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3.doc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3一、单项选择题(2009湖北荆江质检)某条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当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下图为“某条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乙图的河川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甲图中的()A甲、丁B乙、丙C丙、戊D乙、丁【解析】弯曲的河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甲、丁处正好是左岸为凹岸侵蚀、右岸为凸岸堆积河段。【答案】A2裁弯取直后,可能解决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对哪些地区形成新的水患威胁()A已、辛 B庚、癸 C辛、癸 D已、庚【解析】新开河道使已、庚两处上游河段平直
2、,因此两处的水流速加快,来水量增加,而这两处河段弯曲,流水不畅,因此这两地水患频率增加。【答案】D(2009安徽皖西5月)2008年6月19日上午9时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调水调沙,这是自2002年以来黄河小浪底的第七次调水调沙。据此完成34题。3黄河第七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正值汛期,有充足的水量B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好准备C夏季是旅游旺季,利于游客观赏黄河一泻千里、惊涛拍岸的奇观D下游泥沙淤积最严重,冲沙减淤的效果最佳【解析】黄河汛期在7、8月份,冬春季节水量小,泥沙淤积严重。【答案】B4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
3、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B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C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D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解析】黄河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丰富,不具备调水条件。【答案】C(2009河北调研)山东滨州光华生物能源集团公司利用甜高粱茎秆中所含的高糖分经发酵制取燃料乙醇,优势非常明显,生产无水乙醇的这种甜高粱是一种耐旱、耐涝、耐盐碱的植物,可以不占耕地,在盐碱地上种植。据此完成57题。5制约A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A旱涝、盐碱、风沙 B高寒、冻土、缺氧C多山、红壤、大风 D台风、寒潮、伏旱【解析】A地位于黄淮海平原,受气
4、候和地形等影响,旱涝、盐碱、风沙成为制约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答案】A6下列治理当地盐碱地的措施中,合理的是()采用工程措施,控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增施熟石灰,改良土壤肥力培育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等大量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A B C D【解析】熟石灰属于碱性物质,不能用来改良盐碱地;大量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对治理盐碱地没有影响。【答案】C7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是种植生物能源所需植物的理想之地,选择这种类型的土地来发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A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B改善难利用土地的土壤质量C增加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D缓
5、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解析】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对发展粮食生产来说,土地条件不足,但可以种植生物能源所需植物,因此缓解了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土地矛盾。【答案】D(2009唐山3月)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显示1960年1990年该平原地区()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C年均温逐渐降低 D年温差逐渐变小【解析】认真看图中各要素及对应的坐标数值,可判断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由1960年的4米左右下降到15米左右。【答案】B9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中南部 B长江三角洲地
6、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 D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该地多年年均温在12至14度之间,年降水量在500至600mm之间,应该在华北平原地区。【答案】A10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A多酸性土壤 B冻土和沼泽C多盐碱地 D梅雨和伏旱【解析】由于气候、地形等原因,华北平原春旱、风沙、盐碱灾害多发。【答案】C (2009宁波12月)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径流深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年降水量径流深河道频率B河道频率径流深年降水量C径流深河道频率年降水量D河道频率年降
7、水量径流深【解析】我国南方年降水量高于800mm,据此可以判断图中为年降水量曲线;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外流区,河道频率不可能为0,故不可能是河道频率;石灰岩地区多地下暗河,河道频率相应较低,故为河道频率。【答案】D12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成反比B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相差显著C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解析】河道频率高的地区通常径流深也较大;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差并不显著;华北平原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第3单元 考点3 高考 地理 第一轮 复习 第三 部分 单元 考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