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这三方面进行阐述。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
2、能力。“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
3、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
4、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思路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6、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五)教学探讨(小数乘整数)下面我就其中的一节课来谈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本节知识包括单元主题图、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一1-6题。重点突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例1的教学中,由于题中采用的蔬菜单价是小数、买菜的数量是整数的方式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情境,这就给教师 的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单价调整为整数,唤起学生对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
7、积极回忆后,再把单价改成小数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供借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计算方法。在探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讨怎样利用原有知识来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用连加的方法算”,也可能提出“把元化成角来算”,这时教师要重点抓住学生对新知识探讨有积极意义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做”,让学生明白这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思路后,再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积极地思考,探讨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2的时候,要加强和例1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例2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
8、考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问题。这是小数乘整数计算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小数乘法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师指出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可以这样写竖式”,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不同的是,在思考确定积的小数点时,一定要用2560的整数积1500为基础,数出与因数同样多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两个例题教学完以后,应该组织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重点思考“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样总结出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按照这样的操作规则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课堂活动是用议一议的方式沟通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
9、联系。教科书用图画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4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看成整数相乘,乘出积后还要确定小数位数。这样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练习设计:练习题可以用红星等你摘的方法来出现。?练习一第1题口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口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理解不但要注意两个数相乘的口算过程,还要注意因数的小数位数。第2题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用第一竖列的积填写后面表格里的积,填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
10、样填,通过这样的追问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第3题明确用笔算、感受到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第4题用连线的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第5题是计算图形面积的问题,有关的图形面积公式学生是早就掌握了的,不同的是图形的边长由整数变成了小数,由此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现在学习的知识与原来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第6题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计算出结果外,还可以通过上下排积的变化比较,让学生感知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的现实性都很强,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一是
11、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二是重视学生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教学中采用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同时出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有知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从而产生认知的需求;三是重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探索过程,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感知加深理解运用升华”的过程,这样不但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还有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四是注重主题图的运用,首先运用主题图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用主题图中的问题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接着又回到主题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2、最后利用主题图为学生再造认知冲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多提宝贵建议。(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
13、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
14、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思路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
15、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五)教学探讨(小数乘整数)下面我就其中的一节课来谈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本节知识包括单元主题图、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一1-6题。重点突破小数乘整
16、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例1的教学中,由于题中采用的蔬菜单价是小数、买菜的数量是整数的方式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情境,这就给教师 的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单价调整为整数,唤起学生对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后,再把单价改成小数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供借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计算方法。在探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17、方法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讨怎样利用原有知识来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用连加的方法算”,也可能提出“把元化成角来算”,这时教师要重点抓住学生对新知识探讨有积极意义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做”,让学生明白这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思路后,再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积极地思考,探讨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2的时候,要加强和例1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例2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问题。这是小数乘整数计算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小数乘法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师指出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可以这样写竖式”,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
18、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不同的是,在思考确定积的小数点时,一定要用2560的整数积1500为基础,数出与因数同样多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两个例题教学完以后,应该组织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重点思考“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样总结出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按照这样的操作规则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课堂活动是用议一议的方式沟通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联系。教科书用图画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4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看成整数
19、相乘,乘出积后还要确定小数位数。这样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练习设计:练习题可以用红星等你摘的方法来出现。?练习一第1题口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口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理解不但要注意两个数相乘的口算过程,还要注意因数的小数位数。第2题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用第一竖列的积填写后面表格里的积,填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通过这样的追问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第3题明确用笔算、感受到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第4题用连线的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第5题是计算图形面积的问题
