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整合.doc
《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整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识字的方法,借助学习工具,扫清阅读的障碍。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2、通过学问,了解写景文章的一般写作规律。那就是:既可以按照市、 ,又可以通过景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衬托。3、继续练习默读课文,不断加快默读的速度;边读边感受可闻所描写的景色和叙述的事情,想想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精彩的内容反复朗读,与美德结伴,与文明同行,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6、火烧云【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的等词语区别。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2、学习按时间顺
2、序理清课文脉络;进行扩展说话训练。3、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4、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出示课件)1什么叫“火烧云” 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A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3、)B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学生朗读这句话。C评价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同时白
4、猪、白狗、白胡子也会变成不同颜色呢?(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同,反光的能力不同,天空上云薄的厚度不同,说明霞光使地面一切变了颜色,而且是让人想像不到的。)如果你在当时,看到如此情景,你的心情会怎样?(惊喜高兴)请把你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出来。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A 什么是恍恍惚惚的?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1学生自由朗读三六自然段。2学生交流。(板书:颜色、形状 多快)3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师:请你读课文的第三
5、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都有哪些颜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边交流边课件出示)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4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师:是呀,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而快,形状
6、同样如此。请你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自由读)学生交流。作者在描写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马是跪着的。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学生交流。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不过这次读老师有个要求,我们班很多同学的朗读非常好,我想请同学当配音演员分
7、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学生配音。全体配音(请大家深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吗?(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师: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师: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请同学来欣赏。(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你能不能也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学生练笔。师:我们一起来交流,
8、谁愿意先发言?(教师穿插范例)1.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2.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3.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4.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
9、,“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四、学习“火烧云下去了”小结: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六、质疑问难,妙在延伸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七、布置作业写段练习: 用优美的文字把火烧云变化的情景写出来。板书设计:7、蝴蝶泉【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能结合文后的注释及译文,读懂短文的意思。知道课文描写了蝴蝶泉泉水的清冽、树的奇特、蝶的优美。【教学重难点】结合文
10、注释及译文读懂短文,感受蝴蝶泉泉水的清冽、树的奇特、蝶的优美。课前准备:收集蝴蝶泉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你知道蝴蝶泉吗?简介: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那里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币于池中。师:明代有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写过这样一篇文言文,介绍蝴蝶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2、出示课题:蝴蝶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分句读。3、小组学习:结合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三、理解句意,感受泉清、花奇、蝶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交流感悟1、出示句子:有大树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
11、窍而出,清冽可见。*重点理解“倚、漱、冽、鉴”的意思。* 这句话主要写出合欢树下的清泉清。* 指名读;男、女生读2)第2句:重点理解“须翅栩然”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花形奇特。*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写几句话。(出示:每年农历四月初,_。)* 指导朗读,读出花朵的奇特。3)第3句:重点理解“络、绎”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蝴蝶美。* 指导朗读师:你知道为什么万千蝴蝶会聚汇于蝴蝶泉?* 课外资料交流:清凉湿润,草茂花繁,适合蝴蝶生长;花开满树,花形似蝶,且树叶能分泌密汁粘液,蝶喜食;正是蝴蝶交尾产卵季节。4)第4句:重点理解“俱、群、已”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游人多。* 指导朗读2、
12、齐读全文,选“蝴蝶泉一奇”背一背。3、指名4人背。四、总结全文1、小结:徐霞客笔下的蝴蝶泉也像这样,在集会。这里既有蝴蝶一样的花,又有成千上万的活生生的蝴蝶在聚会,难怪人们把这里叫做蝴蝶泉。(齐读课题)2、配乐朗读全文五、展开想象,课外拓展1、依据课文,画一画你脑海中的蝴蝶泉。六、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蝴蝶泉泉清、树奇、蝶美的盛景,并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泉清花奇蝶美游人多8、荷兰的花【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炽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的意思。并能积累描写郁金香形状和颜色的好词佳句。2、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3、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体会是用反问句可以使语气
