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_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政治经济学_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_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体力劳动为尺度 B. 脑力劳动为尺度 C.简单劳动为尺度 D. 复杂劳动为尺度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
2、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联系不大C.成反比 D.无直接联系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8、.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保管费 B、运输费C、包装费 D、广告费9.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A.一般产品生产过程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C.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D.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10.超额剩余价值是
3、 ()A.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商品的价值高于商品价格的差额D.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1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C.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D.行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12.货币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A.P W G W PB.W G W P WC.G W G P W D.G W P W G13.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历史和道德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D、商品的供求关系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
4、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15.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16.股票价格是 ()A.股票的票面金额 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C.公平收入的转化形式 D.股票收入的资本化17.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C.金融资本的形成 D.金融寡头的统治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将一定资
5、本注入私人企业B.垄断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C.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形式上的结合D.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19.“二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跨国公司D.世界银行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A.制裁与反制裁,侵略与反侵略B.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C.战争与和平,奴役与自由D.掠夺与反掠夺,倾销与反倾销二、多项选择题2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A.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
6、反作用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态22.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C.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D.具有特定目的和形式的劳动E.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23.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A.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C.导致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D.引起发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E.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趋势24、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率的过程C.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D.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E.劳动力转化
7、为商品的过程2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A.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的现象之一C.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D.彻底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E.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2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v + m) =c B.( c + v+ m) =cC.(c + v + m) =c +c D.(c + v+ m)+(v + m)+(v + m)E.(c + v + m) =(v + c) +(v + c)27.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周转速度C.资本数量的大小 D.资本有机构成的高
8、低E.可变资本的多少28.借贷资本的主要特点是( )A.它是一种职能资本 B.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C.它是一种财产资本 D.它具有其特殊运动形式E.它是一种交易的逐步29.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方法有( )A.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别B.运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速度C.运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D.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物价水平E.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市场商品流通量30.战后,跨国公司广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B.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C.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产物D.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革新E.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辨析题(先辨别正误,再加以分
9、析。每小题4分。)1.生产一件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2.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3.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 4.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5.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垄断形成后竞争便会消失。()三、辨析题1.生产一件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2.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3.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 4.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5.垄断是在竞争的
1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垄断形成后竞争便会消失。(四、简答题1.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2、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3.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是什么?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五、论述题 1、 试述发展中国家力争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C5.A6.D 7.D8.D 9.B10.B 11.C12.D13.C14.A15.D16.D 17.A 18.B 19.C20.B二、单项选择题 21.ADE 22.ACE23.BE 24.AD 25.ACE 26.ACD 27.ABD 28.
11、BCD 29.ABC30.ABCD三、辨析题1.错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各个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2.正确。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是因为在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只能产生于生产过程。但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商品所有者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生关系,生产要得以进行,需要在流通中购买生产要素;生产结束后,要在流通中出卖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3.错误。两种划分的目的是不同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
12、值生产的影响。4.错误。土地不是商品,也就没有价值,因此,土地价格并非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拥有土地者可以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地租收入,所以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5.错误。垄断形成后,从自由竞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而且竞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显示出:“垄断竞争”的特点。四、简答。1、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1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2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3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每个人提供给社会的
13、只是自己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也只能以劳动为依据。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所以实行按劳分配。2、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 ,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M=mvn
14、 。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M=M/v=mn。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3.商业利润从表面上看,是来自销售价高于购买价的差额,实际上,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把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购买商
15、品,然后按商品的生产价格销售出去,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的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具体原因是: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凭借国家的力量扩大国内外市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巨额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需要国家出面参与。现代工业发展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需要国家干预。社会化的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国家组织和参与。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第一、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与剥削,为了促进共同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
16、的斗争。这一斗争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出现高潮。第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思想有: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人和别国无权干涉。各国对自己的资源拥有永久主权,发展中国家对外国跨国公司有权实行控制、监督和管理,直至采取国有化措施。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在出口原料、初级产品和进口制成品价格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惠待遇。各国都有全平等地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要对现有国际机构进行必要的改组,加强联合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以改变发展中国家无权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援助,并不附任何政治条件。在商品、贸易、金融等重要国际经济领域进行必要的改
17、革和调整,改变现有世界生产、金融和贸易格局,使各国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第三、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的进展不大。80年代以来,发展中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发达国家加强贸易保护等,更加激化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第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意义重大,有利于从经济上铲除新殖民主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一、单项选择题1.部门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A)各企业之间利润的平均化B)部门内部利润的平均化C)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D)超额利润平均化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问题 B)社会消费资料的销售问题C
18、)社会市场供需的平衡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使用价值是() A.物的有用性 B.商品特有属性 C.一个历史范畴 D.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 D. 社会必要劳动和个别劳动5.单位商品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联系不大C.成反比 D.无直接联系6.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可以只是纸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7.价值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某个社
19、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8.资本总公式是()A.W G W B.G W GC.G W G D.G G 9.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统一D.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统一10.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B.利息率C.平均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1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A.相互竞争中实现的 B.相互协议过程中实现的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D.加速资本周转过程中实现的12.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A.P W G W PB.W G W P WC.G W P W GD.G W P W G13.社会
20、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A.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B.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问题C.社会消费资料的销售问题 D.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1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垄断竞争的结果C.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D.自由竟争的结果15.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是()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16.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B.土地的有限性C.土地的私有权垄断D.土地肥力递减17.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 ()A.竞争手段实现的B.宏观调控实现的C.垄断价格实现的D.工业企业实现的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