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3三个地带比较 ( ) A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
2、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
3、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的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8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秋季)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
4、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910题。9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10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增加农产品的进口 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A B C D1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5、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三峡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主要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12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 ) A巫峡 三斗坪 湖北省 B西陵峡 三斗坪 湖北省 C瞿塘峡 三斗坪 重庆市 D西陵峡 南津关 重庆市13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砘、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 ( ) 减轻温室效应 减少“白色污染” 防止土地沙漠化 减少水污染 减少酸雨 减少长江下游的水患 A B C D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
6、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读下图,回答1517题。15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16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17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1820世纪80年代,深圳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 政治因素 B气候因素 C经济因素 D资源的开发19.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
7、指标为依据的是 ( )干湿区 热量带 文化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A B C D 读图,回答2021题。20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据此回答2223题。22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对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气象灾害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 A在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B有利于减少臭氧“空洞”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C有利于防
8、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23关于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如果图中海域为渤海,每年6月16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为伏季休渔时间,执行这一决定的省区是 ( ) A山东、江苏、辽宁、天津 B山东、辽宁、河北、上海C山东、辽宁、河北、天津 D辽宁、河北、浙江、天津25伏季休渔这一决策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综合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