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族元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氧族元素.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氧族元素考点聚焦1、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氧(O)硫(S)硒(Se)碲(Te)核电荷数8163452最外层电子数6666电子层数2345化合价-2-2,+4,+6-2,+4,+6-2,+4,+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密度 逐渐增大与H2化合难易点燃剧烈反应加热时化合较高温度时化合不直接化合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减弱氧化物化学式SO2SO3SeO2SeO3TeO2TeO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H2SO3H2SO4H2SeO3H2SeO4H2TeO3H2TeO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 逐渐减弱元素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2、臭氧和过氧化氢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大气中臭氧层是人类的保护
2、伞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可作氧化剂、漂白剂。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如SO2、HCl、NH3);易液化(10)4、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SO2+H2OH2SO32)氧化性:SO2气体通过氢硫酸,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不溶物出现。SO22H 2S=3
3、S2H 2O3)还原性: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Br22H 2O= H2SO42HBr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SO2O2 2 SO34)漂白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由于二氧化硫可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化合成的无色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漂白性的比较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物质HClO、O3、H2O2 、Na2O2SO2木炭原理将有色物质氧化分解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在其表面实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理吸附效果永久性暂时性暂时性范围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褪色可漂
4、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分子把Cl2和SO2混合用于漂白,能否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SO2与CO2的相互鉴别鉴别S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原。鉴别C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当混有CO2时,不会影响SO2的鉴别;当混有SO2时会干扰CO2的鉴别,应先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除去CO2中的SO2,常用方法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吸收SO2),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5、制法1)工业制法a硫磺燃烧法
5、S+O2 SO2b煅烧硫铁矿法4FeS2+11O22Fe2O3+8SO22).实验室制法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实验中常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左右的硫酸,也可用浓硫酸。不能用很稀的硫酸,因为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的SO26、二氧化硫的污染:pH小于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7、利用硫酸的强酸性制备多种物质:(1)制气体:制氢气Zn+H2SO4 ZnSO4+H2;制H2S:FeS+H2SO4 H2S+FeSO4(2)制较弱的酸:制H3PO4;Ca3(PO4)2+3H2SO4(浓) 2H3PO4+2CaSO4制CH3COOH
6、:2CH3COONa+H2SO4 2CH3COOH+Na2SO4(3)制化肥:Ca3(PO4)2+2H2SO4(浓) Ca(H2PO4)2+2CaSO4 2NH3+H2SO4=(NH4)2SO4(4)制硫酸盐:制胆矾:CuO+H2SO4+4H2O CaSO45H2O(晶体) 制绿矾:Fe+H2SO4 FeSO4+H28、利用H2SO4高沸点性制取易挥发性酸。(1)制HF:CaF2+H2SO4(浓) 2HF+CaSO4(铅皿中)(2)制HCl:NaCl(固)+H2SO4(浓) NaHSO4+HCl NaHSO4+NaCl Na2SO4+HCl(3)制HNO3:NaNO3+H2SO4(浓) HNO
7、3+NaHSO49.利用硫酸的稳定性制不稳定性酸。 Na2SO3+H2SO4 Na2SO4+H2O+SO210.利用浓H2SO4的强氧化性制取SO2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11.利用浓H2SO4的脱水性:(1)制C2H4:CH3CH2OH CH2 CH2+H2O(2)制CO:HCOOH CO+H2O12.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做干燥剂。干燥:O2、H2、Cl2、N2、CO、CO2、SO2不干燥:碱性:NH3 还原性:H2S、HI、HBr用H2SO4作催化剂:乙烯水化:CH2CH2+H2O CH3CH2OH13. 浓硫酸(1)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
8、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2)化学性质: 吸水性(干燥剂)三种形式: 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 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 与结晶水合物反应。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脱水性(炭化)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
9、色的炭(炭化)。 强氧化性 (浓)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二)检验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结论:可能含有、。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结论:可能含、。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结论:可能含、。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结论:可能含、。高考题讲解1、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写空白A.Na2O2HClH2O2NaClB.Ag2OH2O2Ag+O2H2OCH2O2H2OO2D.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10、(填代号) 。(3)H2O2体现弱酸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其理由为 。2、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BaSO4B.BaSC.BaSO3D.BaSO43、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w.w.w.k.s.5.u.c.o.mA. 硅 B. 硫 C. 铜 D. 铁4、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 B0.05molL1C1molL1 D0.1molL15、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
11、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6、将x摩尔H2S和1摩尔O2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01千帕),在常温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密度分别为d1和d2,若x的取值不同,则H2S的氧化产物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忽略气体的溶解):(1)全部是SO2,此时的x的取值范围是 且d1 d2(填大于、等于、小于)。(2)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元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