什么区别?3.品德测评有什么功能?为什么要进行品德测评?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品德的概念及品德测评的含义一、品德概念的界定二、品德的特征三、品德测评的含义品德测评的需求分析及其功能一、品德测评的需求分析1.德育本身的需求2.现实工作的的需求二、品德测评的基本功能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与量化一、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二、品德测评的量化品德测评的方法一、FRC 品德测评法二、OSL 品德测评法三、问卷法采用问卷测验形式测评品德,是一种实用、方便、高效的方法。这种形式的代表有卡特
27、尔16因素个性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等。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11周; 第 11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能力测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讲授,应掌握能力的含义、特点及其与智力、个性、知识与技能、资历、能力倾向的区别与联系、能力测评的历史发展。教学要求: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能力倾向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力的含义、特点及智力。教学难点:一般能力(智力)和
28、特殊能力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能力倾向的含义及常用测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怎样理解能力的含义和特点,其与智力、个性、知识和技能、资历和能力倾向的区别联系如何?2.怎样理解智商的含义,怎样表示智商?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能力的概念一、能力及其特点
29、二、能力的分类三、能力的辨析能力测评的起源与发展能力测评常用方式一、纸笔测验二、器具测验测验前准备好各种测验用具,并留意被试者的身心状态。在测验中进行计时,将成绩记录在测验记录单的各栏中,在集体测验的情况下,可用特制的成绩记录纸。一般能力测评一、个别智力测验二、团体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学习能力测评职业能力倾向测评一、一般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二、特殊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三、专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结构2.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3.数量关系测验4.资料分析测验5.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6.判断推理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
30、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12周; 第 12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测评与选拔质量检验与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从而使人员测评科学合理,是测评的结果既有信度又有效度。教学要求:掌握测评信度的含义和测评的有效性。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测评信度的含义及其分类,测评与选拔的有效性检验与分析。教学难点:测评项目的质量分析和其他质量指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
31、出版社,2000.1.作业1.测评效度的含义2.影响测评效度的因素?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测评与选拔的可靠性检验与分析一、 测评信度的含义及其分类二、 信度系数的估计三、 影响信度的因素分析测评与选拔的有效性检验与分析一、 测评效度的含义及其分类二、 测评效度的分析鉴定三、 影响效度的因素分析测评项目质量分析一、 项目的适合度二、 项目的区分度三、 项目的独立性其它质量指标分析一、 客观性二、 总体分布与总体水平三、 差异性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
32、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经济管理学院教案周次第 13周; 第 13次课教学时数3章节名称测评与选拔结果的报告与运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掌握素质测评结果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对素质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分析的意义。教学要求:掌握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形式与特点,数据分析的技术方法。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数据分析的技术方法,素质测评结果运用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掌握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形式与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手段:板书、PPT参考资料1.李剑,张勉.员工招聘与人事测评操作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42.徐
33、升主编.人才测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作业1.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编写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思路。教学后记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与意图测评结果报告(一)分数报告(二)等级报告(三)评语报告(二)内容分析1.整体分步分析。2.总体水平分析3.差异情况分析测评结果的运用一、测评的运用范围二、测评结果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三、测评与选拔结果的跟踪分析1.系统地记录测评结果,建立本企业员工素质的常模数据。2.建立与素质测评系统对接的绩效考评系统。3.即在绩效考评中设置与测评项目相对应的素质指标在多次测评项目中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测评工具,以比较其准确性。4.由人力资源部门定期考察各素质指标与关键业绩指标(胜任特征)的相关关系,向部门主管提交分析报告,以指导未来的选拔任用决策。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0分钟)研讨交流,化解疑难;(60分钟)总结概括,形成共识;(20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