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精选.doc





《诲人不倦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诲人不倦精选.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诲人不倦 篇一:诲人不倦教学设计 诲人不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商讨揣摩、述而不作。 2 能按照文言特别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那么和方法的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那么、教者素养五方面内容; 2、重点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那么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
2、子的政治倾向,深化分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其意义。 【课时建议】 三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征询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征询题2】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5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教育作用(第1、2章) 教育对象(第3章) 教育内容(第4、7章) 教学方法与原那么(第5、8、9、11章) 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 重点研读:教学方法与原那么、教师素养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
3、讲词句,进展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征询题讨论。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原那么。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鼓舞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原那么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本人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征询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如何看? 4、拓展提升,深化理解文化内涵。 例:“有教无类”的认识。 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
4、,“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 2.孔子曾评价宰予“予之不仁也”(阳货);子路“性鄙,好勇力”,在成为孔子学生之前曾经“陵暴孔子”(司马迁史记);子张秉性邪辟,公冶长坐过牢(公冶长)。 教学反思:教授本课,我按照孔子的教育理论,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条理比较明晰,学生也能特别快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设计征询题让学生讨论,但学生不够积极,特别遗憾。篇二:是“诲人不倦”,仍然“毁人不倦”? 龙源期刊网 .cn 是“诲人不倦”,仍然“毁人不倦”? 杨智慧 我曾经是一个痴爱语文教育的人,甚至自恋“天生我材必语文”,也曾经与国内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交流,
5、甚至踌躇满志怀着崇高的语文理想。可现在,我的心一天比一天冷,冰冷。梦中醒来,居然惊异地觉察,我已经无法教语文,我们多年来引以为豪的“诲人不倦”,原来不断是在“毁人不倦”! 我是一名高三语文教师,高考在不远处向我的学生招手,路口渐行渐近,我的语文却渐离渐远,内心挺不是滋味,越来越反感我的语文教育,觉得我是杀害学生灵性的刽子手,在浪费着学生的生命。语文终究要学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这是我不断考虑,不断探寻,也不断得不到答案的征询题。 大学毕业分配到师范学校,我在师范一呆确实是8年,文选与写作语文根底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法这些课程,我都得硬着头皮轮番上。这时候,我的语文教育束缚特别少,全然由着本人的性子
6、来。遇到鲁迅的墨宝,抛开课本,和学生神侃一番鲁迅,鲁迅谈得多了,课文不记得了,激起的是学生走近鲁迅的兴趣;遇到儿歌、童话等粗浅的文字,我干脆偷起懒来,让学生上台体验当教师的感受;遇到耐人寻味的篇章,和学生一道大声诵读,细心品味,让学生们享受中国文字的神韵;遇到我心仪已久的作家,例如巴金、郁达夫等等,我情不自禁地领着学生们畅游到他们的心海;遇到有兴味的语言,又禁不住和学生聊起修辞新格,介绍我读过的修辞著作如此的语文教育没有章法,也不担忧的羁绊。多年以后,师生都还以此为乐。 中师的语文有“听、说、读、写、书”等五项全能的竞赛,我班上就有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获得过湖南省一等奖。我望尘莫及,更深深佩服,
7、并想,语文的本真也许应该如此吧。 进入高中教学,我诚惶诚恐,生怕被人笑话。向杂志学习,向名师学习,向著作学习,一时间,我曾迷上中学语文板书学,以设计板书来创新课堂,大概也曾收到意外的惊喜。这时候,我喜欢做各方面的课型讨论,自读、研读、诵读、荐读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每周一节课的“推荐我最喜欢的作品”和 “个性体验,合作欣赏”的作文教学,成了我的探究亮点,至今,我得意不已。我开始洋洋得意地把我的课堂设计、实录和反思等原汁原味地投诸报刊,居然也不断变成铅字,有杂志还设专栏讨论我的语文课堂,我乐此不疲,甚至疯涨起了我的语文情结和理想。 初上高三,激情满怀,为本人曾经编过几本高考复习材料而洋洋自得,至
8、少早已把本人定位成理论上的“高考专家”,只等教育实践来验证本人的成果了。因而,更加忙活于高考题型的研究,讨论高考的答题技巧,猜测高考的出题方向,和学生一道钻高考的空子,探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答题艺术,还常常自鸣得意。那年,我运气好,学生悟性高,高考的学生成篇三: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记育江中学优秀教师马国春的先进事迹材料 我是马国春,男,生于1977年,1998年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二级教师。工作至今,我担任过数学和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目前是学校七年级三班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16年中,我不断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诲人不倦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