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高效课时作业.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高效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高效课时作业.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高效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制备与收集装置错误的是()解析:D选项,NO气体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B、C选项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都正确。答案:D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制取Fe(OH)2B.利用装置制取C2H4C.利用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D.利用装置收集NH3解析:A中苯阻止空气中的O2进入FeSO4溶液,使生成的Fe(OH)2不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CH3CH2OH与浓H2SO4反应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到混合液中,指示该反应混合液的温度,B错误;Cu与HNO3(浓)反应时生成的NO2被NaOH吸收,
2、不会污染环境,C正确;NH3密度小于空气,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尾气吸收NH3时防倒吸;D正确。答案:B3.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Cl为原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的NH3D.装置中从b口进气可用排水法收集NO2、CO等气体解析:装置是蒸馏装置,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将导致倒吸;装置中,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故不能用来制取NH3;NO2可与水作用,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A4.如图为实验
3、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食盐水;KNO3溶液;适量稀硫酸铜溶液;Na2CO3溶液;CCl4;浓氨水。A.B.C.D.解析:KN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会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锌粒与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浓氨水与稀硫酸会发生反应。答案:A5.(2012年济南调研)下列实验的设计不可行的是()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B.用水就可以一次性鉴别溴苯、苯、乙酸三种物质C.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D.除去粗盐中的Ca2、Mg
4、2、SO,依次加入的物质是H2O、Ba(OH)2、Na2CO3、HC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的掌握以及对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的运用。Cu、Zn都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且集气瓶内应“短进长出”,故C方案错误。答案:C6.下列各组干燥气体和溶液,其中可以进行喷泉实验,且液体几乎充满烧瓶的是()A.Cl2,饱和食盐水B.CO2,碳酸氢钠溶液C.SO2,稀氨水D.NO2,H2O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气体能完全被溶液吸收;Cl2与饱和食盐水不反应;CO2与NaHCO3溶液不反应;3NO2H2O=2HNO3NO,剩1/3气体;SO22NH3H2O=(NH4)2SO3H2O;SO2被完全吸收掉。答案:C
5、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B.C.D.解析:能说明甲烷可燃,且燃烧后观察到有H2O生成,不能证明CH4中含有C;实验不能证明CO2易溶于水,因为CO2从瓶口逸出,也不能证明CO2具有酸性。答案:C8.(2012年南京教学质量检测)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
6、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发生装置中的药品干燥和集气装置A电石和水图2B大理石和稀盐酸图1C铜和稀硝酸图2D氧化钙和浓氨水图1解析:C2H2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图1,A项错;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图2,B项错;铜和稀硝酸反应产生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2NOO2=2NO2,C项错。答案:D9.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
7、定有()A.CO2、HCl、H2B.CO、H2、H2OC.CO、NH3、H2D.CO、HCl、H2O解析:结合气体通入各试剂对应的现象:先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再通入Ba(OH)2溶液出现浑浊,故一定有CO2、HCl,不含有NH3,干燥后的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变蓝),故一定含有H2,CO、水蒸气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答案:A10.(2012年武汉模拟)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FeH2Cu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相同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备 实验 方案 设计 高效 课时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