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厂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注塑工厂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工厂作业指导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塑工厂作业指导书 本标准为IQC对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3职责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4工具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4.2打火机。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5.4 照明:60W日光灯下。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6检验项目及要求6.1塑壳6.1.1外观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c.非喷涂面不能有
2、喷涂印。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6. 1.2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a.五金槽的尺寸。b.外型轮廓。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6.1.3材质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6.1.4试装配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6.2五金件6.2.1尺寸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6.2.
3、2外观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7检验方法7.1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7.2尺寸 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8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9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10 质量评定10.1检验办法 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按按GB/T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10.2缺陷分类10.1 A级来料附件一执行。10.2 B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10.3 C极来按客户承
4、认样品进行检验。塑胶验货标准1、 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公司品质标准,对胶塑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2、 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之。3、 定义:3.1 缺点(defect):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4、 职责: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5、 作业内容5.1.1*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5.1.1.1A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正面的上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产品后
5、露在正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2C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内面(里面或指定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3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它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5.1.2 非*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以客户要求 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5.2 注意事项5.2.1 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5.2.2 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五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结果。5.2.3 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40W日光灯源下1.5米范围内。
6、5.3 缺点类型5.3.1 尺寸 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同意。5.3.2 塑胶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5.3.3 塑胶件表面缺点5.3.3.1 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5.3.3.2 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5.3.3.3 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5.3.3.4 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5.3.3.5 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5.3.3.6 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5.3.3.7 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
7、现于顶针背面。5.3.3.8 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5.3.3.9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5.3.3.10 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5.3.3.11 过火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5.3.3.12 修饰不良修理产品毛边或进料口不确实。5.3.3.13 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一般是因为潮湿空气被凝聚。5.3.3.14 异色条纹颜色变化,可以是条纹或点。5.3.3.15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塑 工厂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