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根据我们获取的天气描述追踪这些结论的来源,从而学会使用常规的观察法了解天气及其变坏。2、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更自觉地意识到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关心天气的变化。2、愿意留意当地当时的天气,学习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科学知识1、通过调查询问知道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有关信息进行描述,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合。3、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了解气象
2、工作者的工作,观察、记录、分析、预报、反馈等。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教学准备:有关天气谚语、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符号等。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单元小诗2、猜谜3、小结:观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二、感受不同天气,1、谈话:昨天谁看了天气预报?说说你听到的消息。2、生回忆交流3、谈话:昨天听到的是预报,哪位同学能说说今天的天气如何?4、生观察天气、交流5、提问: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还知道哪些天气?6、生交流7、小结三、设计天气符号1、谈话:我们走在路上会看到很多交通标志,根据这些标志,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
3、什么样的提示,是拐弯、减速还是限速、学校路灯等,那么我们在看有天气的公告时,又没有预报员给我们解说的时候怎么办?2、生讨论3、小结:可以通过一些天气符号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4、谈话:下面就让我们认识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吧。5、提问:使用天气符号有什么优点?6、交流7、小结:简略、直观、方便、明了。8、谈话: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记录各种天气吗?9、生设计 评比四、了解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1、提问:要想获得天气预报,还有哪些途径?2、交流3、讲述:这些天气信息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4、生阅读教材43页,回答5、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
4、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6、提问:古时候,人们不可能有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7、阅读教材、交流8、小结:从动物、植物的一些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看云(看风、看天象、看物象)识天气。五、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提问:你关心天气吗?为什么?2、交流3、提问:还有谁关心天气?为什么?4、交流5、小结六、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获得的?2、交流3、小结七、限时作业板书设计今天天气怎么样一、不同的天气二、天气符号 三、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四、天气对人类生产
5、、生活的影响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气温有多高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2、能够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内气温变化的规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培养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察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3、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三)科学知识1、能正确使用温度表,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2、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归纳出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4、理解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6、:通过观察测量记录,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认读温度教学准备:温度表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关心天气。那平时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关心天气情况的呢?2、交流3、谈话:那你最关注其中的哪些天气信息?4、交流5、提问:昨天天气预报告诉我们本地气温是多少?6、汇报7、提问:教室里现在的气温有多高呢?8、生预测9、谈话:同学们各有各的测测,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现在教室里的气温呢?10、交流方法11、点出课题。二、学习使用温度表1、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表。2、生分组领取温度表3、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7、本组内的温度表,它有什么特点?4、生观察并汇报观察结果。5、教师利用模型介绍温度表6、谈话:温度表有不少同学都已经用过,有谁来说说怎样使用温度表?怎样才能准确地记录温度呢?7、交流8、练习读数9、谈话: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 聂耳修斯提出了温度的单位,应该读成 摄氏度,怎么记录下来呢?10、交流11、练习读数与记录三、测量气温1、谈话:其实我们在进教室之前这里的温度和现在上课后的温度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只是我们没有事先测量气温留下记录可做比较。因为气温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不同环境下的气温也是不同的,我们不妨将刚才学会的方法到室外找几个地方测量,然后记录测量的数据。2、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
8、并记录3、交流测量出的数据,并以表格的形式板书这些数据。4、提问:从这些数据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5、讨论交流。6、提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7、生思考交流8、小结并介绍百叶箱的构造及相关知识。四、了解白天气温变化的规律1、提问:同学们感觉早上刚起来时和现在的气温有什么区别呢?2、生交流3、小结:早上刚起来时比现在冷一些,即早上的气温低一些,然后逐渐升高,直至午后最高。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天的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温也是不同的。4、提问:课本46页的图表,你能看懂吗?它表示了什么?5、生观看图表,
9、并做出分析、交流6、小结。五、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获得的?2、交流3、小结七、限时作业板书设计气温有多高一、正确使用温度表二、测量气温 三、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雨下得有多大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用废旧塑料瓶自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2、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废旧塑料瓶自制雨量器也可以进行科学观测,并尝试测量降水量。2、了解雨量大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激起对天气预报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对天气及其变化认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三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