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复习资料-拼音排序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拼音排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复习资料-拼音排序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质量管理机考答案拼音排序一、判断题:B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率越低越好。()C抽样检验适用于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或工序的生产情况。()C产品完成交易以后,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产生的损失费用为外部损失成本。()C产品质量法第33条明确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C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C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领域中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产品只要不存在设计、制造上的缺陷
2、,便不会发生产品责任。()D当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时,组织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协调工作的依据通常是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经验。()D第二方审核是指有组织自己或以自己的名义对组织的质量体系所进行的审核。()D. DMAIC模式的A阶段即分析阶段,主要是找出影响过程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F凡被撤销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半年以后才能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应是1年以后F服务的无形性指所有的服务都是完完全全不可感觉的。()F服务常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购买劣质服务的消费者通常无货可退,只能做到某种程度的弥补。()F服务体系是服务规范和服务过程的起点。()G关键路线是指所需工时最长的路线,一
3、个箭头图中的关键路线只能有一条。()G工序能力指数大于1.67,工序能力严重不足。()G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中连续10批初次检验合格就可从正常检验转放宽检验。()G顾客与服务人员相互接触是决定顾客服务经历的关键时刻。()G高质量的有形/技术环境对顾客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传递着无形服务的线索和信息。( )G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是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核心部分。()G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核心是确定产品或服务在价格上满足顾客的程度。()G顾客忠诚度是顾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G根据产品质量法及其它有关法律的规定,目前关于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出厂检验制度、质量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
4、度、生产许可证制度和进口商品检验制度等。()G贯彻“质量第一”的战略方针是我国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之一。()G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既是对刑法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产品质量法的补充和完善。()I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是各国政府保护本国利益的有力武器。()IISO9001:2008总体构成包括五个部分。()J检查表法一般使用的表格是固定的。()J技术质量是主观的,是顾客对过程的主观感觉和认识。()J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的特点,就是对具有一定要求的交验批,不是固定的采用某一种检验方案,而是根据交验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组正常、加严和放宽等三个严格要求程度不同的方案,并且用一套转
5、换规则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K控制图由中心线(UCL)、上控制线(CL)和下控制线(LCL)构成。()L. 六西格玛管理法以数据为基础,以降低劣质成本为核心。()Nnp控制图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等计数质量指标的场合。()QQC小组的注册登记每半年进行一次。( )Q. 确定西格玛质量水平时,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有1.5偏移的情况,是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R认证机构审查和产品检验结束后,认证委员会负责对企业审查组报送来的“样品检验报告”和检验机构报送的“企业质量体系检查报告”进行全面审查。()S散布图中x增加,y基本上随着减少的关系,分布宽度
6、 大,称弱负相关。()S使用过程的质量经济性分析包括不合格率的经济分析、返修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等。 ()S生产要素5MIE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T统计质量控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系统观点。()TTQM发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营管理的主要功能和方法。()TTQM和ISO9000系列尽管形式和作用不同,但ISO 9000系列标准实质上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延续,因此两者在本质是一致的,不存在什么差异性。()W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5年颁布了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 应是1987Y由美国国防部发布的
7、质量大纲要求是一套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的统一的质量体系标准。()Y因果分析图要求将影响质量的原因分类,先按大的方面分,然后由大到中由中到小依次细分,直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原则并用箭头表示到图上。( )Y“浴盆曲线”中保修期应该确定在AB这一区间,而最佳保修期应确定在C点上。()Y要提供服务,必须与顾客面对面的接触。()Y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主要包括电影、书籍、数据传递装置、旅游、旅馆和饭店等。()Z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Z在社会质量管理阶段,人们认为质量系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发展。( )Z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8、。()Z质量概念所描述的对象早期大多仅仅局限于产品,以后又逐渐延伸到了服务,而如今则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而且还扩展到了过程、活动、组织乃至它们的结合。()Z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最高管理者处理好员工的关系,运用控制论的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最终目的满足顾客要求。()Z组织必须动态地聚焦于顾客,及时掌握变化着的顾客要求,开展质量改进,力求同步地满足顾客要求并使顾客满意。()Z质量认证注册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在有效期内认证机构每年应派监督员去供方现场访问,一般25次,并且供方也必须按期作内部质量体系审核。()Z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产品使用质量只有在使用过程中
9、才能表现出来。()Z在目的或结果都有二个以上,而要找出原因或对策时,适合采用矩阵图法。()Z质量控制要充分运用作业技术,及时发现并排除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使每个过程、每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Z质量检验的目的之一是看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合格。( )Z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PDCA循环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或阶段,并且是其螺旋式上升的基础。()Z质量管理是质量改进的一部分。()Z注册登记表由企业以小组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发放、登记编号和统一保管。()Z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而改进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保证能力。()Z质量控制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增强企