20、,有关的图形面积公式学生是早就掌握了的,不同的是图形的边长由整数变成了小数,由此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现在学习的知识与原来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第6题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计算出结果外,还可以通过上下排积的变化比较,让学生感知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的现实性都很强,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一是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二是重视学生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教学中采用整数乘
21、法和小数乘法同时出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有知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从而产生认知的需求;三是重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探索过程,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感知加深理解运用升华”的过程,这样不但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还有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四是注重主题图的运用,首先运用主题图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用主题图中的问题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接着又回到主题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利用主题图为学生再造认知冲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多提宝贵建议。(人教版)五年级数学
22、上册教材分析一、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其教学内容如下表:知识领域单 元小 节数与代数一、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三、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七、倍数与因数倍数、因数;合数、质数;2、3、5的倍数特征;空间与图形二、图形的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统计与概率六、可能性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八、总复习
23、各单元整理与复习;总复习综合应用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这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穿插了3个实践活动。(包括:小数乘法,图形的变换、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可能性,倍数和因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多边形的面积,倍数和因数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一共四个单元的内容。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
24、安排了第六单元可能性。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安排了总复习,和3个综合实践活动,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其中一、三、四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这三个单元的后续学习内容是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单元倍数和因数是小学阶段教学代数初步单元也是终结单元,包含倍数、因数的意义;合数、质数的意义,以及2、3、5的倍数特征,和分解质因数。平移、旋转与对称的内容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三年级重点感受平移、旋转与对称现象,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感知上,本册教材通过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来加深对图形变换的
25、理解。这部分的知识小学阶段不再学习。“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六年级将要继续学习圆的面积。“可能性”这单元是学生在四年级上册认识不确定现象,可以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册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六年级上册继续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二、 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学习架设认知桥梁(1
26、)单元与小节的连接。每个单元都有单元主题图,单元主题图呈现的学习内容与后面每个小节知识学习内容相衔接,例如,第一单元。单元主题图中学生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成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例如,第二单元。这样把单元主题图的内容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感受前后知识的联系,强化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2)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连接。在计算单元教学中,教材的编排都是按照口算、估算、计算、解决问题这样的顺序编排的。估算是在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估算可以转化为口算,计算也可以转化为若干道口算题。而解决问题必须建立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才能教学。但是无论是口算、估算、计算,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27、3)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单元之间也有衔接点,例如第二单元的图形与变换就直接为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做了铺垫。第一单元的小数乘法学习就为第三单元的小数除法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第四单元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必须建立在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强化单元知识的整体意识,强化整册知识的整体意识,是学生能够站在一个高的起点看待数学。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产生-发展这条线索,而重在知识点的反复训练,过关,忽略了整体认知的建构。2.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28、技能。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倍数与因数。这四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因此教材分散在一、三、四、七四个单元编排。教材的编排,在内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注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小
29、数乘法的例1,学生在解决“每千克西红柿1.7元,买6个西红柿多少钱?”的问题时,在探索怎样计算1.76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第一种方法就是6个1.7相加,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体会和理解。大家都知道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在例1教学后,学生做练习册的时候,遇到这样一道题。一种窗帘布,每米18.4元,买1.5米需要多少元?0.98米呢?学生在解决买1.5米布需要多少元时是这样做的。先求出半米的价钱,再用1米的价钱加上半米的价钱。于是我引导学生:你们试一试直接用乘法求出18.4元的1.5倍,看看结果是否相同。学生通过计算获得求一个小数的几倍也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的体会。那么
30、,如何求0.98米的价钱呢?学生不会。我引导学生:如果用这个条的高度表示1米的高度,0.98米的高度如何表示?学生说,用1米的的百分之九十八表示。那么,0.98米的价格就应该是18.4元的多少,学生答,是18.4元的百分之九十八。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用18.4乘0.98,乘得的积一定会比18.4小还是大。学生答道,因为不够1米,所以比18.4元少。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验证。虽然不直接概括小数乘法的意义,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意义有所体会和理解。(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笔算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算法,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教材展
31、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数乘法,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探索,提出关于1.76的三种不同算法;而7页的例1直接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7页的例2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的编排,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
32、等的教学,都是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方法。而在估算、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的例题设计上,教材安排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在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四个单元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小节,学习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空间与图形在编排上突出特点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首先,每种
33、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
34、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还体验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建议1、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不仅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而且是每一个教师所极力追求的。课本中的每一个例题教学都有具体的情景。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数学应用于生活。例如,9页的例4。我在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当我回头反思自己的教学时,才明白,估算的策略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我在课堂教学中过早的总结方
