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房地产价格无论是某一点的均衡定价中枢,还是跨时间的变化趋势,其内在的核心驱动力均来自与房地产需求的“基本面”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及家庭的裂变速度。无论是繁荣期还是衰退期,这种背离都直接或间接的产生于一些具有放大或收缩效应的因素收入波动、利率和金融杠杆。一个国家的住宅需求总量是由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及家庭的裂变速度决定的,商业房地产的需求则是由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祥地产产业及服务业的转移速度决定的。处于衰退周期之时,库存和住宅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最大负面冲击因素,因此,如果去库存没有结束,房地产投资没有见底,则衰退必将持续。与房地产投资、库存、耐用品消费相比,一旦经济陷入衰退,商
2、业设备在经济低谷徘徊的时间最长,且下跌的深度最大,回复所需要的时间跨度也最长。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是最早的经济衰退预警指标,房地产投资触底反弹则是经济复苏的先导性驱动力。一旦房地产实现复苏,则将带动汽车耐用品消费走出低谷,因此,经济周期实质上是一个房地产与汽车推动的消费周期,而不是设备投资的商业周期,后者更像是经济周期的伴生品。伴随量价双重衰退比有量无价的房地产周期引发的经济衰退深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且累积的损失更大。调高的利率在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在货币供给量及股价、地价等资产价格上发挥效力,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在利率上升之后也保持高速增长,1990年4月-6月期间其增长率达到泡沫期的顶峰,
3、之后到同年10月-12月为止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另外股价从1989年之前的持续上升,进入到1990年的急速下跌,到了9月比股市最繁荣时期缩水了近一半,地价的变动迟于股价,到1991年左右才开始下落。融资自由化导致银行贷款业务规模和贷款利率面临下降趋势。融资自由化进程的标志就是无担保公司债的批准发行。利率自由化和业务管制自由化导致银行的不动产贷款增加。以可转让存款(期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为开端,分阶段是实现大额存款的利率自由化。业务管制自由化促进了自由利率存款范围的扩大。企业的净值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企业的净值越大,可供抵押的资产越多,越有利于获得比较便宜的贷款。房地产市场
4、上房价或地价上涨时,一方面会使企业资产价值升值,另一方面会致使企业营业收入增加从而现金流增加。前者将会降低企业贷款的代理成本,后者将使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上升。由于泡沫期间房地产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商品,因此企业选择购买土地,而不是增加投资以扩大再生产,这就导致土地价格加速上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抵押能力,企业因此可以继续通过抵押贷款增加对土地的投资,造成了以投资抬高价格友谊价格吸引投资的恶性投机循环。房地产泡沫之所以破灭,房价下跌,其直接原因是供需发生了逆转。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仍然处于上升周期,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主要是部分熨平周期性的过度波动。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所采取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应避免
5、引发“每一轮调控引发下一轮更大幅度上涨的怪圈”,并侧重于供给调节而并非需求调节,如果考虑需求调节的话,则应侧重于抑制投资性需求,避免造成对合理消费性需求的误伤。购买土地房地产市场的真正问题是:房价反映的是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的价格,而不是他所创造的流量收入即房租的价格,结果是,房价相对于出租费用会出现异常上涨。因此,这里真正的问题是房地产的资产属性,高房价和房价高涨只是一种表征现象,而非实质。首先,城市化和土地供给的低弹性制造了房价与地价上涨的预期;其次,宽松的金融政策是房价与地价高涨的充分条件。中国的地产调控基本延续了这一逻辑:2007年至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中国经济的周期性特征
6、是过热和通胀,地产调控的目标自然是抑制投资和需求;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因此房地产调控也由紧到松,开始鼓励房地产投资并扶持合理的住房消费,房地产成为应对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一季度,普遍的担心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会引发经济过热,而2010年二季度后,新的担忧却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会引发经济硬着陆。这种戏剧性变化说明房地产行业过度的顺周期波动是宏观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源泉。通过对比日本三个历史时期房地产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可以看出:工业用地价格的上涨反映了第一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住宅需求上升的时候,土地供给大幅度增加往往是抑制地价和房价上涨最有效的手段;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
7、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由商业用地价格的高涨带动的,这是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宽松的货币与宽松的信贷是今天我们反思“日本式泡沫”时最应该关注的两个最突出变量,这也是中国所面临的较大风险所在。从目前信贷投放结构来看,过量的资金由于更容易得到担保而涌入利润较高的房地产市场,众多大型企业也纷纷涉足房地产领域,同时,一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担保能力差融资困难,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人口红利主要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被抚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不断升高的一段时期。日本房地产发展路径催生中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几大因素: 房屋租售比是国际上用以判断房产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存在泡沫的普遍指标,是反映楼市健
8、康与否的晴雨表。一般而言,租售比1:200到1:250之间意味着区域房产运行良好;而超过1:300的租售比警戒线,就意味着房价偏离房产价值。如果经济趋向下滑,这意味着弱化房地产对GDP的作用将会是一个增量变化与渐进的过程:2011年和2012年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窗口,而且城市速度在达到峰值后会出现明显的回落,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度将不可避免的放缓,这意味着潜在的增长率下滑难以避免。因此,在经济增长面临趋势性下滑的约束下,如果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跟进,为了维持适度的高增长率,宏观政策进行反向调节的压力会大于以往,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及其产业杠杆效应仍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9、房地产目前仍然是宏观经济进行逆向调节的重要工具,而地方政府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外部量化宽松和低利率环境意味着外汇占款流动性的被动释放在过去几年一直是房价上行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性收紧是房价上涨最为关键的抵制因素。有效住房需求的一个合理判断是年按揭收入比房地产行业需要实现两个良性循环:第一,要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开放上能在回落时期保持一定的开发和投资增速,打破追涨杀跌的怪圈;第二,要防止政策叠加加剧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就需采取足够有效的措施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大土地供给,使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出现相匹配的价格调整,从而对冲商品房建设的减少。“金融杠杆”功能的
10、缺失意味着保障性住房只能部分对冲房地产行业的回调压力。对于政府来讲,商品房的储备土地可以被用于银行抵押贷款,从而带洞地方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开发商投资支出;对于购房家庭,由于不拥有全部产权,保障性住房不可能用于资产抵押,从而增加家庭的消费支出能力,也不会因为房价上涨而享受资产增值的收益。从另一角度看,拥有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将会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者。房地产面临着不少重要的发展机遇:首先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的推进、房地产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将使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的三大背景。其次,劳动力、资源和土地将为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设定成本约束;再次,未来商品房市场与邦张性住房市场所形成的的“双
11、线格局”将逐渐明朗化。从区域上看,未来中西部地区,从城市上看,未来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郊区,将会面临更为广阔的城市化空间,这将为房地产市场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 住宅预售的监管:一、严格的准入条件;二、严格控制预售资金的支付节点和支付比例;三、严格预售款的第三方专门管理制度 中国城乡二元的土地所有权结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出让金收益全部归地方支配的收益分配制度是制约我国土地供给的三个重要因素。未来需要将农村建设用地转变成城镇建设用地。 从公司财务角度讲,一个行业或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当前之所以初步判断中国房地产行业正进入显著的调整阶段,基本的出发点也是基于这样两个视角,即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双高”时代即将面临根本性的转变。保障性住房的问题1、 资金、分配和退出机制2、 存量公房的维修、管理和产权处置3、 增量公房的供给方式是侧重于供给端补贴,还是侧重于需求端补贴。国际经验:在保障房缺口比较大的情况下,补贴攻击方;在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补贴需求方。4、 初试政策边界。为何而建?为谁而建?如何建?建后如何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