10、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而质量改进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和配备必要的资源,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Z组织的内部顾客主要有上下级关系顾客、平行职能关系顾客、流程关系顾客。()Z.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确定项目选择及项目优先级是黑带大师的职责。()二、单项选择: B( )标准中对审核的定义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ISO9000 ISO9000:2001 ISO9000:2005 ISO9000:1999 C产品检验由认证机构向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查认可、计量认证合格的承担产品质量认证检测任务的检
11、验机构下达“( )”。企业质量体系检查报告 产品检验委托书样品检验报告 产品质量认证委托书 C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本身的检验应以( )。操作者自检为主 专职检验人员巡检为主 操作者抽检为主操作者自检为主,专职检验人员巡检为辅 C常用于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的图是( )。直方图 排列图 因果图 散布图 C查看供方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核实性的检查属于( )的工作。首批进货检验 批量进货检验 工序检验 完工检验 C抽样检验中如果样本不合格品数d小于等于合格判定数Ac,则认为该批产品( )。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重新检验 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C抽查方案的抽检特性曲线称为( )曲线。NC OC DC AC
12、C处在质量改进区域内的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或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大于( )。70% 50% 40% 60% C产品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是(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鉴定成本 C产品质量法(31)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第30条 第31条 第33条 第34条 D对一批产品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过程或每一项服务都进行检验属于( )。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 工序检验 固定检验 D对于一个理想的抽检方案,当pp。时( )。批接收概率L(p)=1,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接收 批接收概率L(p)=0,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拒
13、收 批接收概率L(p)=1,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拒收 批接收概率L(p)=0,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接收 F返修分析中当销售量位于u1和u2之间时,为( )。全部返修区 部分返修区 停止返修区 返修区 F服务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 )的需要为准。质量方针 技术性质量 质量目标 功能性质量 F服务是不可预测的,要解决该问题应该是( )。减少服务弹性 增加服务弹性 改善服务质量 延长服务时间 F服务的定义是( )。有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有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一项活动的结果 无形产品,在供方和
14、顾客接口处完成的一项活动的结果 G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87)年正式发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G采用过程检查表的缺陷是( )。缺乏深度 缺乏广度 部门有重复审核 部门无重复审核 G孤岛形直方图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分组过多 分组过少 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 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了一起 G根据正态分布的结论,在生产正常的条件下,控制图中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一侧的概率只有( )左右。0.5 1 1.5 2 G广义的质量控制包括了质量环中( )个环节的所有质量控制职能活动。9 10 11 12 G工序需加以控制,否则易产生较多的不合格品的情况。这属于哪种工序能力分析的解决方案?工序能力充
15、足 工序能力够用 工序能力不足 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GG顾客满意指数的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费耐尔博士于(1994 )开始创建的。G贯彻执行“三检”制,组织本班组员工严格执行质量文件,正确填写质量检验记录的人员是( )。经理 总工程师 车间主任 班组长 G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要求,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和首件交检,做好工号标记,主动挑出和隔离废、次品是( )的责任。经理 总工程师 工人 班组长 G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和政策,领导、组织和检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是( )。经理 总工程师 车间主任 班组长 I ISO9000:2005(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
16、)。 质量意味着规范或要求 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IISO的创始成员国有(25 )个。J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属于一个组织的(高层 )管理活动。J检验的职能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 )。保证职能 预防职能 监督职能 报告职能 J检验的目的就是按( )检验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工艺 图纸 标准 计量 K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戴明 休哈特 朱兰 石川馨 L.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模式是指( )。设计、测量、分析、改进、检查 设计、方法、调整、改进、控制 定义、测量、分
17、析、改进、控制 定义、方法、分析、改进、控制 L. 6水平对应的缺陷率是( )。ppm 6210ppm 230ppm 3.4ppm M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 )的概念。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社会质量管理 M某厂的质量方针是“科技领先、优质高效、顾客至上”,其工厂的质量目标为:“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8%,工序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3%,顾客满意率为98%。”对该案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本例中的“科技领先”没有制定相应的目标以便进行考核 、N能够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是( )。排列图 因果图 分层法 直方图 PPDCA循环
18、包括的四个阶段是( )。策划、实施、检查、反馈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计划、实施、学习、改进 方法、展开、整合、处理 PPDCA循环中“回答5W1H”属于( )阶段的工作任务。P D C A P排列图中按照累记百分数把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三类,其中080%的叫(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一般因P排列图法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有( )。发现质量存在的问题 寻找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 寻找主要原因 检查措施是否有效 Q汽车的速度、牵引力、耗油量、废弃排放量等属于( )。技术性的质量特性 品质性的质量特性 环境性的质量特性 人为性的质量特性 Q全面质量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但真正取得成效的却是在( )。 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拼音排序 质量管理 复习资料 拼音 排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