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社会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总结社会心理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概述一、 研究对象的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定义心理学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G.W.奥尔波特个体心理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影响社会学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综合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现在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公式:B=f(P , 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情境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社会心理定义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二、 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分期时
2、间特点哲学思辨器(启蒙期)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对人性的争论经验描述期(形成期)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观察基础上客观描述和分析实证分析期(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实证、定量、应用三、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联想(经典的条件发射)、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社会交换轮霍曼斯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人在交换中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共有五个命题。布劳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的活动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米德通过符号互动,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符号:指语言、文字、记号等精神分析论佛洛依德意识与潜意识“力
3、比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荣格集体无意识霍妮文化因素论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一、 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相关知识社会化的概念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再社会化的概念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交到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数理想: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社会化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性别(人格)、性别角色(态度与行为)道
4、德的社会化和政治的社会化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社会角色的概念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的分类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如父母:成就角色如老师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性角色如公务员:开放性角色如朋友按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性角色如企业家:表现性角色如教授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最严重)三、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身份与自尊的相关知识自我的概念(古老课题)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主我是认识的主题,观察者:客我是认
5、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是心理自我身份的概念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自尊的概念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的需要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影响自尊的因素亲子关系,即慈爱、要求一致、尊重、给予自用平等:成功行为的
6、反馈:选择优势活动扬长避短:和相近似的人比较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一、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相关知识社会知觉的概念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经验图式即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的作用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二、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的效应与印象管理概念解释知识点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机制。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最新或得到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识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型印象
7、,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简化社会知觉过程有限经验的刻板印象有消极作用总体印象人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情感和逻辑的一致性形成的印象,总体印象包括加权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四点。三、 归因归因及其理论归因的概念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即归纳行为的原因行为原因的分类内因与外因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8、,可控性因素变化的预测:不可控因素准确的预测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的。内控者和外控者:内控者的态度和行为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归因一致性共同性特异性刺激客体高高高行为主体高低低背景低低高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 主要的社会动机五种社会动机社会动机的分类知识点亲和动机越恐惧越亲和,越焦虑越不亲和:长子长女更容易合群成就动机影响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实战才干的机会权力动机引发因素:社会控制的需要、对无能的恐惧侵犯动机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侵犯的原因
9、:侵犯是一种本能;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利他动机他人的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利他技能重点难点解析: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主见下降的趋势。二、 社交情绪四种社交情绪概念社交情绪的分类概念社交焦虑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妒忌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的情绪。妒忌具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羞耻个
10、体因为在人格、能力、外贸等方面的缺憾,或思想行为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内疚个体因为自己对实际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第五节 态度一、 态度形成关于态度的知识点态度的概念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向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的成分ABC模型: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主导地位)A、行为倾向成分B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态度的属性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态度的形成经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二、 态度转变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要素影响因素内容传递者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
11、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立场传递者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会让人怀疑其说服动机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吸引力高吸引力的传递者容易说服别人沟通信息信息差异差异越大越不容易转变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信息情绪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好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效果较好接受者或目标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内化了的态度,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与个体需要密切相关的态度不易转变 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者以及社会赞许动机强时容易被改变个体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和自我
12、防卫策略(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情境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警可促进其态度改变,但预警也可能抵制说服的作用分心有双重作用。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姜辉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形曲线关系态度转变理论理论名称内容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态度改变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平衡状态,即P、O、X都是肯定,或其中一种肯定,两种否定认知失调论当各种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识失调,进而
13、造成不愉快的紧张状态社会交换轮态度是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代数和第六届 沟通和人际关系一、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沟通的结构和沟通网络沟通的概念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沟通的结构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全信息式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二、 体语沟通体语沟通的分类体语(身体语言)知识点目光眼睛是最有效的线路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但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肿反映出来面部表情目光和面部表情是惊喜信息沟通的体育形式、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
14、致身体运动和触摸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姿势和装饰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人际距离可分为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三、 人际关系、人际因袭、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因袭、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的相关知识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和平等原则人际吸引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性、互补、外贸、才能、人格品质(真诚是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品质)人际互动主要形式合作与竞争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从众的类型真
15、丛冲、权益从众和反从众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社会促进(社会助长)他人在场,提高绩效,反之陈社会抑制社会懈怠(社会逍遥)群体中完成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模仿的概念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的意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塔尔德模仿律的主要内容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下降率: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的倾向几何级数率:模仿以几何级数增长先内后外率:优先模仿本土文化暗示的概念指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是指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社会感染的概念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有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四、 爱情、婚姻与家庭爱情、婚姻与家庭的相关知识爱情雨喜欢的区别点依恋、利他、亲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亲密、激情、承诺组成的三角婚姻的动机现代社会,爱情(包含性)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远离的“自我”和夫妻的性差异古普塔的研究由爱情而结婚的夫妻,结婚5年后情感会减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