35、法,建立“模型”导致学生单纯性的模仿训练,失去了估算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计算课中的情景创设重在理解算理、算法,而解决问题中的情景创设重在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切忌,计算教学时,因学生基础差,列式困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列式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抓重点。2、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课本编排时已经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例如,18页例2,24页的例1。教师应注意根据不同“类”学生的已有基础状态提出各自不同的“类”要求。例如,对已有一般方法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已有简便算法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种算法与其他方法有什么差异,与哪些方法是一类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帮
36、助这些学生达到比较和区分不同方法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这样处理。注意“并联”随机呈现资源,提供每个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考虑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边共时的关系,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尽可能捕捉学生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资源,并注意用“并联”和随机的方式同时呈现在黑板上。之所以要强调“并联”,是为了改变原来“串联”方式中把大量教学时间用来进行个别学生交流的现象,在时间上为形成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前提性保证,使每个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之所以强调随机,是为了改变原来教师替代学生整理各种资源的现象,在内容上为形成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前提性的保证,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对
37、这些排列随机的丰富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提升学生资源处理的分析和比较、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例如,我在教学18页的例2时是这样做的。3、活动性和探究性相结合。数学学习是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例如:学习“3的倍数特征”,不是直接告之3的倍数特征,只让学生进行验证,而是通过先做“数学实验”来找出3 的倍数的规律,(这个表格中的第一行是圆片的个数,第二行是用这个个数摆出的数,第三行体现了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再用是3的倍数的数对圆片的个数,也就四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学习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是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再例如对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都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
38、究。4、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实验教材将解决问题的教学浓墨推出,凡是计算单元都不再是孤立的就计算而计算的学习。如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50个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有22个,占本单元习题总量的44%。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学习计算的目的是能用它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我们课堂中如何处理应用题教学。 在此我想强调两点,1、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我们有的老师时常会搜集信息尝试解答说出一步表示什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教师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往往在“建立模
39、型”这个重要环节被“弱化”甚至忽视了。学生每次经历解决问题过程都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却不敢采用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有被新课程理念的,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都是要考虑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具备那些条件的吗?这个过程不就是一个数量分析的过程吗?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从数量关系分析的角度去构建运算意义和解决问题之间的桥梁,但要注意从题目本身的情境出发去构建,而不是概括抽象的数量关系。2、重视分析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获取通往“回答问题”大门的钥匙。例如在教
40、学“倍数问题”时,学生很难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是把哪个数量看作“标准量”的,然后根据题意画一画线段图,从线段图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自然而然也就能解决问题了。当然除了画线段图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如构图法,列表法等,这些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一 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2.积的近似值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 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
41、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三 编排特点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
42、的教学。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
43、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四 具体编排共安排8个例题。 标 题 例题安排小数乘整数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小数乘小数例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例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例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积的近似值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连
44、乘、乘加、乘减例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小数乘整数 【例1】编排意图:1. 创设购物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 2. 结合具体量(人民币单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先解决书上女孩想要解决的问题。2. 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3. 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买风筝的问题。小数乘整数【例2】编排意图:1. 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 2. 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
45、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3.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教学建议:1. 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元”转化为“角”的经验来学习例2。先提出0.72元5,你会计算吗?再去掉元,提出0.725该怎么计算。2. 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
46、去掉。【做一做】第1题:将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对照编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点:小数乘整数先要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积要根据因数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小数乘小数 【例3】编写意图:1. 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本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计算长方形面积比较直观形象,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容易理解。2. 有例2的计算经验,这里学生容易想到把第二个因数也转化为整数,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故教材直接写出转化和计算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
47、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1.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2.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1.20.8。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让学生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并简述其道理。4.可能有学生将“米”化为“分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的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5.对照上述两种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 “1.20.8”的算理。6.最后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小数乘小数【例4】编写意图:结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两个层次:首先结合“做一做”第1小题,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结合“做一做”第3小题,说明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建议:1.可按教材的层次结合具体的算式进行总结。2.积的末尾是0的情况,也应作为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处理。这里教材上没出,教学时可补充或将“做一做”第2小题“2.46.2”改为“2.46.5”,来提醒学生注意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小数乘小数【例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