13、更加强烈,感情更加真挚。4、能联系课文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从中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挚爱、对花的执著以及花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5、能仿照课文第三或第四节的写法介绍一种中国的花。【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挚爱、对花的执著以及花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能仿照课文第三或第四节的写法介绍一种中国的花。【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荷兰的情况,如:国花、风俗等。2、收集有关中国花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板书:荷兰师:你知道荷兰这个国家吗?2、生交流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思是“低洼之国”。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与海面,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
14、人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3、结合交流学习第1节1)引读第1小节,注意“像万里长城一样、千顷”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义。师: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提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公里。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正因为这土地是荷兰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缘故,他们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和执著的感情。看看,他们喜欢在这土地上做些什么? 2)女生读第2节;交流(种花)二、学习3-5节,体会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师: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尤其喜欢郁金香。课文哪几小节为我们介绍了荷兰人的最爱,郁金香呢?1、指名分节朗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郁金香?2、交流:1)形状和颜色随机学习第3节:出
15、示:郁金香图片l 谁来说说它的形状?l 指名读描写形状的句子,比较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l 引读颜色: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理解“姿秀天成”;了解分号的用法)2)人们对郁金香的痴迷师:作者通过两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l 小组读l 这一小节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师:正因为他们爱郁金香,所以把它定为国花。l 你们知道我们的国花吗?(牡丹)3)由来和栽培师:为什么要介绍郁金香的由来?l 同桌讨论l 交流:表现了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师:那不知名的野花原本是怎样的?找找有关词语。l 交流:暗淡柔弱 小而可怜师:而好多年以后,这暗淡柔弱、小而可
16、怜的野花出落得3、出示句子: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1)读读句子,试着提问,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2)结合第3节,回顾郁金香的形状和颜色,体会它的完美。师:荷兰人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将原本暗淡柔弱、小而可怜的郁金香栽培成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郁金香。3)齐读句子三、学习6-10节,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师: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创造出来的美。1、学习7-9节1)自读7-9节,完成填空出示: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 )花篮,里面插满了( )。横跨江河的桥头上,你会
17、发现( )。窗口放满了( ),( ),( )。2)交流3)说说你的感受:荷兰人的生活离不开花4)齐读填空师: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效果有什么不一样?(语气更强烈,感情更真挚。)2、指名三人读7、8、9节;其余读6、10节(体会总分总结构)四、总结拓展1、学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荷兰的花为题?有一句话说说荷兰人和荷兰花的关系。2、齐读全文3、我国也有许多娇艳美丽、值得夸耀的花,请你仿照课文第3或第4节,介绍一种“中国的花”,小组内先说说。五、布置作业:1)小练笔:中国的花2)积累描写郁金香的语段【板书设计】形状和颜色人们对郁金香的痴迷 荷兰人的生活
18、离不开花由来和栽培9、叙利亚的卖水人【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若干个。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驻足而观、幽幽怨怨、稚气、恍惚间”等词语的意思。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继续尝试在读句子时静心思考、提出问题。3、再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领略叙利亚的纯朴民风,感受叙利亚卖水人的质朴可爱。【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感受叙利亚卖水人的质朴可爱。【课前准备】了解叙利亚的风土人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看叙利亚旅游风光图片。1、看了图片,让我们领略了异域风情,叙利亚的确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可美中不足的是那里的气候却令人不能忍受。(出示课文第一小节)2简介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出示
19、,)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靠土耳其,东南邻伊拉克,南连约旦,西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83公里。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师:正因如此,叙利亚的卖水人成为了那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3、出示课题:叙利亚的卖水人 (齐读)二、学习课文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节写叙利亚的卖水人,他们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2、交流:可以使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谈自己想法。板书: 出尽奇招纯朴可爱人情味浓3、细读课文思考:他们为什么要出尽“奇招”?卖水人做生意的招数“奇”在哪里?4、小组讨论并交流1)
20、联系第2、3节:l 到处都有卖水人(抓住“不论不论都”朗读句子。)l 盛产水果,价格便宜师:比方说。2)“奇”表现在“堆得好象小山一样高”“满满地插着”“五彩缤纷”“相互争艳”“奇特”“驻足而观”等词语。(理解“驻足而观”)l 指名读师:卖水人为了招揽生意,因地制宜(当地盛产水果),于是想方设法用鲜艳的色彩,奇特的图案吸引游客。l 理解“橙山”“破财而饮”的双引号的作用。l 吹笛卖水的方法也可称为一奇。5、默读第6节,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预设:1)“咿咿晤晤”为什么要用双引号?2)“幽幽怨怨”的笛声怎么会吸引游客呢?3)为什么说人会“浸浴”在笛声中?4)“浸浴”在笛声中,人的心怎么会凉
21、呢?5)为什么作者称吹笛的卖水人是最可爱的?6、是啊,卖水人为了招揽生意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让人不得不“破财而饮”。可在做生意的同时,卖水人又不乏浓厚的人情味。1)出示句子:喝到第三天时,他竟对我们说:“你们晚上喝的,就不必付钱。反正,我也要收摊了!”理解“竟”:出乎意料。做生意哪有不想赚钱的道理,何况,果汁便宜利润少,卖水人原本就赚得不多。2)有感情朗读第8节根据注释理解“君子国”的由来并体会卖水人的纯朴可爱。7、小结:叙利亚的卖水人质朴可爱,有浓厚的人情味,难怪作者会说最令他难忘的不是那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三、语言直播厅1、 假如你是游客,你会光顾哪个卖水人的摊位,为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第二 单元 教学 整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