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说课稿永嘉县黄田小学 朱林益 2013年5月10日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与第118页做一做。2、 学情与教材分析在本节课里,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历过植树活动、上下楼梯等等这些“植树问题”的原型,只是还不能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模型联系起来。本课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在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等思考过程中,探究并掌握植树问题中的规律,也
2、为今后学习“两端都不种”和“封闭图形中植树”等不同情形的植树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教材中四幅情境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启示着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精神,体现出新课标理念。3、 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初步建立数学模型,感受数
3、学的化繁为简思想。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两端都栽”的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二、说教学方法1、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4、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且新课程要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理念,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1)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究、合作,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合作中完善自己独
5、特想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做好铺垫(1)认识间隔以及间隔距离师:同学们,会排队吗?先上来4位同学,排成一队,每两人相隔1米。学生自愿上台排队表演。师指出:同学们,每两人相隔就称为1个间隔,4人排成一队,一共形成3个间隔;“每两人相隔1米”这就是间隔距离。(2)认识手指之间的间隔师:同学们,间隔问题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手指之间也有间隔,请大家伸出5个手指,看一看有几个间隔。(3)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遇到间隔问题的知识,请看课件,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里树与树之间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广角 植树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